聚成開拓了網絡培訓、華商書院、企業內訓、國際項目、文化產品、大課現場廣告等業務,不斷鞏固自身在培訓領域的地位。例如,聚成高端產品——華商書院的誕生。
2005年,央視《百家講壇》欄目中《揭秘紅樓夢》係列講座熱播;2006年,《百家講壇》的《易中天品三國》開始熱播,深受老百姓喜愛,其後的《品三國》圖書銷量突破500萬冊;同年十月的講座《於丹心得》,觀眾好評如潮。
此時,一些先行者開始通過傳播國學來進軍新領域,探尋教育和培訓行業的藍海。2005年年底,北京大學“乾元國學教室”正式開課,課程包括《四書》《道德經》《莊子》《周易》《壇經》等。一年屆滿還可以升入二年級,課程還有《詩經》《論語》《史記》《資治通鑒》,以及佛教、道教、陰陽家等。40個學員中,大多數人是企業界、銀行界的成功人士,還有部分政府官員。學員普遍反應良好,對教學方式和內容都覺得非常滿意。
此時的聚成也在分析這塊蛋糕的前景。聚成通過分析發現,雖然國內的中小型企業發展速度很快,但因為人才因素而頻頻遭遇瓶頸,許多管理人員跟不上企業發展的速度和管理要求,因此困擾著企業的發展。而且,首當其衝需要提高素質的就是企業家群體。
有了深入的分析,聚成總裁陳永亮認為此時應該結合“國學熱”的勢頭,提議開發高端產品——華商書院。這一提議立即得到聚成高層的認同,他們也覺得必須抓住這個天賜良機,著手興辦華商書院。
2006年12月,聚成旗下的華商書院一期“商界領袖博學班”順利開學。《廣州日報》在12月20日報道說:“久未聽聞的《論語·學而》的朗誦聲一陣陣從孔府旁邊傳出,如一輪暖陽照耀著山東曲阜的寒冬。這就是50位來自全國各地的企業董事長、總經理,作為華商書院第一期‘商界領袖博學班’的學員,在中山大學哲學係主任黎紅雷教授的帶領下共同研讀《論語》,以求從華夏最深邃的智慧中找到企業管理、富強的理念和方法。”
華商書院作為聚成的高端產品,隻為企業董事長、總經理開放,每期隻招收50人。課程包括:八大國學寶典品讀:《易經》《論語》《道德經》《韓非子》《孫子兵法》《人物誌》《禪宗智慧》《黃帝內經》;五位曆史人物研究:宋太祖、唐太宗、曾國藩、胡雪岩、毛澤東;企業家素質管理係統……
此外,華商書院還有一個形式新穎的特色:國學、帝王學的授課地點基本上都是選擇在曆史人物、事件的發源地、轉折地等地方舉行,像學儒商思想就去曲阜朝聖孔子、朝拜子貢;研讀諸葛亮就到赤壁遺址;研讀毛澤東就去偉人故裏韶山;學習道家思想智慧就去道教聖地青城山去遊學;學習禪宗智慧就到佛門淨土少林寺。
對於這種方式,業內培訓專家認為,華商書院商界領袖博學班的成立,標誌著中國第三代企業培訓產品的出現。聚成靠低端產品企業大課培訓積累客戶資源,然後進軍多元業務為廣大客戶服務的“拋磚引玉”之計值得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