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個性是經營之本
盲目從眾的做法在當今的社會中是無法立足的。競爭的年代,不僅是才能的競爭,更是個性的競爭。一個人如不清楚自己的獨特之處,不了解自己潛在的優勢,就很難憑真本事去參與競爭,就很難在擇優的環境中顯出實力。
馬雲認為:“中國古人提到過十二字的生意箴言‘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我認為做生意就一定要做到獨特。靠什麼吸引顧客,靠在經營上以獨特的個性和少見的手法,靠在經營商品的新奇與稀有。”
在2006年第五屆“西湖論劍”的現場對話中,馬雲講道,“在中國做互聯網,主要要作出自己的特色。像丁磊的網站是遊戲,馬化騰做QQ做成這個樣子,不可思議,國外很多人都不看好QQ,但是QQ是現在最大的IM產品(網絡即時通訊),我覺得未來3~5年的時間中,中國的用戶肯定是全世界最大的互聯網群體。
為什麼你們有一億用戶收入還這麼低?因為現在中國網民基本上是十幾歲或二十幾歲,最大的不過剛剛大學畢業。今後他們有錢了,願意花錢,5年後的中國互聯網機會會更加多一點。我覺得今天阿裏巴巴從我的角度來講,要跟著門戶站點,跟著新浪、搜狐做新聞,機會不大。
讓我跟著QQ做IM估計機會不大,你要我做遊戲也不行。我怎麼進去都搞不清楚,我覺得這些東西都很難。但是在電子商務領域裏麵我不僅可以與中資競爭,而且我特別希望跟eBay等世界一流的企業競爭,我們有更多的機會就是因為這個市場。
但是我覺得一定要個性化,我不僅僅希望把雅虎的品牌在國際上樹立起來。我覺得還是要加入中國的東西,就像我在國外吃西餐的話,過兩天還是要加入中餐的東西,我覺得雅虎跟美國一致也好,跟歐洲一致也好,隻要跟中國一致,就是好的。”
在2008博鱉亞洲論壇上的演講中,馬雲也講道:“人類已經從工業時代走向信息時代,工業時代靠規模、靠資本、靠技術,而信息時代就是靠靈活、靠快速反應、靠創新。創新的源泉就是與眾不同,你必須與眾不同,堅持走獨特的路線,堅持自己的價值體係,堅持做事的原則,不要模仿工業時代的方法。”
也就是說,創新一定要有自己的個性,這樣的創新才能有自己生存的優良土壤。例如:
“二戰”結束後,美日的航線主要由美國航空公司控製,對於日航來說,要想發展自己的業務,非常艱難。為了改變生意清淡的狀況,日航高薪聘請美國飛行員,購置一流的飛機,嚴保飛行安全和設施的先進,但由於競爭對手也都采取了同樣的措施,所以日航在競爭中仍處於劣勢。
如何改變這種現狀呢?日航決定以改善服務為突破口:世界各大航空公司的服務都大同小異,如精美的食物、和顏悅色的空姐、彬彬有禮的服務……但如果日航能夠在飛機上展現日本的傳統文化,不就能吸引好奇的西方乘客了嗎?於是,日航經過精心設計,讓空姐身穿各種款式的和服,在飛機上向顧客展示日本的茶道;在送餐時以日本女性特有的溫柔指導顧客怎樣用筷子;為顧客服務時以日式鞠躬表示禮貌……這種種充滿了濃鬱日本風情的服務方式,果然引起了西方遊客對日本文化的濃厚興趣,一些原本沒有打算到日本旅遊的西方人,也紛紛乘坐日航的班機前往日本觀光。日航通過改善服務,不與競爭對手拚硬件而贏得了市場。
日航和其他航空公司相比,既沒有硬件上的優勢,也沒有資金上的長處,如果他們和競爭對手做同樣的改變,他們也照樣無法超越對手。他們選擇了對手所沒有的東西——日本文化為突破口,從而改變了自己在競爭中的弱勢局麵。日航這種主動開拓市場空白、不與競爭者競爭的企業經營思維叫藍海思維。商業競爭中有“紅海”和“藍海”兩種海洋。“紅海”是在現有市場空間的“血腥”廝殺,紅海思維這種流血競爭的結果往往是市場愈來愈窄,公司的獲利越來越小,成長越來越慢甚至萎縮。而藍海思維探索的是尚未開發的市場和消費者內心潛在的需求,其市場空間在不斷地成長,公司的利潤也越來越大。
根據研究表明,在企業創始階段,往往有86%的精力用在“紅海戰略”上,僅有14%用在“藍海戰略”上——探索未開發的市場或科技;到了企業利潤顯著成長的階段,則有62%精力用在“紅海”,38%用在“藍海”;最後在企業明顯獲利的階段,往往把更多的精力投注在未開發領域的探索,此時花費在“紅海”的精力僅有39%,而用在“藍海”的則高達61%。由此可見,企業要取得更大的成功,必須由血流成河的紅海競爭轉向碧海藍天的藍海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