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李書福不顧親友反對,決意投資5億元資金進軍汽車行業,並拋出一句“汽車不過就是四個輪子加沙發”的瘋話,無疑讓跨國巨頭們貽笑大方。而在1996年的時候,李書福改裝兩輛奔馳造車的故事在當地更是引起轟動,甚至有人去問他這兩台改裝車的價格。
李書福不止一次地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他要打造一家百年汽車公司,要讓吉利的車走遍全世界,而不是讓外國車走遍全中國。為了實現他的造車夢,他還曾到國家各部門遊說,當某官員曾告訴他“民營企業幹汽車無異於自殺”時,他說“那你就給我一次跳樓的機會吧”,由此可見他對自己夢想的執著。
“螞蟻要避免與大象正麵競爭。我可以製造那些大企業認為利潤少、不想製造的產品。”李書福是有策略的,他分析過,中國汽車工業發展近20年,從夏利到大眾,從廣州標致到別克、雅閣,從低檔到高檔,排量愈造愈高,級別也愈造愈高,價格越來越貴。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他們需要三四萬元價位的車,因為他們口袋裏隻有那麼多錢,買不起十幾萬元的車。“我的售價也就三四萬元,隻要成本比別人低,質量比別人好,價格比別人低,薄利多銷,我就會有機會。而中國恰恰有這樣一塊市場沒人去開發。”
李書福成竹在胸,一方麵,他認為自己的企業經過近20年的發展,已經培養起來一大批高級專家、實用型管理人才,他們在控製成本、加速技術進步、提高質量上有著豐富的經驗。現在他造小客車,也是在為3~5年後進入轎車市場積累資金和技術。自己的汽車製造廠與國內汽車巨頭、國際老牌公司相比,就像剛出生的嬰兒,體內沒有脂肪堆積。那些老牌公司時間長了,體內堆積了厚厚的脂肪,成本就高了。自己的產品質量不比別人差,但價格可以比別人更低,這是自己的優勢。對於這一點他很自信。他深知那些大企業是不願意生產這種利潤極薄的經濟型轎車的。這就為吉利的生產留出了空間。李書福正在將自己的夢想一步步地變為現實。無論時空如何轉換、環境如何變遷,這位中國民營汽車業的先驅人物,都像大多數中國富豪一樣,在創富曆程中堅守著自己的夢想。
李書福不是那種用商學院裏的教科書可以定義的企業家,有許多人說他是“汽車瘋子”。其實“瘋子”是一種精神,一種戰略,更是一種專注。正是這樣的“瘋子”精神,不僅讓競爭對手和業界折服,也讓許多年輕人視李書福為榜樣和傳奇。
毋庸否認,創業者要想取得成功,是需要一點“瘋狂”的。成功者都是偏執狂,這也是為什麼成功的人隻有3%的緣故,而“偏執”中就有瘋狂的因子。當然,我們應該認識到,這種瘋狂不是指盲目的偏執,它代表的是一種大膽的想象、堅定的忘我和專注的執著。把自己的主要精力和時間放在熱愛的事業上,最終利用聚焦原則把能量發揮到最大,取得的效果也會最佳。
51.投資的第一法則:不熟不做
何享健認為,低調務實、清醒冷靜、隨時準備對自己說“不”的品格,曾幫助美的平安涉過無數險灘,也是將美的做成“百年老店”的核心企業文化精神。何享健說:“美的成功的一點,就在於對經營理念的清晰把握,從不亂搞多元化。一來搞多元化的企業,成功案例不多;二來美的暫時還不具備搞多元化的能力;第三,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的就明確要集中資源做專業化的白色家電(即洗衣機、冰箱、空調、電暖器等)市場。這是我們做強的關鍵因素。”
何享健說:“早些年,很多人動員我去搞彩電、搞手機,我從不動心。如果當初貿然進入彩電、手機業,我們現在肯定會失敗。”“中國的市場需求很大,能做好白色家電就已經很不容易,何況白電市場還有很大的蛋糕。未來美的還將繼續咬定白電市場不動搖,所有的收購兼並都將圍繞白電業務,把規模做大,把產業做大,把區域布局得更合理,這樣我們成為白電龍頭成功的把握性才可能更大。”
從直流變頻空調就可看出白色家電市場之大。直流變頻空調代表著未來的發展趨勢是整個空調行業的共識,直流變頻空調現在還是高價的代名詞,消費者的購買熱情不高。直流變頻何時能成為市場主流,主要取決於普及型產品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