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繞開多元化陷阱,隻有偏執狂才能生存(2)(2 / 3)

中央空調業務部門的市場占有率隻有10%,這樣的市場占有率無法做到由自己掌握命運。GE品牌的空調產品賣給地方上的分銷商後,他們帶著錘子和螺絲刀“叮叮咣咣”地把空調器給用戶安裝上,然後他們就開著車一溜煙地回去了。用戶們則把自己對分銷商服務的不滿都記到了GE的賬上,他們經常投訴GE。而市場份額大的競爭對手能夠獲得最好的分銷渠道以及獨立的承包商。對GE來說,空調是一項有缺陷的業務。

出售交易完成一個月之後,傑克·韋爾奇給原來空調業務的總經理斯坦·高斯基打了個電話,他隨同業務轉讓一起去了特蘭尼公司。斯坦說道:“傑克,我喜歡這兒。每次我早晨起來到公司上班,看到我的老板一整天都在考慮空調的問題。他喜歡空調,他認為空調非常了不起。而我每次和你通電話的時候,我們總是談用戶的投訴,或者是業務的贏利問題。你不喜歡空調,我知道。傑克,現在我們都是贏家,我們都能體會到這一點。在GE,我是個孤兒。”

這次通話讓傑克·韋爾奇進一步認識到:把GE的弱勢業務轉給外邊的優勢企業,兩者合並在一起,這對任何人都是一個雙贏的結局。特蘭尼在空調行業中占據領先位置,合並後,原GE空調部門的人員一下子成了贏家中的一員。麵對各種反對意見的狂轟濫炸,斯坦的話堅定了傑克·韋爾奇的決心,無論如何,他都要把“數一數二”戰略堅決實施下去。

傑克·韋爾奇的“數一數二”戰略是對專業化精神富予新意的理解。

在任何領域,隻有最大或第二的企業才能避開殘酷的競爭,贏得巨額利潤。對於眾多中國的企業來說,“數一數二”不隻是個目標,它還是企業進行整合發展的方式。事實上,對中國企業而言,現在談“數一數二”最重要的不是排第幾,而是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不斷地積累自身的競爭優勢。修正後的“數一數二”能為我們帶來真正的效益。

54.經營企業要耐得住寂寞

董明珠是寂寞的,至少在中國的製冷工業界是這樣。她一直把踏踏實實做事的“工業精神”作為格力的發展信條之一,但真正讀懂其中含義的人沒有幾個。

“工業精神”是董明珠進入商海多年提出的唯一概念。2006年3月,在全國人代會上,她提出要弘揚“工業精神”,並且提交了倡導這一精神的議案,她提出兩個方麵的建議:一方麵要在技術研發和自主創新方麵多幹實事、少說空話、長期作戰,要耐得住寂寞;另一方麵更要關注消費者的根本需求。

同時,她還提議設立“中國工業家”獎項,由國務院每年舉辦一次評選,專項獎勵中國製造業界具有獨特精神內涵的企業及企業領導人,成就中國從製造業大國邁向強國的民族夢想。

很多人對董明珠的做法感到疑惑,一個做企業的人,努力把企業做好,讓企業賺到錢就行了,沒必要去參與這些不實際的“形而上”的東西,去為這一理想奮力疾呼、高聲呐喊就更不應該了。再說,那是全社會的問題,不是一個人就能解決的。在很多人的眼裏,董明珠這個人太不“實際”。

與“工業精神”相對立的是我們熱情追捧的“商業精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大部分企業都在用“商業精神”來指導企業的發展方向,一切以賺錢為目的,完全拋棄了對社會負責任的精神。其實,這不僅是企業界的一種現象,即使是一些地方的政府部門,也在單純經濟利益的驅動下,忽視了社會的協調、整體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