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讓品牌無疆界(1)(2 / 3)

居然之家對央視廣告誌在必得,主要原因在於居然之家已經走上了全國擴張的道路,在全國範圍內擁有了知名度。目前,居然之家在武漢、太原、沈陽、西安、濟南、哈爾濱、昆明、重慶、呼和浩特等城市開了分店。並且,居然之家不會因為金融危機的影響而放棄既定的全國拓展計劃,還要在已經擁有15家分店的基礎上,在石家莊、鄭州和武漢如期開設分店。

一般來說,每年3~6月是銷售回升的重要時機,居然之家這時打廣告無疑能夠配合“五一”前後的新店開業。央視二套的全年廣告則是天天向全國消費者強化居然之家的品牌和服務,讓“裝房子、買家具,我隻來居然之家”這句廣告語傳到千家萬戶,變得耳熟能詳。

汪林朋表示:“居然之家的全國拓展戰略不會變,我們對2009年的消費需求持樂觀態度。越是在市場艱難的時候,越應該保持自己的戰略步伐。隻有戰略持續穩定,才有可能抗擊風浪襲擊。”而居然之家的逆勢投入,無疑為“寒冬”中的家居行業“打了氣”。北京市場協會家居市場分會秘書長劉晨認為,居然之家的舉動是給低迷的家居市場注入了一劑強心針,有助於大家對行業的未來看得更清楚,那就是:發展將是最重要的主題。跟隨居然之家拓展全國市場的意風家具董事長溫世權表示,居然之家這樣做,一是打響居然之家“第一家居渠道”的知名度,讓商戶不用擔心賺不到錢;二是給消費者建立信心,增加對居然之家的關注度和認可度,“無論從哪個角度說,居然之家此舉都對整個行業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還有,業內人士認為,無論經濟形勢良好還是惡劣,市場上永遠隻有倒閉的企業,沒有倒閉的行業。居然之家作為北京家居賣場的領軍企業,以提升品牌的方式增強自身影響力,當是明智之舉。

據了解,在很多家居同行大喊“冬天來了”,並采取減租、免租等措施之時,居然之家尚維持原有租金水平不變,原因是,在同一城市居然之家同比銷售要好於其他賣場。“從賣場統計及商戶反映看來,居然之家內的建材品牌還是賺錢的,賣場租金與賣場銷量及商戶收益直接掛鉤,要減租,居然之家也一定是最後一個!”居然之家運營總監張誌良說。

居然之家大手筆在央視打廣告的另一個弦外之音,是要告訴所有入駐廠商:居然之家有信心、有實力、有準備在市場形勢不好之時,帶著大家一起賺錢。

溫世權承認,意風是跟隨居然之家擴張的受益者,在各個城市都很受歡迎,這首先源於意風家具品質好,其次就是得益於居然之家這一強勢渠道的良好形象。“居然之家不間斷在央視投放廣告,並結合當地媒體情況安排宣傳計劃,比當地賣場在品牌宣傳上就勝出一籌,銷售情況好是自然的。”他說,進入2008年10月份,意風家具的整體銷量也出現了下滑,甚至部分市場下滑幅度達到了中高端家具平均下滑度,但他仍然很樂觀:“這個時候誰說不下滑那是假話,我們現在的原則就是‘剩者為王’,意風要做‘剩者’是沒有問題的!”

如果說過去由於市場的自然暴漲形成的強勁消費力增長讓很多品牌、賣場都掙錢的話,那麼現在需求處於平穩甚至下滑狀態之時,各個企業要在相對固定的蛋糕裏分切一塊自己的份額,就意味著此消彼長。誰的品牌好,誰有更好的服務,誰就能搶得更多的蛋糕。正如汪林朋所說,家居市場格局的重新分配早晚會出現,隻有最適合市場需求的賣場才能生存下來並逐漸形成寡頭。居然之家的品牌策略,正是為那一天的到來預備堅實的基礎。

60.嚴把質量關,以高質量贏得客戶和市場

1991年,格力電器剛成立的時候,一條破舊的窗機生產線年產能不過2萬台,而競爭對手卻已經達到幾十萬台甚至上百萬台的產量。格力經營舉步維艱,甚至連員工的工資都快發不出來了,多次到銀行借款都被別人婉拒,或者幹脆吃閉門羹。

但格力創業者們沒有氣餒,在公司成立之初的一次全體員工大會上,朱江洪激昂地說:“既然選擇了做空調這條道路,我們就要義無反顧地走下去,做好它,並做成中國最好的空調!”就是靠著這樣的信念,格力的設計人員夜以繼日地工作。

20世紀90年代初,整個空調市場形勢一片大好,產品還沒下線,就已經有大批訂單等著,無論質量好壞統統被搬上貨車銷往全國各地。創立之初的格力還處在模仿製造初期,為了趕產量,疏忽了質量上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