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讓品牌無疆界(3)(2 / 3)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以及2000年悉尼奧運會,李寧的運動裝一直是中國運動員的標準裝備。李寧公司還常年讚助了中國乒乓球隊、體操隊、射擊隊、跳水隊,甚至一些省體育隊。為走向世界做準備,2004年8月,李寧品牌伴隨著西班牙籃球隊揚威雅典奧運會,借勢推出專業籃球鞋Free Jumper係列,成為國內第一個進軍專業籃球市場的品牌。李寧公司不斷加大其體育營銷的力度,進一步加快品牌的國際化進程。

麵對百年的奧運夢想,李寧對於家門口的奧運會更是暗下決心,打算一展拳腳。但是,李寧的夢還是無情地被擊碎了。2007年1月3日,在北京2008奧運合作夥伴的體育用品競標大戰上,李寧根據自身實力確定的競標出價上限為10億元,而阿迪達斯最後的出價是13億元,李寧還是被財大氣粗的阿迪達斯擊敗了。

這就意味著,北京2008年奧運會和殘奧會的所有工作人員、誌願者、技術官員,以及參加北京奧運會的中國代表團成員及運動員上台領獎時都必須穿著印有“Adidas”標誌的體育服飾。

在此之前,李寧公司調整國際化戰略為“先打國際品牌,再做國際市場”,並從2005年開始設計了一係列富有中國元素的產品。因為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比中國更重視奧運,作為中國本土最大的體育用品公司,奧運營銷必須放在戰略製高點。

故而,李寧公司還做了兩手準備,在失敗後的兩天內就迅速簽約了中央電視台,讚助所有北京奧運比賽期間的出鏡主持人、記者,這個令人拍案叫絕的傳播創意甚至成為眾多商學院MBA課堂上必講的教程。李寧公司CEO張誌勇表示:“投入1塊錢拿回10塊錢,才是我們這家小公司的戰術。”他認為李寧品牌需要顛覆性的思維來開拓體育營銷。

奧運會開幕後,很多觀眾發現,在奧運賽場上為祖國披金奪銀的體育健兒,比賽裝備多為李寧牌,其實,這正是李寧公司讚助中國射擊、體操、跳水、乒乓球四支奪金“夢之隊”的又一妙招。據調查顯示,在中國運動服飾業裏,高達37%的民眾“誤認”李寧是北京奧運讚助商,隻有22%的民眾知道真正的讚助者是阿迪達斯。

按照李寧公司一貫的作風以及考慮可能引起的商業利益衝突,萬眾矚目的奧運會開幕式點火之後,李寧和李寧公司拒絕了短期內所有媒體的采訪,李寧公司政府公關與對外事務總監張小岩表示:“李寧點燃火炬並不代表李寧公司,而是代表個人,隻是代表13億中國人。”

盡管如此,李寧公司還是沒有放過這次機會。其實,除了李寧公司官方網站的大幅宣傳外,李寧還在全國各地推出了各種奧運促銷活動。而在一些終端專賣店裏,盡管現場沒有宣傳畫,但銷售人員無不把李寧“飛天點火”一事掛在嘴邊。

對此,北京大學品牌研究中心主任江明華教授說:“不用諱言李寧點火對公司品牌的宣傳效應,這是客觀存在的。李寧點火使得李寧品牌不再是一個簡單的Logo,不再是無數的中國品牌之一,而是變得生動立體,成為中國品牌的代表。”

全球第二大廣告行銷集團WPP總裁蘇銘天爵士評論稱:“不論是對個人還是品牌而言,都令人難以置信!”未花一毛錢,李寧即可在數十億觀眾前露麵,這對砸下重金取得奧運全球讚助商的阿迪達斯來說,有苦難言。因此,廣告業內人士形容李寧點火為:奧運“突襲行銷”曆史上的最偉大經典作之一。

事件營銷是近年來國內外十分流行的一種公關傳播與市場推廣手段,集新聞效應、廣告效應、公共關係、形象傳播、客戶關係於一體。它就是通過製造具有話題性、新聞性的事件引發公眾的注意,使得我們的產品可以在同質化泛濫的產品信息中脫穎而出,走入消費者的視線,因而獲得被購買的可能。

也就是說,我們所銷售的產品如果能刺激到消費者的“好奇心”,那麼,就贏得了銷售的第一步。隻要我們的產品信息引發了顧客的興趣,如對產品的廣告代言人,或是所推行的新理念、新功能產生興趣並願意了解和關注,那麼,他就可能成為最後的購買者。

66.精準定位,打造深入人心的強勢品牌

眾所周知,品牌比產品本身更重要。目前,市場上各類品牌競爭激烈,那麼怎樣使自己的品牌在競爭之中脫穎而出呢?品牌與品牌之間仍然有強有弱。品牌競爭力強,就處於強勢地位,就是名牌、強名牌。反之,品牌就處於弱勢或劣勢,時間長了,就會危及品牌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