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富不過三代”並非咒語(3)(2 / 3)

169.巧妙“剝奪”元老的權力

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跟其他企業一樣,美的在發展的過程中,也遇到過創業元老隱退這一非常頭痛的問題。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何享健提出了“能者上,庸者下”的口號。這一轉變立刻在企業內部掀起不小的波瀾,有些被“剝奪”了崗位的“元老”找到當家人何老總,說他“喜新厭舊”“過河拆橋”……

這些人都是當年一起創業的夥伴,曾經摸爬滾打的戰友,從內心來講,何享健當然不希望他們離開,但是企業要發展,就必須作出一些艱難的選擇,承受變革的陣痛。麵對前來質問的人,何享健不怒不惱地讓秘書搬來一台電腦,對氣勢洶洶的來者們說:“試試看,你們誰能玩得轉它?誰行,明天就官複原職!”這些隻有小學、初中文化的元老你看我、我看你,無言以對。這就是在美的流傳甚廣的“杯酒釋兵權”的故事。

關於這個故事,美的創業元老之一的陳序強解釋說:這個事情並沒有外界傳得那麼離奇,有點故事化了。那二十幾位老員工實質上不能說是退出,雖然大家共同湊了5 000元辦企業,但性質是街辦企業,是集體的,他們都沒有所謂的股份製,就是大家齊心合力在街道辦了一家小企業,每個人都在裏麵就業,就好像是一名員工。大家想的就是一起辦好廠,不會有現在的股份意識。當時要辦一家企業,街區沒有錢,隻好大家出錢集資,有單有據,後來企業發展,再把錢還給他們。

第一批入廠的員工到“北滘塑料生產組”這家街道辦的企業打工,並不是拿著股份的原始股東概念,不是像現在10個、20個人,大家成立一家公司,自己有可能是股東,而那時每個人心裏的想法隻是員工而已,不過是第一批員工罷了。

所以,不論是第一批員工,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第五批也好,都屬於員工性質,企業發展了,自然階梯輪換接替。美的的創業元老大部分是自然退休,這樣的老員工占絕大多數,中途走的也有,是個別因為身體原因或者個人發展理由而離開的,是自己走的,不是何享健讓走的。後來美的風扇搬遷到中山,就有很多老員工說,離家太遠不方便,不願去。他們大多數現在每月還有工資,你可以一次性把全部工資領走,也可以逐月領取一直到你退休。

2005年11月7日,“退休高層異地生產基地考察團”考察歸來,這些隨著美的一起成長、“大半輩子奉獻給了美的事業”的美的元勳,目睹了美的飛速發展的奇跡後,興奮不已。作為美的老領導,在退下來近兩年後,重新考察了美的異地生產基地後,對美的現在的發展深有感觸,特別是武漢基地從建廠到投產僅用了半年。何享健對自己一直從事的空調生產充滿了信心:“1985年的時候我們還隻是小規模、‘作坊式’生產空調,現在已經發展到四大基地,生產能力超過1 000萬台,再過幾年,超過2 000萬台是完全有可能的。”

通過這次對美的異地基地考察,他們看到美的在不斷發展壯大,看到後繼有人,個個都很開心。“美的隨著規模的擴大,也培養了大批年輕有為的經理人。美的現在在何享健的正確領導下,再加上一批年輕、有文化、有責任感的人擔當要職,有望突破500個億,這充分證明了美的的實力。

“1986~1987年的時候,我們財務統計每天銷售收入能有一萬元就很不錯了,今天,美的每天的銷售額都遠遠超過一個億。”一直從事財務工作的靜姐回想當時的情景,她說完不禁笑了,那笑聲中飽含著喜悅。

由此可見,元老隱退並不一定是件頭痛的事,就像美的“杯酒釋兵權”的故事並沒有人們傳說的那麼不近人情,而更多的是美的對元老的尊重、感激、不離不棄,隻有給企業的元老充分的尊重和感激,並能不離不棄,任何一個為企業利益著想的元老都會欣然退去,把職位留給那些更有能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