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邊起身邊笑道:“滌生,你現在總督兩江,公務如此繁忙,棋癮怎麼還這麼大?”
曾國藩自嘲地說道:“我也不過是忙裏偷閑罷了!”
左宗棠在祁門小住了幾日,於十五日返回景德鎮。回到景德鎮的當日,左宗棠便帶上王開化、劉典、楊昌浚三人,穿常服騎馬到德興一帶看了一回。
回到大營後,左宗棠便把王開化、劉典、楊昌浚三人傳到大帳,開始布置收複德興的事。
左宗棠鋪開自繪的一張草圖,指給三人看,他說道:“自古用兵,取城先劫糧。收複德興的關鍵,是如何把德興變成一座孤城。賊雖人眾,亦不難下也。浮梁長毛與我背靠背,時刻監視我軍的動靜。婺源與德興又遙相呼應,我攻一城,另一城必發兵來救。除樂平外,我軍實處在長毛的包圍之中。景德鎮原有湘軍四營把守,就算傾軍出動,浮梁長毛也不敢輕來攻城。我適才思慮了一下,準備分兩步收複德興。第一步,由克庵帶一營,多備幹柴與火油,先到婺源與德興之間去屯紮,掐斷兩城之間的往來。當然,克庵要把營盤紮大些,營內多張旗號,幹柴屯於大營四角,使長毛探不明我之虛實。”
劉典未及左宗棠把話講完便大叫道:“季高,我與你往日無仇,近日無冤,你如何從祁門剛一回來,就把我送給長毛?你隻給我一營人馬,便讓我到婺源、德興之間去紮營,你是讓我放腿逃跑,還是束手就擒?你熟讀兵書,怎麼放著好計謀不用,倒拿我取笑!”
左宗棠笑著道:“我話還沒講完,你卻已嚇成這樣!人都道劉克庵最會算計,敢則都是謠言不成?我讓你這麼做,用的是個計謀,就是要把德興的長毛引一些出來,我自有辦法。”
左宗棠從袖裏摸出一個錦囊,交給劉典道:“設若探明長毛出城撲你大營,你再打開來看,保你有一件大功勞可得。你速去布置,晚飯就開拔。”劉典接過錦囊,遲疑著退出去。
左宗棠隨後又壓低聲音,將心中的計謀一一說出。王、楊二人大喜,亦去營中布置。
劉典率軍傍晚時分動身,於夜半穿插到德興與婺源之間的一處寬闊地帶。這裏無水可依,無山可靠,隻有一條大路連接兩城。劉典看了地形,在心裏大概估算了一下,這裏離德興二十裏左右,距婺源不會少於三十裏。
劉典派出幾路人馬勘探地形,得知距德興三十裏處有一座小山,但卻遠離婺源,不在兩城之間,起不到掐斷兩城的效果。劉典躊躇再三,決定就地紮營。
營盤很快紮下,劉典傳令下去,人不許解衣,馬不準卸鞍,全營上下枕戈待旦,隨時拔營。
早有暗探把劉典的一舉一動密報給了德興與婺源兩地太平軍守軍。婺源太平軍守軍頭目是石達開的一個親戚,論輩分是石達開的一個族叔。此人征戰多年,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他料到清軍孤軍深入兩城之間安營紮寨,用的必是誘敵之計,遂未敢輕舉妄動。
德興的太平軍主將經過反複偵看,確認清軍人數不多後,就仗著守城人多,便想分出三千人,趁清軍立足未穩之時把他吃掉。
三千太平軍將士很快出城,乘著夜色飛速撲向清軍營盤;太平軍出城不到兩刻鍾,便有十幾名太平軍來到城下報信,說出城人馬在半路遭到清軍截殺,人數並不很多,城內援兵一到定能全部殲滅。並說,伏擊太平軍的清軍將領正是左宗棠。報信的太平軍話畢,便打馬離去,顯得很匆忙。
守城主將聞報不敢大意,便親自登上城頭觀看,見城外遠處果然有一片火光衝天而起,燒得半個天空通紅。
太平軍守將不敢耽擱,下得城來,便撥了一千人守城,他帶著大隊人馬殺出城去,定要給清軍狠吃一個苦頭。這隊太平軍行至半路,卻猛地一聲炮響,半地裏冒出一隊官兵攔腰殺來。太平軍仗著人多勢眾,並不慌張,但一看官軍旗號,卻未免又心吃一嚇。你道這是為何?原來殺過來的這隊清軍,打的是麵龍旗,旗上繡著一個鬥大的“霆”字!這可不就是讓人聞之膽寒的湘軍霆字營嗎?太平軍做夢都不會想到,正在江西腹地作戰的霆軍,竟然在這裏出現!
太平軍被霆軍一衝,登時大亂起來,加之夜色濃濃,看不清人數,耳邊所能聽到的,盡是喊殺聲。太平軍擔心被霆軍吃掉,慌忙後撤,想退進城去天明再戰,哪知到了城下,城頭卻一聲鑼響,豎起無數支火把,火光裏看得分明,一名清軍大將穩坐城頭,黑盔黑甲黑臉膛,身後站著無數清軍。
那名清軍大將望著城下,哈哈大笑,用手指著說道:“大清國湘軍統領,一品頂戴提督銜鮑超鮑春霆,受命收複此城多時,爾等還不拿命來!”
話音剛落,城門隨之大開,清軍潮水般殺出來。太平軍前後受敵,軍心大亂,隻好奪路奔逃。清軍奮力追殺,直殺得太平軍屍橫遍野,呼爹喊娘,一路狼狽。
官軍見太平軍去遠,於是不再追趕,又回過頭去趕最先出城的那隊太平軍。這隊太平軍恰巧也正往回返,與官軍遇個正著。清軍乘勝發威,迎頭便撲過去,太平軍一見官軍的“霆”字旗號先就一愣,及見官軍勇猛,便無心戀戰,隻好且戰且退。劉典率一營人馬恰巧這時趕了過來。官軍三路合一,又是一陣廝殺。
三千太平軍未到天明,便都成了作古之人。此役,官軍僅繳獲戰馬就達三千餘匹,糧草器械更是無數。德興四門大開,三路人馬齊聚城中,大擺慶功酒席。
席間有左宗棠,有劉典、王開化、楊昌浚等人,獨不見湘軍大將鮑超。鮑超呢?鮑超的霆字營不是也參戰了嗎?鮑超此時正在遠離德興千餘裏的一處地方與太平軍交戰,鮑超轄下的霆字營也未趕來參戰,這其實正是左宗棠使用的一個計謀。
當時,德興與婺源兩城的太平軍合起來數量竟是楚軍的四倍以上,左宗棠無論攻取哪座城郭,都不可能得勝,隻能智取。
左宗棠深知霆字營的威力,亦知太平軍懼怕霆字營的心理;不管霆字營的黑旗出現在哪裏,太平軍見之無不心怯。鮑超之猛,霆字營之勇,在大清國是出了名的。左宗棠經過周密思慮,決定冒用霆字營的旗號來打這一仗。
左宗棠熟讀兵書,深知開山第一仗的重要。楚軍能否立足,關鍵要看第一仗的勝負。左宗棠得手了。
趁勢出擊
左宗棠在德興整軍一日,楚軍便分三路直撲婺源。婺源此時已成孤城,左宗棠認定,無論是圍、困、強攻,婺源都能打下來。
但太平軍並未與楚軍激戰,楚軍發起攻城不到一刻,太平軍便主動撤出城郭,向浮梁方向而去,意在與浮梁太平軍會合。
左宗棠不敢大意,率軍奮力追擊,終在半路將太平軍衝散。這時,全軍上下疲憊已極,左宗棠偏偏發下號令:速赴浮梁,不準歇息,有膽敢違令者斬無赦!
楊昌浚聞命之下,策馬來到左宗棠身邊,諫道:“季高,你是瘋了不成?各營連日追殺,傷亡越來越多,若浮梁守城賊匪探知我軍虛實,突然出城戰我,我軍如何迎敵?我們募勇不易,不能白白去送死啊!你快傳令下去,就地紮營,不能再往浮梁趕了!”
劉典這時也騎馬趕到,說道:“季高,要取浮梁,我軍太單,非製軍大人撥幾營湘勇助我不能成功。攻取德興,我們已經用了一次險,這次,不能再用險了!”
左宗棠擦了把汗水,撫須笑道:“二位此言差矣。我們相繼收複德興、婺源,軍心大振。長毛連失兩城,士氣低落。我料定,浮梁的長毛守軍,此時正在向城外撤退。我們若不及時趕過去,這功勞就落到別人的頭上了!二位萬不要耽擱行程,快快率各營往浮梁趕吧,晚了,就來不及了!”
左宗棠所料不差,疲憊的楚軍經過幾夜快速行軍,趕到浮梁城下時,守城的太平軍怕被圍受困,已於一個時辰前悄然遁去。
左宗棠傳令將大營紮在城外,自己隻帶親兵營一部及劉典、王開化、楊昌浚等主要將領進城,張榜安民,處理善後。
至此,江西省的前門,祁門的後戶,盡在左宗棠的掌握之中。
稍事歇息,左宗棠含毫命簡,向曾國藩通報收複德興、婺源、浮梁三城的詳細經過並開列了有功將士的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