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左宗棠讓胡雪岩去搞錢(2)(3 / 3)

左宗棠雙眼一亮,急忙屏住呼吸細細看去,終於在第三十二名,看到了“左孝威”三個字。左宗棠的雙眼登時有些濕潤了,握信的手也明顯有些顫抖。

楊昌浚見左宗棠看《題名錄》的神色有些變化,不由小聲問了一句:“撫台大人,您如此激動,莫非孝威大少爺高中了是科鄉試?”

左宗棠的眼裏忽然閃出大顆的淚珠來,一滴淚珠掛到胡子上,邊笑邊道:“這個龜兒子,他才十六歲,竟然中了三十二名!”

劉典一聽這話,馬上接口道:“這麼說,您豈不是雙喜臨門嗎?”

左宗棠哈哈笑道:“同喜同喜!本部院今天可讓各位老弟見笑了。本部院是二十歲中舉,曾滌生二十四歲中舉;曾滌生的得意門生合肥李少荃,是我大清國近世最負盛名的少年才俊,中舉人那年也已經二十一歲。可孝威這個龜兒子才十六歲,竟然也成了舉人!你們幾位老弟回去都幫我查一查,看看我大清立國以來,十六歲中舉人的究竟有幾個?”

江永康這時起身答道:“撫台大人,這還需要查嗎?如今職道手裏,就存有我大清立國以來,各省鄉試同門《年齒錄》,職道閑時總要翻看。如果職道記得不錯的話,十六歲中舉人的,各省統統算起來,這百餘年來不過十幾人而已。如說少年才俊,依職道看來,大少爺才是真正的少年才俊啊!各位大人以為如何?”

江永康的一番奉承話,直把個左宗棠說得眉開眼笑。冷靜下來,左宗棠又頗為孝威擔心,因為少年得誌有所作為的實在不多。

於是回信給孝威,一則是鼓勵他,二則是警示這隻是個開始。

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十二月初三,衢州、沐塵及周邊州縣已全部掌握在清軍的手裏。

為防太平軍襲占婺源斷湘、楚各軍糧道,同時也為盡快收複嚴州,左宗棠決定移節婺源。

這時,各省奉旨援浙之官軍已陸續抵達浙境。計有廣西臬司蔣益澧率所部廣勇五千,總兵銜劉培元率所募之三千水勇,廣西巡撫劉長佑在蔣興澧開拔後又加撥三營撫標隨後趕來。貴州巡撫江忠義、署四川布政使劉蓉等左宗棠的一班故舊,也酌派數額不等的兵勇援浙。為名正言順,左宗棠奏請廣西按察使蔣益澧轉署浙江布政使,浙江處州鎮總兵劉培元改授衢州鎮總兵,以期使其能在衢州安心操練水師營。上一一照準。

左宗棠離開衢州前,為使水師營能早日作戰,又專委兩名候補道駐衢州督造戰船事宜。

婺源在安徽境內,離衢州頗為遙遠,為能與楊昌浚經常商討軍務,左宗棠與曾國藩函商後不得不上奏朝廷,請開缺楊昌浚衢州府知府員缺以道員用,並隨軍幫辦軍務。隨後,左宗棠又設立總糧台轉運一處,糧台轉運六處,委候補道王加敏出任委員。

看看諸事皆安排妥當,左宗棠忽然又想起江永康乃前浙撫王有齡保舉上來的人,尤其在左宗棠駐節衢州後,江永康雖然事事躬親,但辦事並不是很明白,阿諛奉承的手腕倒是第一;左宗棠離開衢州後,江永康便是衢州最最關鍵的官員。但憑江永康的做派,很難擔起這一重任。衢州若有閃失,必將影響規浙全局。還有杭州將軍兼署浙江提督瑞昌,身體每況愈下,眼見已不能擔負起將軍應有的職責。

左宗棠思慮再三,不得不以“性喜浮偽,辦理地方諸事未洽輿情”為由再上一折,奏請將江永康開缺本任,隨軍調用。折後,又附《將軍病傷難愈請以秦如虎署理浙江提督片》。

秦如虎是湘軍提督銜統兵大員,現在率所部奉曾國藩之命在寧波一帶與太平軍作戰。

左宗棠奏請秦如虎署理浙江提督還有另外一個原因,秦如虎可就近替他監管一下洋槍隊常捷一軍。

常捷軍又稱“花頭勇”或“花勇”、“黃勇”,一稱“信義軍”,外國則習慣稱之為“中法混合軍”。是大清國下達“借師助剿”的聖諭後,繼上海常勝軍(亦稱中英混合軍,是一支水陸綜合的西式部隊,由洋槍步隊、英國戰艦組成)之後組建的又一支洋槍隊,是大清國依靠外國力量組成的西式武裝隊伍。

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七月,為防太平軍對寧波等海口進行攻擊,駐寧波法國艦隊司令勒伯勒東(Le Brethon de Caligny)經與寧波海關稅務司法國人日意格(Prosper Marie Giquel)反複籌劃,函商於剛剛實授浙江巡撫的左宗棠,提出擬在寧波一帶募集中國士兵約千人,派法國軍官教練,用洋槍洋炮裝備,組成一支軍隊;由勒伯勒東任統領,日意格為幫統,夥同當地清軍對太平軍作戰。

左宗棠迫於形勢,他本人也確實想盡早將浙江全境收複,便同意了法國人的請求,並指定寧波善後局供給該軍糧餉。但可惜寧波距婺源太過遙遠,左宗棠無法對該軍實行監控,隻好借用秦如虎達到目的。

當時,左宗棠與勒伯勒東和日意格二人均未謀過麵,亦不知二人的底細如何,左宗棠同意成立常捷軍,完全是因為形勢的需要。後來,經向總理衙門函詢,左宗棠才算對這兩位法國人有了些了解。

勒伯勒東生於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法國海軍軍官。鹹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受命率艦進入浙江寧波口岸駐紮,於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五月參與對攻占寧波口岸的太平軍的作戰,並收複寧波,因功由艦長升任法國駐寧波海軍司令。

日意格比勒伯勒東小兩歲,也是法國軍官,曾參與波羅的海、克裏米亞之海戰。鹹豐七年(公元1857年)奉命來華,參加英法聯軍侵占廣州。鹹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轉赴寧波出任寧波海關稅務司。太平軍攻占寧波後,他奉國內指令拒向太平軍交付關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初,乘艦赴上海,與英、法兩國領事及清蘇鬆太道吳煦會商上海防務。五月,會同清軍及上海常勝軍參加收複寧波之戰,因功受到國內表彰。

此時年關將近,左宗棠卻連續收到劉鬆山、劉典等各路人馬的催糧公文,急得他坐臥不安,心煩意亂。偏偏這時,住在廣信的侍妾香姑娘又飛書婺源,通報突患急病一節,等於憑空又添了一個大亂。

左宗棠眼見這個大年是過不安穩了。一名侍衛推門而入,把一個帖子放到左宗棠麵前道:“稟大人,門外來了一人,說是浙江候補道台,特趕來向大人稟告公事。”

左宗棠不很情願地放下筆,拿起帖子湊近燈前一看,見上麵寫道:“恩賞四品頂戴分發浙江以道員候補胡光墉”。

左宗棠忙道一聲:“杭州失守多時,他卻才來見本部院!傳他進來,本部院倒想聽聽他如何為自己洗脫罪名!”侍衛答應一聲走出去。

這胡光墉是誰?他就是當時在江、浙一帶赫赫有名的胡雪岩。

左宗棠氣得咬牙切齒道:“可恨王有齡,就養了這麼一批人!沒事時整天呼朋喚友,事急時便作鳥獸散!一個個跑得比兔子還快!”

左宗棠授浙江巡撫後,已請旨革除了原在王有齡身邊帶兵的五名官員的缺分,砍了四個候補道的腦袋。左宗棠決定把這個胡雪岩列入第五個需要砍頭的道員行列。無論是有缺的現職官員還是無缺的候補道,不及時來巡撫衙門稟到,是左宗棠最不能容忍的事情。

中等身材、胖頭胖腦的胡雪岩匆匆走了進來。胡雪岩身穿一件掛滿灰塵的常服,足蹬一雙千層底的布鞋,一頭灰塵,滿臉汗水,好似離家出走的流浪漢,又好似饑餓多日的討飯花子。

左宗棠厭惡地用鼻子哼了一聲。胡雪岩一步跨進門來,對著左宗棠便行了個大禮,口稱:“恩賞四品頂戴、浙江候補道受前撫台憲委辦理籌糧委員胡光墉,伺候來遲,特來衙門向大人領罪!”

左宗棠坐著沒動,冷著臉子用鼻子哼了一聲,道:“本部院早就聽說浙江有個財大氣粗的胡雪岩,還沒聽說過胡光墉這個名字!想來你就是胡雪岩了。”

胡雪岩忙答道:“回撫台問話,職道正是胡雪岩。特來向撫台大人領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