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荃伸出一個手指頭,道:“老弟,你留一千顆,隨船帶走一千顆,如何?”
劉培元點點頭道:“九帥有話,卑職照辦就是,但卑職卻不想留下一千顆。”
曾國荃一愣,瞪起眼睛反問一句:“怎麼,你有難處?莫非左中丞提前有話?你打算留給本官多少?本官不會強求。”
劉培元起身答道:“九帥容稟。按說,吉字大營圍城正艱,卑職該把帶來的炮彈全部留下才合情理。但九帥知道,中丞正在著各路兵勇向省城推進,沿路都需要有水師營炮船配合。卑職回去後,中丞必令我隨陸勇出征。而水師營作戰,又必須使用大炮,才能發揮效力。這樣一來,卑職又不得不讓各船留下一些炮彈自用。”
脾氣暴躁的曾國荃未及劉培元把話說完便劈頭問道:“劉總鎮,你不要跟本官繞彎彎,你快講,你究竟想給本官留下多少炮彈?”
劉培元答道:“稟九帥,卑職計議已定,炮彈我水師營自留八百,給九帥留下一千二百顆,如何?”
曾國荃一聽這話,馬上喜從天降,他起身一步跨到劉培元的身邊,一拳砸在劉培元的肩頭上,笑罵道:“你個龜兒子,險些把本官嚇死!回去告訴季高中丞,曾老九也知道他這炮彈采購得不易,你留下的這些,算我借他的。等江寧克複後,本官加倍還他!”
劉培元咧著嘴說道:“多時不見,想不到九帥的拳頭還是這般有力!”當晚,劉培元給左宗棠急報一封,據實稟明情況,聽候指派。
左宗棠收到劉培元緊急發來的軍情快報,馬上便知道了曾國荃拒讓劉培元援攻的原因,不由大罵道:“這個李少荃,本部院可上了他的當了!他自己不願背分功邀賞的罵名,卻風風火火趕來勸本部院去趟渾水!本部院如何就想不到這一層?罷罷罷,江寧隨他曾老九去克複好了,本部院還是多想想自己分內的事吧。”
左宗棠連夜派快馬給劉培元發公文一道,命其迅速轉赴湯溪、龍遊、蘭溪一帶江麵,配合陸勇作戰。
左宗棠所料不錯,李鴻章雖然力勸左宗棠派水師營赴江寧援剿,但他自己盡管也幾次接到抽勇助剿的聖諭,但他並未向江寧派去一兵一卒。他從衢州離開後,先派人給江蘇布政使吳熙送信,命其速將為湘軍吉字營籌措的糧餉開拔起運,一麵就直赴安慶來麵見曾國藩。
李鴻章見到曾國藩後,先麵稟了一下自己無法抽調兵勇助剿的原因,然後便向曾國藩告假,準備回籍去娶親。
照常理推算,曾國荃的吉字營已進駐雨花台,正一步步逼近江寧城垣,克複江寧當是遲早的事,朝廷這個時候卻為什麼還連連下旨,命李鴻章、左宗棠等人,抽調得力兵勇趕赴江寧,配合吉字大營助攻呢?
原來,就在曾國荃收複雨花台不久,朝中的一些滿貴大員便已看出江寧克複當是遲早的事,但卻又怕曾氏兄弟獨享此功,便紛紛上奏朝廷,先說吉字大營因水土不服員弁大多病倒之事,又說江寧為幾朝古都,城牆高厚實難攻破,又接著論說:若此時就近加派幾路兵勇過去,克複江寧正可事半功倍。
恭親王和慈禧太後反複計議多日,在無奈之下才給左宗棠、李鴻章等人分別下旨,著令抽調得力員弁助剿,其實是想從曾氏兄弟的頭上分走一些功勞。
李鴻章聰明過人,接到聖旨便窺透了內中的玄機;左宗棠雖然臉上的胡須比李鴻章多了許多,但官場閱曆卻不如李鴻章豐富。何況,左宗棠心性直率,做事從來都是從大處落筆,不愛計較私利,是當時的大清官場上的君子,可以說是憑借最笨升遷之道,才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
劉培元率水師營趕到湯溪的當日,便切斷太平軍水上的補給線,隨後分出一半船隻開到龍遊,做出攻城的樣子;另一部則由劉培元親自率領,一邊向城頭發炮,一邊逼近城池。
趁著硝煙彌漫,劉鬆山讓兵勇快速架起雲梯登城,湯溪隨下。
蔣益澧一麵出榜安民,一麵向左宗棠通稟克複湯溪的消息,並將出力及陣亡員弁名單報了過去。在出力將弁的單子上,蔣益澧與劉鬆山等人會商後,把劉培元列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