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9章 忽悠張煌言(3 / 3)

見到張煌言急匆匆的走了,劉輝暗暗自得,改變曆史就是在這麼不經意間,自己無意中救了黃道周,現在又讓張煌言提前出世,南明這飄搖的風雨會不會更精彩些呢?

同樣是入夜時分,錢肅樂的大宅內,錢肅樂、黃道周、朱大典、方安國正坐在一起,錢肅樂眉頭緊鎖,黃道周怒容滿麵,而朱大典和方安國兩個人正若有所思。

“幼玄兄,張國維今日所言看似合理,實在難以駁斥,浙東官僚各有私心,想讓他們答應魯王去監國之號,恐怕有些難。”叫著黃道周的字,錢肅樂慢慢的說道。

黃道周也點點頭,今天拜會過魯王監國的幾位大員,領兵的王之仁未置可否,而張國維指出,現在魯王是浙東眾官共推監國,是眾官的主心骨,如果去了監國封號,必然引起眾官的人心浮動,不利維持浙東局麵。而國舅張國俊見到黃道周,便直斥做偽朝偽官,以黃道周的倔強脾氣,氣得當場便大聲訓斥起來,還是趙士超連勸帶拉才把黃道周帶走,

“如此來,還是能見過魯王才好!眾說紛紜,當能與魯王麵陳利弊!”黃道周知道想要魯王去監國號,必須得親見魯王才行,不然想要依靠浙東官僚,必然引起兩黨相爭。

聽著錢肅樂和黃道周的對話,朱大典並不插話,四個人中朱大典的年紀最大,但是最能沉得住氣,在他看來是魯王監國還是隆武帝,都不能幹擾他誓守金華的決心,現在是依著大局為上以表達自己對錢肅樂和黃道周的支持。

方國安作為手握重兵的大員,更是無所謂,魯王監國、隆武帝都不能改變自己領兵一方的現狀。現在所重的不過是隆武帝所能交出的許諾,以自己手中的兵力,站在哪一方都是舉足輕重。

幾個人正談話間,門子來報,張煌言求見。

錢肅樂對於張煌言還是極為看重,聽他求見,也想把這年輕人介紹給在場的幾位,便點頭同意下來。

在錢肅樂的介紹下,見過幾位大人後,張煌言便說明了來意,聽了張煌言的話後,錢肅樂臉上頓時出了怒意,自己本想雪藏下張煌言,讓他做幾年閑官,去去他年輕氣盛的毛躁,沒想到卻讓劉輝幾句話給打消的一幹二淨,張煌言現在已經是鐵了心要從軍。

沒急著答應張煌言,錢肅樂卻問起張煌言如何能遇見劉輝來,這兩個人似乎沒什麼交集,劉輝是怎麼說動張煌言的呢?

“今夜,卞玉京召集了城內士紳召開清談之會,似乎是為了另一位秦淮大家李香君,李大家有意暫居紹興!”張煌言老實的回答。

聽了張煌言的話後,錢肅樂似乎在低頭思考,接著猛一抬頭,快步走了幾圈,“以魯王監國的心性,能見到兩位秦淮大家的機會豈能放過?幼玄兄,好機會啊!咱們快走!”

聽了錢肅樂的話後,幾位大人連忙起身,門口的家人聽了錢肅樂的話後,馬上去安排車馬。

一直沒多話的朱大典,這時看看黃道周,“想到這秦淮大家,我老朱突然想起橫波夫人的典故了!”

這話一出,黃道周把倔強的脖子一昂。朱大典這話說的是,當年南京的舊事。同是秦淮大家之一的顧橫波,裸身躺在醉酒的黃道周身邊,想看看還是壯年時的黃道周是不是古井不波,結果黃道周根本不為所動,一時成為美談。但是也有中醫大家說,那乃是飲酒過度的不舉之症!此又成為士人間的笑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