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3章 前功盡棄(2 / 2)

看到魯王監國的臉色,張國維就在心中暗喜,沒想到幫了自己大忙的是熊汝霖,魯王監國本就不是個什麼主意堅定的人,聽了熊汝霖的話,肯定是要變卦。

“這個……”魯王監國猶豫了下,又坐回王座,打開熊汝霖的奏折看起來。

沒想到魯王監國行事如此,黃道周心中大急,可又無法張口,這裏是魯王監國的群臣,如果自己開口恐怕適得其反,無奈下隻好看向錢肅樂幾個人。

此時的錢肅樂也在思考,以熊汝霖的話推斷,魯王監國現在肯定是又有了登臨大寶之心了,雖然不知道熊汝霖的話是不是有私心,但是現在看肯定是壞了大局,讓昨晚自己幾個人的苦心都付之東流了。

“大敵當前,而同姓先爭,豈能成中興之業?即權宜稱皇太侄以報命,未為不可;若我師渡浙江,向金陵,大號非閩人所能奪也”無奈下,錢肅樂隻好妥協,隆武帝曾經以皇太侄稱魯王監國,暗含將來傳位給魯王監國的意思,因為已經四十多歲的隆武帝並無子嗣。

錢肅樂這話的含義是,詔書先看了,以皇太侄的名義回複,而不是監國的名義,以稱謂上的妥協維護好魯王監國與隆武帝之間的和諧。

“不可!”張國維又站了出來,“魯王監國乃是浙東推立,去監國號,必然人心潰散,且南拜正朔,於指揮不力!”

張國維總是強調人心,實際還是為了定策、推立的頭功,但是偏偏這個定策、推立在魯王監國的眾臣中大有市場。聽張國維發過話,眾官紛紛複議。

看現在眾人的表現,在看看魯王監國的神色,黃道周知道已經是事不可為了,自己再在這裏恐怕隻能成為魯王監國手下官員的眼中釘,現在的當務之急應該是速速返回泉州,把自己所見彙報給隆武帝,商量對策。

錢肅樂、朱大典、方國安三個相看後,滿眼都是失望,魯王監國如此猶豫性格,朝令夕改實在是缺乏王者之氣。

“既然如此,本監國宣布,兵發杭州,由鎮東侯方國安,武寧侯王之仁統領各將!”魯王監國這命令發的含混,方國安、王之仁手下各有兵將,兩個人互不統屬,這是要兩員大將各忙各的了。

散朝後,黃道周尋了趙士超,兩個人同錢肅樂、朱大典、方國安道別後,隨著隆武帝派來頒發詔書的劉中藻準備返回泉州。

不知道朝上爭鬥的劉輝繼續帶著自己的兵,劉中洲派人給劉輝傳令,錢肅樂所有親兵出城集合。接了將令,劉輝不敢怠慢,馬上領兵出城。

到了指定的地點,柴向東已經帶著自己的人馬一字排開,換了大明的軍服,成了副千戶的柴向東現在臉上的愁容全無,見到劉輝後,急忙跑上來。

“我老柴可謝過劉小哥了!”抱住劉輝的胳膊,柴向東用力捏了捏。

“嗬嗬,以後你為我上司,可要多多關照啊!”劉輝雖然對柴向東成了副千戶沒什麼嫉妒的,但是拿來打趣。

“你可折殺哥哥了!咱們不講那些,我老柴是個記恩德的人,以後哥哥可是和你共進退!”柴向東雖然已經是大明副千戶,可是身上的土豪氣沒少一點,還是有些自行其是的“野”!

微笑了下後,劉輝不再客套,兩個人一起走回隊伍中,“同劉中洲比較起來,還是得多同老柴接觸!”

小小的一個親兵營裏,劉輝已經感到自己需要拉攏好靠近自己的人了,畢竟劉中洲的表現,顯現出這個人文人的陰柔之氣太濃,同這樣的人打交道,得時刻小心麵子下的暗流。

等了一刻鍾後,劉中洲帶著錢肅樂嫡係的親兵出現了,看著這些列隊而進的士兵,劉輝感覺不出什麼肅殺之氣,在氣勢上看,比起柴向東的那些農夫還有所不及。劉中洲所領的這些親兵,多是從逃難而來的難民中募集,這些人從軍,有的是為了報仇雪恨,有的隻是為了換口活命的飯吃。

騎在馬上,劉中洲看著列隊整齊的隊伍,心中多是有些自得,現在自己也是掌兵的將軍,在這亂世裏,還是得當掌兵的軍官。

“錢大人有令,明日啟程返回蕭山,今天城外紮營!”劉中洲下過命令後,便回去複命了。

劉輝沒想到會這麼快出發,命令婁東水和陳佳和帶兵紮營休息後,自己同程璧返城。

“程員外,還請你先行一步,領著王老五那些匠人先至蕭山,尋間大院居住下來!肖二那些人,我讓他們隨著智玄大師一起,隨後就到!”劉輝感覺行軍的速度不會太快,所以要提前安排,要程璧帶人去打前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