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5章 移駐蕭山(1 / 2)

第二天全軍開拔,浩浩蕩蕩的隊伍,讓劉輝確認自己一部分人先行的安排沒錯,方國安、馬士英共領兵一萬八千人,隨錢肅樂共赴蕭山,王之仁統領一萬水軍,則由水路進發。

因為此行欲攻杭州城,是魯王監國後的一件大事,所以紹興城外,魯王監國的文武眾官都來送行,士兵的家眷也不例外。看著這熱熱鬧鬧的場麵,劉輝這江陰軍顯得格外孤單。

“這哪裏像是去打仗?這像是娶親、搶媳婦!”婁東水酸酸的說。

“你覺得你那姘頭沒來吧!”柴向東雖然已經成了副千戶,但是卻沒什麼官樣子,同劉輝這些人走的挺近。

“我來這裏才幾天?道是副千戶大人久在此地,早就應該有了相好吧?”婁東水也不示弱,同柴向東杠上了。

“切,我老柴哪比得上你家劉小哥,真是人不風流枉少年啊!難怪他一早就把珠兒姑娘支走了!”咧著大嘴,柴向東引著婁東水向遠處一望。

此時的劉輝也有人送行了,身穿道袍的卞玉京灑脫的一稽首,青衣小帽裝作家丁的李香君跟在後邊。自稱道人的卞玉京在眾人眼中沒什麼古怪,變裝的李香君就讓認得她的人,猜測起她同劉輝是不是有些事情不為人道了。

同錢肅樂死纏硬磨後,張煌言終於去了閑官的身份,以錢肅樂親兵百戶的軍職從軍了,現在他成了劉中洲的下屬,劉輝和柴向東的同僚。今天是入職的第一天,張煌言接手了原由劉中洲統領的一百五十人的親兵,還沒看全自己手下的士兵,就見到劉輝在同兩位秦淮大家話別。

“能得到兩位秦淮大家的青睞,這劉小哥也非等閑之輩了!”年紀同劉輝差不多,正是年少風流的時候,見到劉輝能得卞玉京和李香君兩位的相送,張煌言不覺起了相較之心。

劉輝對於古時如李香君、卞玉京這樣的名妓心態並不熟悉,雖然同李香君有了枕席之歡,但是並沒什麼依戀之感,完全是現代人一******的心態,隻是得了卞玉京和李香君兩人所贈送的軍資,感覺兩人都有俠義之風,是不錯的朋友。

“劉輝在此感謝兩位的相贈,我原本是布衣,現在是武夫,能得二位大家賞識,三生有幸了!”劉輝嘴上客氣著,心裏卻希望這二位快些離開,自己一個低級軍官,讓這二人送別,不知道要得罪多少達官、文人和士子。

“噅!”隨著調轉馬頭時,戰馬的嘶鳴,一身戎裝的劉中洲中氣十足的高呼一聲,“全軍出發!”

聽了這聲音,劉輝連忙對著卞玉京和李香君抱拳作別,轉身就回了自己的隊伍。

“齊步走!”領隊的婁東水大喊了一聲,人數不多的江陰軍排好隊伍後,邁著整齊的步伐出發了。

看著越來越小的紹興城,劉輝沒想到在這城市的幾天裏會有這麼多的變化,自己的這支江陰殘軍現在以大明正兵的身份重歸前線。

幾天裏緩慢的行軍,讓劉輝對大明軍隊的戰力有了直觀的了解,這些隊伍不過是方國安和馬士英的私人武裝,行軍中沒有任何的紀律約束,全靠軍官的個人喜好,沿途之中偷、搶事件時常發生。

“青天大老爺,您可要為草民做主啊!”也許見到錢肅樂是個坐車的大官,總有沿途百姓前來哭訴,可錢肅樂對此根本全無對策,隻能好言安撫。

“奶奶的,現在百姓都盼著清軍過來,把咱們都當做山匪了!”柴向東同劉輝並肩而行,忍不住說到。

聽了柴向東的話,劉輝笑而不語,這情況大概同抗戰時湯恩伯在河南所為差不多吧!

對這種軍紀不滿的人不止柴向東一個,張煌言等錢肅樂把告狀的百姓勸走後,越過了劉中洲,直接找上來。

“大人!軍紀如此非是大幸啊!民心盡失豈是我等初衷?”張煌言的話錢肅樂不是不知道,但是作為一個有名無實的督師,錢肅樂根本控製不了那些掌兵的將官。

“不是我不知道,也不是我不管,實在是無能為力啊!方國安、馬士英他們才是領兵的,我隨有督師之名,卻無一師可督,奈何?奈何啊!”錢肅樂和張煌言既是同鄉,又有師生之誼,說起話來也就少了遮掩,半是解釋半是牢騷的說了幾句。

“可……”張煌言還想請錢肅樂想想辦法,畢竟錢肅樂權高位重,向方國安和馬士英施加點壓力還是可以做到的。

見到張煌言還要說話,錢肅樂伸手擺了擺,“行大義而不拘小節,鎮東侯、大學士二人也是忠心為國,此番進攻杭州,成敗在此一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