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以為實行郡縣製後,中央朝廷就不會再受到各個諸侯國的威脅,可以防止因分封而導致分裂,避免重蹈周王朝滅亡的覆轍。沒想到,大秦帝國建國才短短的十幾年,反而就麵臨如此毀滅性的局麵。
張良見趙政在驚愕一聲後就遁入沉思中,既沒有表示讚同,也沒有一口拒絕,他壯起聲來,接著道:“自從陛下一統天下以來,帝國全麵實行郡縣製。郡縣製確立了中央朝廷的絕對權威,對穩固大秦政權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隻是,帝國幅員遼闊,十倍於秦地不止,從朝廷統一發出的旨令,能夠及時傳達到附近的郡縣,但到達最為偏遠的郡縣時,往往已是事過境遷。毫無疑問,郡縣製強化了朝廷對周邊郡縣的控製和管理,但對偏遠地區的控製和管理卻不如分封製。
“在分封製下,就算是遠在天邊的諸侯國,國主也會想方設法,勤身營務以自給濟,而實行郡縣製則不同,被委派到偏遠、荒蠻地區的郡守,雖身負朝廷任命,卻無心在那不毛之地長留,往往會想方設法調往富裕的郡縣任職。
“對於偏遠的郡縣,不僅朝廷的旨令不能及時傳達到,而且郡守又不願意踏心留下來好生營務。日久,朝廷對這些地區的管理必是越來越鬆。因此看來,在偏遠地區設立郡縣,名義上是為了加強朝廷對這些地區的控製,實際上卻反而鬆懈了。
“也正因為如此,陳勝、吳廣在陳縣起亂後,不僅當地不能及時鎮壓下去,而且其他偏遠地方很快也跟著起亂起來。”
張良一口氣說出了他自己對分封製和郡縣製的看法,見趙政還是一言不發,他接著說道:“臣以為,雖然天下一統,地不分南北、遠近都是大秦的土地,但曆行已久的分封製依舊深入天下百姓的心。郡縣製雖好,但要是全麵推行,讓百姓真心接受,充分發揮其優勢作用,還需多加時日。”
“現階段,郡縣製和分封製各有利弊,偏頗摒棄哪一種都是不明智的,應該兩者兼而用之,因勢利導。在關中周邊地區可以實行郡縣製,有效保證中央朝廷的安全;在偏遠的地區可以實行分封製,更好地調動當地官員和百姓的積極性。”
說到此,趙政終於輕輕地點了點頭。
是啊!山高皇帝遠。張良的話並不是完全沒有一點道理,至少從目前的實踐來看,郡縣製並不是十全十美。當年,他隻看到了分封製存在的弊病,卻忽視了郡縣製同樣存在自身的不足。
“讓朕再好好想一想吧!”趙政站起身來,背著手踱步走到窗前。他的腦子簡直像一團亂麻。在這個重大問題上,他並不打算立即就表示支持或反對。
張良走後,趙政望著窗外滿天的星鬥,陷入到思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