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立韓信為齊王嗎(1 / 2)

晚宴如常進行。整個晚宴上,範增的話一直縈繞在韓信的腦海裏。

範增的勸說,讓韓信內心多少有些動搖,但他更多是憂心。他不怕打敗仗,如果是因為打了敗仗而受到責罰,那是罪有應得,更何況他有十足必勝的信心。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他更加擔心自己打了大勝仗,掃滅了楚國,始皇陛下接下來會怎麼對待他?

他感到自己的腦水就快幹枯了,他不想再繼續想下去。他一點胃口都沒有,隻能借著酒把自己灌得昏醉,不讓自己再想太多。

第二天一早,東方剛露出晨曦的時候,深夜的寒意猶存,韓信從一整夜的昏睡中突然驚醒過來,他感到頭皮隱隱發麻,顯然醉意還沒有完全消盡。

唉!無論結局如何,自己隻是一名武將,隻管帶兵打仗就是,其他的事都不該多想!他下定主意,匆匆趕到範增的營帳,不由分說將範增強行送走。

看著範增遠去的背影,韓信深深地吸了一口寒氣,身心感到從未有過的輕鬆。

送走範增後,韓信並沒有打算立即領兵深入楚地,這不是因為他還猶豫不決,而是因為曆史上的齊國狡詐多變,是個反複無常的國家,而且又與楚國相鄰,如不先安定齊國的局勢,恐怕大軍前腳離開齊地,齊國人後腳就跟著起來造反了。

前陣子,他一心自顧個人前途,無暇顧及過多,導致平複後的齊地並不太平,殘餘勢力四處搗亂破壞,山賊土匪橫行霸道,百姓哀聲怨氣。

現在,他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控製齊地各種不安分的力量。

可是,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他已經耽誤了太久。如果他還不向楚地進發,毫無疑問,始皇陛下一定會猜忌他,後果將不堪設想。

韓信憂心忡忡。他想,要是能親自向始皇陛下表明自己的真心,那該多好啊!當然,他是不可能當麵向遠在鹹陽的趙政表真心。

而此時,遠在鹹陽的趙政內心一樣不平靜。

封韓信為齊王,還是不封?趙政猶豫不決,拿不定主意。

張良的話就像是一粒石子落到了平靜的湖麵上,蕩起一層層漣漪。

不,是一塊巨石,一塊碩大的石頭,落在湖麵上是多麼的可怕啊!這塊石頭重重地壓在他的心口,連著幾晚,他都夜不能寐,反複思慮著張良的話。

張良一向敢於一反常態而行,也就是這樣,常常能讓看似無計可施的問題迎刃而解。

就說在巨鹿大敗後,要不是張良提醒他不僅不能治章邯的罪,還要肯定章邯保存秦軍有生力量有功,恐怕……

不可否認,張良說的確實句句再理。郡縣製著實不是完美無瑕。既然不完美,那在部分地區實行分封製也未嚐不可。

隻是,如果他封韓信為王,那其他有功之臣呢?

恐怕這個先例一開,天下有功之人都想要分一杯羹。天下哪有那麼多土地分給他們?再說,把土地分給他們後,怎樣才能更有效地控製他們,避免出現周朝的悲劇。

這些他都還沒有想清楚。不行!現在還不是時候,他不能封韓信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