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範增之死(上)(1 / 2)

毫無疑問,章邯投城楚軍完全是非理智的,但卻是自願。而他的副將,才從“漢王”投誠了朝廷的劉季卻有著十二個不情願。

劉季是一個審時度勢的聰明人。他投誠朝廷的原因,是他認定天下終究還會被趙政再次征服。現如今,楚軍連連失利,優勢盡失,這時怎麼能投靠楚軍呢?這不明擺著自己往火坑裏跳啊!但主將章邯下令開城投降,他又能奈何。

如果自己乘夜殺掉投敵的章邯,再率大軍殺出城去,那絕對是立大功。再說,士兵們的家眷都留在秦地,他們並不情願投敵,實施這一計策應該沒有阻礙,唯一的問題是能否成功刺殺章邯。要是殺不掉章邯,恐怕自己也活不了。

章邯領兵在外打仗多年,身邊多少還是有一群願為他赴死的兄弟。尤其是在國家觀念薄弱,主公意識、報恩意識主導的這樣一個時代,這些人無論如何,都會至死不渝地聽命於他,敢情比現代的愛情堅多了。

即便如此,大丈夫,說幹就幹。在與部下商議後,當晚,劉季挑選了幾個勇猛敢死的將士,乘著夜色偷偷潛入章邯的營內。不料卻驚醒了剛入睡不久的章邯,章邯武功了得,不一會就將他們幾個統統擊殺。

劉季派出的將士都是自己的得力部下,完全暴露了他是主使的身份。章邯不曾想到這位曾經投誠秦朝的“漢王”,現在卻為了秦朝試圖暗殺他,他非常震怒,親自召集兵馬殺向劉季營部。但劉季早有安排退路,一得知暗殺行動失敗,他就率部擊殺城門的守兵,順利逃出了傅陽城。

章邯怒不可遏,將劉季潛逃情況稟報了城外的項羽。項羽還未等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就親自率領最為精銳的騎兵追了出去。

劉季的計策百密一疏,雖然成功逃出了傅陽城,卻未能料到項羽會不顧一切地死命追殺他,最終還是沒有逃掉,在跑出幾十裏路後,被項羽追上,死於霸王槍下。

無賴的劉季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的一生,算不上悲壯,也算不了苟且,原本戰爭中的人就隻能以求生為本,聽天由命。

項羽命人割下劉季的頭顱帶回了傅陽城。他打算將劉季的頭顱高高地掛到傅陽城門上示眾,震懾那些剛剛投誠的秦軍士兵。他擔心其他的秦軍士兵會像劉季一樣,突然變卦起來反抗。

他的擔心並無道理,範增也同樣擔心,但卻不同意他的做法。像往常一樣,範增向項羽直言自己的反對意見,“羽兒,萬萬不可以這樣。一旦秦軍士兵被激起不滿,群起反抗,我們將難以鎮壓。”

一聽範增對他的昵稱,項羽就渾身起疙瘩。一旦範增不認同他的意見,接下來就是一通沒完沒了的絮叨。

他實在是受不了,隻能順著範增的意見,“既然這樣,那我們還不如先下手,將他們統統坑殺掉。”

“這樣更不行了……”又是一通又長又臭的說教。

“留也不行,殺也不行。那你說……”項羽有氣不能出,無可奈何地走出營帳,頭也不回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