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無為,坐在火山口(1 / 3)

團隊不需要碌碌無為的領導人

一個成功和完美的團隊,首先要有一位素質和能力非常全麵的領導者,既是下屬和員工的榜樣,像一盞大海明燈,又是一位懂適時隱身與消失的幕後指揮家,知道如何調動部下的能力,使人們才盡其用,潛力盡發。也就是說,他要學會放權,懂得無為而治。

但是同時,另一些棘手的問題出現了。很多人告訴我: “趙老師,我的權放了,但我發現工作效率並沒有提高,而且這時我才發現,許多工作隻有我自己才能完成。”這是一種非常危險的現象,一名領導者站在了左右為難的火山口。

為什麼我會這樣說呢?

高明的無為管理者,他們的無為,從不會讓部下感覺到自己的存在,又能讓員工積極主動和自發地工作,維持與提升團隊的高效率。這是管理的最高境界,許多世界級的企業家都是個中高手,是幕後那隻強有力之手,自己輕鬆,公司的活力卻非常高漲,他們的無為是真正的有為。隻不過,這實在是太難以做到了。大部分的管理者雖然也致力於掌握這種領導藝術,卻因此坐上了火山口:無為變成了無能,平常心變成了平庸的心。

當然,管理一家公司,如果真的能達到“太上,不知有之”的境界,這不僅是公司的老板所孜孜以求的,更是他的部下和員工所深深渴望的。隻不過,我們要避免的一點是,千萬不要讓自己在追求無為而治的道路上,坐在火山口CHAPTER FIVE ―― 無為,坐在火山口

變得碌碌無為。

●  華爾街的“明星”體製:可以借鑒的團隊領袖榜樣在世界金融帝國的核心,美國的華爾街,各大公司盛行著一種“明星”體製。

在這裏,公司主管的能力被極端重視和依賴,在明星體製的金融行業中,盈利能力強的銀行家與交易員獲得的報酬遠遠高於其他人員,他們有為而治,一個個成了華爾街的風雲人物和強勢的公司主管。

一個強有力的例證,就是德崇證券公司的邁克爾 · 米爾肯。在德崇證券公司,他以創建垃圾債券市場而影響了華爾街的曆史,他的影響力超過包括公司總裁等在內的所有其他人,是名副其實的公司第一號人物。在 1987 年,邁克爾 · 米爾肯從公司的利潤中獲得的獎金高達 5.5 億多美元。以至於德崇證券被公眾視為“隻有一種產品的公司”,而這唯一的產品就是邁克爾 · 米爾肯及其創建的垃圾債券。

明星體製對於團隊領袖有著極高的要求,他要能力出眾,氣質非凡,擁有非同尋常的遠見和魄力。可以說,他幾乎就是一家公司的大腦,一家上千人的大公司,所有的人都在靠他的思維活著。當一支團隊的體製是這種類型時,如果該團隊領袖碌碌無為,就會立刻在瞬間毀掉公司。這就是很多公司一旦創始人離任,就會馬上陷入低迷墮落的原因。

碌碌無為的領導者顯然是做不到的,不管你是一個部門組長,還是經理、總監,或者是董事會成員、一家公司的老板,都必須具備可以力挽狂瀾的能力。

這恰恰是無為而治的基礎。無為的前提是:我可以有為,具備掌控一切的素質,而不是什麼都不會幹,隻能被迫地采取無為之道。

●  無為的重要性:領導者不能做超級英雄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縱觀全世界的各種大小公司,我們注意到一種趨勢,一支團隊的變革,已經很難依靠某一個偉大的領袖來獨自引導了。個人的力量被削弱了,他自己的智慧充其量隻是一種參考,而無法成為掌控全局的決斷。

這樣的變遷,實際上是在向我們表明,英雄式的人物固然有其不可磨滅的影響力,但這種模式實際上是錯誤的。它會引發很多有害的結果,而且明星體製本身已經變得脆弱不堪。我們需要回到現實,結合自己的情況,來描繪一個更真實和更具靈活性的領導力圖景。

至少你應該明白,我們在公司中不能做一個超級英雄式的 CEO,這是一個領導者永遠也實現不了的神話。任何團隊對你提出這種要求,都站不住腳,而且是一種團隊自殺行為。許多公司的股東都跟我講,他的公司需要一個狠角色,一個冷酷而且為了成功能夠堅定不移地製定任何政策、控製任何流程的人。

我說:“你們需要的不是一個職業經理人,而是一名超級英雄,可以帶來一切,從而你們就不用負任何責任。”

這是最大的推卸責任,這點即便是伯克希爾 · 哈撒韋公司的老板巴菲特也做不到,他曾經創造了一個奇跡,但現在他其實已經無聲無息地將公司的戰略決策變為集體領導了,他隻是決策者中的一分子,要充分考慮屬下的見解。

英雄式的超級領導人,不過是人們在渴望“救世主”的過程中臆想出來的一個神話,與現實中公司和部門領袖的領導力沒有多大關係。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人們也知道超級英雄不過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理想。仔細想想,在你的公司內,你知道有多少人是這種可以大有為的英雄呢?無數現實案例告訴我們,許多人都在扮演濫竽充數的演員,但成功者稀少。

相反,那些擁有極強的實戰能力卻又知道何時放權、激發屬下活力的領袖,在現代公司的競爭中占據了絕對的優勢。在這方麵,訓練成為一種對管理的投資,這種領袖不是天生的,後天也可以培訓,而你也可以因為參加了相應的培訓變得更勝任。

●  領導者的自身要求:通過培訓成為合格主管

領袖的風采是怎樣煉成的?你可以自己命名這堂課程。你應該從如何建立CHAPTER FIVE ―― 無為,坐在火山口

自己的領袖風采上來觀察應怎樣去建立和管理一個高效的團隊。

你必須讓自己具備三方麵的素質:

第一,你要有足夠的勇氣。

第二,你要有足夠的信心。

第三,你要有最起碼的主動性。

管理一支團隊,做一名領導者,勇氣、自信、主動性,這三樣素質缺一不可。擁有了這三樣,你才能談得上去運用無為的武器。你不可以變得碌碌無為,一名遊泳教練不輕易下水,但不意味著他隻會看別人遊泳,相反,他的遊泳水平其實是極為出眾的。

團隊領袖總是需要麵對未知的世界,帶領和幫助團隊抓住黃金良機。機會總是稍縱即逝的,而競爭又是如此之激烈,他要在行動和有為中讓自己逐漸得到完善,超越其他的團隊管理人,去引領潮流,成為一名卓越的領袖,而不是什麼都不做,或者隻做準備而不行動。實際上,如果你隻是讓團隊的成員自己去尋找方向,等你認為他們已經準備好了的時候,機會或許早就消失了。

優秀的團隊領袖,他要具備堅強的品質,無論多麼艱苦、多麼痛苦,他都要承擔責任,堅持到底決不退出,而不是戴著無為的帽子,跑到一邊逃避自己應負的責任。

如果在現實生活中,你是這樣的一名主管,那麼你一定會受到嚴厲的懲罰。

不過,那將是市場對於你毫無作為的懲罰。

放權的障礙因素

無為是需要放權的,管理者通常會思考下列十種問題,並左右為難,邁不過去這道坎。他們覺得權力一旦放開,自己就成了擺設,或者權力一旦脫離自己的手,團隊的未來就完全沒有了把握。這不是他想要的結果,並與他內心中的權力欲望相衝突。另外,這還與一些強勢領導者無窮大的自負有關。

1.我從哪裏找時間去授權我的下屬?我的能力比他們都強,有那個時間不如自己完成!

2.我相信自己的工作質量,所以親自做的效果比較好。

3.下屬還不夠成熟,他們不能將我交代的工作按時完成。

4.我喜歡親自處理每件事情,這是我的風格。

5.以前曾授權下屬,但他們不能讓我滿意!

6.我害怕競爭,教會徒弟會餓死師父,不能讓他們超越我。

7.一個務實的主管應當親力親為,這是我信奉的觀點。

8.一個好的上司,他對每件事情都必須隨時了解和掌握,以免失去控製。

9.上司應當具備對每一件事情的專業知識和深入的認識,否則就不合格。

CHAPTER FIVE ―― 無為,坐在火山口

10.當然,授權容易,但若將權力交出去,又該怎麼監控呢?

我無法保證在這個過程中不出問題。

這就是他們的心理障礙,一些領導者往往喜歡把一切事都攬在自己身上,他們事必躬親,既管這裏又管那裏,將一件事交給手下去做,對他們來說是絕不放心的。於是他們整天忙忙碌碌,被公司的大小事務搞得焦頭爛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