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普通的國企員工也能在具體的工作中為節能減排作出應有的貢獻。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主動增強危機意識、節約意識與環保意識,加強對環境保護及節約能源方麵知識的學習,充分認識到我國資源短缺的現狀,了解節能環保對國家及個人的真正意義,真正樹立起節能環保意識。

我們每個人都必須從現在做起,堅定不移地沿著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走下去。每個人都應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努力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共享白雲藍天。從一點一滴開始,每個人將節能減排作為自己的本分責任,為建設節能型企業“多盡一分心,多出一分力”。

改變的是市場環境,不變的是責任意識

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過程中,國企所處的市場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企業的經營觀念和經營方式等都要發生改變,但是有一樣東西恒久不變,那就是責任!

有人可能會說,企業的主要目標是利潤,隻要有市場就行了。其實,責任才是根本,企業如果沒有責任心,所謂的市場就成了奢談。震驚全國的“三鹿奶粉”事件,其根源就是企業生產人員的責任疏忽,結果造成了三鹿集團的傾覆。

可能由於你在工作中的一個小疏忽,到了客戶那裏就變成大問題和大麻煩。對於國企員工而言,應該把對產品負責當做自己的天職,隻有用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才能為自己贏得市場。產品是企業的名片,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線。

一位管理專家一針見血地指出,如果因為不負責,導致從手中溜走1%的不合格,到用戶手中就是100%的不合格。工作中一個小小的疏忽和失誤,就會造成產品和服務上的缺陷,每一個缺陷都會影響企業在顧客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給企業帶來難以估量的損失。

浙江某地用於出口的凍蝦仁被歐洲一些商家退了貨,並且要求索賠。原因是歐洲當地檢驗部門從1000噸出口凍蝦中查出了0.2克氯黴素,即氯黴素的含量占被檢貨品總量的50億分之一。經過自查,環節出在加工上。原來,剝蝦仁要靠手工,一些員工因為手癢難耐,用含氯黴素的消毒水止癢,結果將氯黴素帶入了凍蝦仁。

這起事件引起不少業內人士的關注:一則認為這是質量壁壘,50億分之一的含量已經細微到極致了,也不一定會影響人體,隻是歐洲國家對農產品的質量要求太苛刻了;二則認為是素質壁壘,主要是國內農業企業員工的素質不高造成的;三則認為這是技術壁壘,當地凍蝦仁加工企業和政府有關質檢部門的安全檢測技術,大大落後於國際市場對食品質量的要求,根本測不出這麼細微的有害物。

然而,無論人們如何評判這次事件,一些員工缺乏責任感導致企業遭受了損失卻是不爭的事實。

有些國有企業處於壟斷地位,員工們總是認為企業產品的市場不會縮小。事實上並不是這樣,如今的消費者是拿著“顯微鏡”來審視每一件產品和提供產品的企業。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能夠獲得較寬鬆生存空間的企業,不是“合格”的企業,也不是“優秀”的企業,而是“非常優秀”的企業。國企千萬不能因為自己的壟斷地位就放鬆了對質量的要求,員工千萬不能因為企業的產品不愁銷路就疏忽了自身的責任。企業和員工對自己的標準,必須遠遠高於市場的要求,才可能被市場認可。

企業中每個人的崗位都是至關重要的,任何一個地方出了疏漏,都可能導致整個企業“沉船”,因此我們應當努力對自己的工作認真地負起責任,不放過每一個可能在工作中出現的錯誤。責任可以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大潮中,為企業贏得更廣泛的市場。無論市場環境怎樣改變,我們肩頭的責任卻永遠不能改變。

劉春和憑著對企業的責任感,為企業的發展傾注了全部的心力,他所領導的中國水利水電第一工程局下屬的第一工程處,平均年產值近億元,勞動生產率平均達到70萬元/人·年,適應市場的能力不斷得到增強,為我國的水電事業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1992年7月,中國水利水電第一工程局一舉奪得黑龍江省蓮花水電站主體土建工程全部七個標段合同。劉春和主動請纓,接受了麵板堆石壩和攔汙柵滑模施工任務。那段時間,劉春和和他的突擊隊在蓮花工地刮起了一股“旋風”,掀起了大幹的熱潮,突擊隊員們連班作業,24小時不下火線,工地上時時處處都會看到劉春和的身影。一次他的老毛病犯了,痛得直不起腰來,領導發現了,強令他去衛生所看病,半個多小時後,他又重新出現在工地上。實在不行,他就在工地上坐一會,令在場的領導和工人十分感動,既心疼他,又不忍心再說他什麼。他這種極端負責的態度也得到了相應的回報,蓮花水電站後來被評為國家建築業工程質量最高獎——魯班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