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番外:月亮的背麵 7(2 / 2)

湯慧撲哧笑了,一掃滿肚子抑鬱,看著顧小影一臉羨慕表情:“你真幸福。”

“真的?”顧小影受驚地看看湯慧,隻看見一臉真摯的表情,低頭自己琢磨一下,最後不得不感慨:其實,凡人啊,總是把得不到的當作最好的。

沒什麼想什麼,這才是痛苦的根源。

不久後就是國慶假期了,也是這個假期,讓湯慧不可避免地產生了負疚感―女兒舍不得她。

才十個月的小女孩,已經口齒含混地會說一些簡單的詞彙,比如:媽媽,不走,媽媽,抱,寶貝,媽媽,丫丫,媽媽想……

拚在一起就是:媽媽不要走,媽媽抱抱寶貝,丫丫想媽媽。

本來湯慧的一隻腳已經踏上了車,陳燁甚至放下了手刹一邊和女兒揮手一邊就等著出發,可一聽見女兒這幾句話,湯慧的眼淚嘩地就流下來。

她幾乎是逃一樣地上了車,卻又在車開始行駛之後始終扭頭看著後麵,她看見她的寶貝丫丫在外公懷裏拚命掙紮,手伸向車子開走的方向哇哇大哭,一邊哭一邊扯著嗓子喊“媽媽、媽媽”,湯慧的心都要碎了。

此後的工作中湯慧始終有些心不在焉,她沒法集中注意力,因為她的耳邊始終會想起若有若無的哭喊聲,是丫丫,她哭著說媽媽不要走,丫丫想媽媽。

轉機還是顧小影帶來的―說是她知道有所幼兒園可以接收一歲以上的小孩子,為一部分無暇照顧孩子的家長解決了三歲以下幼兒的全托問題。又因為是蒙氏混齡教育,小寶寶對大寶寶會有一種本能的模仿,在大動作的掌握上進步比較快。缺點是由於提倡個性發展,所以對一些特別活潑的孩子來說,可能會在上小學後的一段時間內難以適應紀律性較強的現有教育模式。

隻不過對於這些可有可無的不足,湯慧已經顧不上了。

她隻是欣喜地確定了一點,就是她終於可以把女兒接回到自己身邊了。

丫丫回家那天,湯慧特別請了假,提前回家等女兒。

湯慧的父母親自送外孫女回家,門一開,湯慧一把把女兒摟進懷裏,還沒等聽到女兒叫那聲“媽媽”,湯慧的眼淚已經一連串地落下來,倒把已經多少有點認生的女兒嚇了一跳。

抱著女兒柔軟的小身子,湯慧隻恨不得把女兒揉進自己的懷裏去。

那個周末,湯慧和陳燁第一次一家三口帶女兒出門玩。到了室內遊樂場,丫丫高興極了,她第一次坐在大堆大堆的海洋球裏興奮得尖叫,湯慧卻隻覺得越發心酸。也是這時,她第一次萌生了堅定的信念:她要陪女兒度過童年,再不把女兒送離自己身邊。

等到過了周末,周一也就是丫丫第一天去幼兒園的時間了。十四個月大的小女孩,甫回到媽媽身邊不過兩三天就要被送進幼兒園裏去,自然滿心都是害怕。她本能地覺得媽媽不要自己了,於是拽著湯慧的衣角放聲大哭。好在收費高的幼兒園師生比配置倒比較合適,大約每個老師管理三四個孩子,於是才有老師一直蹲在丫丫身邊安慰她、陪她玩一些她見都沒見過的新玩具。湯慧趁丫丫轉移注意力的時候倉皇撤退,一邊走一邊心疼得直想掉眼淚―她的丫丫還那麼小,等回過神來發現媽媽不見了的時候,不知道還要怎麼哭。

她當然猜對了,此後很多天裏,隻要早晨送丫丫上幼兒園,就能上演一出“生離死別”。湯慧因此天天遲到,如果沒有頂頭上司褚航聲幫忙兜著,早不知道獎金要被罰多少。也不是沒想過讓陳燁接送,但女兒作為爸爸的“小情人”似乎深諳撒嬌要義,那雙水汪汪的小淚眼讓陳燁無數次投降,偷摸著就把丫丫又帶回了家。可是帶回家了他就要負責丫丫全天的吃喝拉撒睡,顯然這也不是陳燁的專長,所以被折磨得頭暈眼花,最後還是要把送丫丫上幼兒園的任務交給湯慧。

為人母者,任重道遠。

可是,總還是歡樂的:一個牙牙學語的孩子所能帶來的歡樂,實在是沒帶過孩子的人所難以想象的。每當丫丫眨著大眼睛、歪著腦袋看著湯慧笑眯眯地說“媽媽愛丫丫,丫丫愛媽媽”時,湯慧心裏都甜成了一塊蜜。

最累的時候,隻要想起女兒的笑容,湯慧便會覺得充滿力量。她無數次在上班的公交車上、人來人往的辦公室裏、采訪的途中……突然撲哧一下笑出聲,那是因為她下意識地想起女兒稚聲稚氣的童言童語。為著這份歡樂,她恨不得能把周末和所有假期都一分一秒地掰著過,隻為能陪女兒畫畫、唱歌、郊遊,她似乎突然理解了為什麼總有那麼多女人一旦有了孩子之後就容易失去自己,其實,也不過是一種對於快樂的別樣追求而已。

湯慧漸漸和顧小影越走越近―陳燁並不知道這件事,因為此時他正在日本做為期一年的訪問學者,終於有機會吃到他老婆心儀已久的雪花牛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