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而不暑,雨水一來,滿山菌子破土而出,二百來種食用菌鬱鬱而生,瓤青頭菌,炒幹巴菌,拌北風菌,燒虎掌菌,最妙當然是南國佳味雞縱菌。四五十種雞縱菌可自成大席,而所有菌都要吃就不是三天兩天能嚐遍的,夏天是品嚐滇菜的好日子。
入秋,昆明已是遠郊近縣,果實累累,紅燒板栗雞、鬆仁魚米、白玉寶珠梨、琥珀核桃仁,更兼牛肥羊壯,瓜蔬齊熟,如同豐收交響曲,秋天是品嚐滇菜的好日子。
冬來不寒,從冰封雪鎖的地方來到這裏,正見昆明青白蔬菜堆積如山,紅白蘿卜比賽顏色,冬筍豆蒜是當時,妙的是其他季節的蔬菜照樣應市。太極白菜、清炒豆苗、清蒸花菜、打掛菜頭,碟上碗中,竟無寒色,冬天是品嚐滇菜的好日子。
不論四時,天分寒暑,滇菜總鮮活水靈,熱辣騰騰。
滇菜形成自有體係,最遲在清代,到光緒年間,滇菜大館已有“玉春園”“第一樓”等以“燕翅幫”“蒸炸幫”“燒烤席”為號召,製作各種“三冷葷,四熱吃,四座碗,八小碗,十二圍碟”或“十大件”售賣,表現自己與外地不同的作料、燒法、火候了。
當時名菜眾多,較有代表性的有鍋貼烏魚、醬汁雞腿、雞絲虎掌、火夾乳餅、汽鍋雞、炸乳扇、螺螄湯、炒雞縱等。其中昆明燒鴨,與眾不同,它選用出殼40天左右的嫩子鴨以幹鬆毛暗火燜燒而成其嫩、鮮、清香、不膩,連骨頭都嚼得動。玲瓏紅黃,非其他烤鴨能比。滇菜博采眾長而成一係之味,如今借流通之便不止是昆明菜唱主角了。省內各地方的風味紛紛進入昆明,少數民族飲食也來大展風采,滇菜之稱為滇菜,其發展至今也是好日子。
雲南名小吃,莫如“過橋米線”的推廣最為成功,如今大江南北,都見高揭起它的名頭,以雲南風味為招徠。但不少地方的過橋米線,難免有桔生淮北之憾,要吃正宗的過橋米線,還是得在雲南。
到雲南之人,無不被推薦首吃過橋米線,而昆明大大小小過橋米線的兼營或專營店,多如牛毛,雖未連鎖,至少已連串,它們往往開列從五元到百元一套的過橋米線任君挑選,過橋米線大有從小吃到大餐、宴席發展的意味,不知幸耶不幸。
吃過橋米線必先聽一個故事,知道家世,吃起來會因趣味添滋味。傳在滇南蒙自,一秀才在南湖亭中讀書,秀才娘子常常弄了他愛吃的米線送去給他當飯,但等出了門、穿小路、過了橋到亭中時,米線已不熱,且有點“糊塗不清爽”的意思了。這秀才娘子便琢磨起來,如何解決這保溫與清爽的問題?她發現湯若有油封在上麵,有若蓋蓋能保溫,佐料、米線等如吃時再放、就能爽口。於是她先把肥雞、筒子骨等熟好清湯,上覆厚厚雞油;米線燙好,生裏肉片、腰片、魚片、豆尖、香菜等另放。過長橋到亭子時,將佐料等放入燙熟,再加米線,此時香鮮滑爽兼而有之,與往常全不一般。此法傳出,人爭相效仿,因其原要過一橋才吃這米線,就幹脆叫“過橋米線”了。
故事有趣,將原來不過是中國食法中之“過橋”一法,巧妙融於米線吃法的緣起中,既為來曆,又示吃法,天衣無縫,證明這首創人不簡單。過橋米線雖有無數花樣,但其根本總在於一湯,以壯母雞、老鴨、筒子骨熬湯,水與料為六比一,須6小時以上才好。湯要濾過,使其清徹,裝碗要加味精、胡椒,上麵澆雞鴨油一層。這湯端上時切不可遽嚐,因早有不知之人急於喝湯被湯燙傷唇舌食道的笑話,定要小心。
湯來後將各生片緩緩放入,最後放米線就可吃,不懂可讓服務員代勞,也可看別人如何做。說到看別人,有人編一個小笑話,可附在這裏佐餐。
說有一人不會吃這過橋米線,別人告訴他“看旁邊人如何就如何”。這人去到餐館,要米線後看旁邊老者下肉片、魚片,他也忙下肉片、魚片,下豆尖、腐皮,他也忙下豆尖、腐皮,他也忙下豆尖、腐皮,下米線,他也忙下米線,一切如儀。到要吃時,這旁邊食客有個習慣,遇有美食讚歎時,筷子不由自主在碗邊輕輕一擊後才食,這人以為是必要程序,也忙將筷在碗邊一敲才吃。那旁邊老者剛吃一口米線,弄得稀裏嘩啦,一陣忙亂,這人一看,推碗起身道:“這則難學,過橋米線吃不成。”
“先生的妙處實在難學”,初吃過橋米線不可不慎。至於這味道麼,“不吃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