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嶺南文化——彙合古今,融貫中西(1)(1 / 3)

嶺南是指五嶺以南的廣東,它東接福建,西連廣西。嶺南文化與以儒家文化為核心的中原文化屬於同一文化總體係。嶺南文化由本根文化與百越族文化融合,進而與漢文化融合,與西方文化交流而發展起來。嶺南文化以遠儒性和非正統性區別於其他的漢文化,是中華文化總體係中的邊緣型文化。嶺南風光與北國風光不同,嶺南文化與中原文化不同,嶺南的經濟發展速度與北方的經濟發展速度也不同。

一、不辭長做嶺南人

嶺南是指五嶺以南的廣東,它位於中國的南部,北枕南嶺,南臨南海,東接福建,西連雲貴。該地原為百越之地,是商周之交時形成的南越族居住之地。秦始皇時統一嶺南,大量移民,經趙佗努力,使中原文化與當地文化得到很好融合。加上以後幾次北方移民影響,使嶺南“流風遺韻,衣冠氣習熏陶漸染,故習漸變而俗幾中州”,從而在漢文化中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嶺南文化。廣東兼有山地和海洋兩重文化,這使得這裏的民眾同時具有強烈的兼收性和傳統的保守性,這兩種因素融會貫通,一脈相承。一方麵廣東人喜歡展現自己獨立不群的個性,常常喜新厭舊地緊跟時代浪潮真抓實幹,另一方麵他們又對算命、星象、風水、財神爺、黃道吉日等等表示出特殊的興趣。

由於地處濕熱的南方,作物以水稻為主,過著火耕水耨,漁獵捕撈生活。習俗上,喜食魚和各種蚌蛤貝類,蛇、蟲、鼠視為美食;習水性,善用舟,斷發文身,住幹欄式住宅;篤信巫鬼,以雞卜凶吉。“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在古老的農耕時代,廣東留給中原人的印象是除了這裏鮮嫩的荔枝值得一吃之外,不過是個充軍或流放之人才不得不去的鬼地方,他們一再冷嘲熱諷那些紋身吃蛇的“百越”民族是“射生飲血”的野蠻人。

後來,因為北方戰亂和災荒,曾有大批的中原人進入嶺南。在嶺南有相對獨立的語言文化和行為方式,主要使用粵語、客家話、閩語3種主要方言。粵方言又名廣東話、廣府話,當地稱為白話,以廣州方言為標準音,通行於珠江三角洲及沿西江而上的粵西、廣西部分地區。客家話又名客話,以梅縣方言為標準音,通行於粵東北及東江流域。閩方言又名“福佬話”,隨地域不同形成3個分支,分別通行於粵東南潮汕地區、粵西南雷州半島、海南省漢族居住區域。

由於嶺南特殊的地理環境和遠儒的文化氛圍,培育了嶺南人強悍堅韌、敢於冒險、勇於任事、大膽革新、追求自由的精神特質。到了近代,中國被迫開放後,廣東人那種敢於為天下先的精神更是得到展現。

近代開始,嶺南成為中國人開眼看世界的窗口,成為中西文化的交彙點與碰撞點。代表人物有繼承嶺南文化經世致用學風的朱次琦、陳澧;製訂《天朝田畝製度》,締造太平天國的農民運動領袖洪秀全;撰寫《盛世危言》,倡導重商主義,推動近代“商戰”的鄭觀應。

嶺南近代最傑出的改良主義思想家是康有為及其弟子梁啟超。他們使變法維新思潮風行天下,策動戊戌變法,期望在中國建立資產階級君主立憲製。

嶺南是中國近代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發源地,孫中山是嶺南培育出來的中國最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家。《建國方略》集中地反映了孫中山的哲學理論和社會政治學說。

嶺南文化具有其獨立的特點,在接受漢文化前已形成自身的審美能力和觀念,長期與海外交往中吸收融合了東南亞、中近東、非洲、西方、日本的審美觀,藝術創造豐富多彩,藝術風格自成一派。

嶺南詩歌自唐代張九齡開一代詩風,隨後嶺南產生不少知名詩人,經宋元明不斷成熟,在清初產生嶺南詩派,突出嶺南傳統“雄直”為主的詩風,富開創精神和現實主義風格。代表人物為屈大均、陳恭尹。

嶺南繪畫也獨樹一幟,明清時嶺南畫壇形成富於個性表現,求新求變,講究技法的獨特風格,出現石濤、居廉、居巢等大畫家。20世紀初,由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等人創立嶺南畫派,主張“折衷中西,融會古今”,以建立現代化、民族化、大眾化的現代國畫風格。

廣東音樂尤具特色。現在歌壇堪稱流行的粵語個就是在此基礎上演化來的。廣東音樂以其珠圓玉潤、婉轉回蕩的旋律,清新明快的節奏,清脆明亮的音色,短小精悍的結構在中國音樂中獨樹一幟。代表作有嚴老烈的《旱天雷》、《倒垂簾》、《連環扣》,何博眾的《雨打芭蕉》、《餓馬搖鈴》、《賽龍奪錦》。嶺南音樂中比較著名的還有潮州鑼鼓、廣東漢樂等。

嶺南戲劇劇種繁多,達27種,其中粵劇、潮劇、瓊劇、廣東漢劇為嶺南四大劇種。粵劇以粵方言演唱,吸收融合了地方民歌小曲,後期大膽采用部分西洋樂器伴奏,傳統劇目有《一捧雪》、《二度梅》、《三官堂》等所謂江湖十八本。粵劇唱腔慷慨激昂和哀怨悲歎兼具,富於表現力和感染力,是嶺南的代表性劇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