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阿香一家屬於個別情況的話,那麼上班之後見到的就應該是普遍現象了。不知道為什麼,我畢業後選擇了留在福州工作,對於這個問題我至今無法回答。在我到來之前,我所在的部門15個成員清一色全是男士。用同事們的話說,我是信息中心唯一的一朵花。15個男士中,正宗福州人僅有一個,2/3福州人一個(生於福州長於福州,但父母中有一方不是福州人),一個山東大漢,其餘來自福建各地。經過我的長期觀察發現,除了正宗福州人外,其餘的同誌們也都成了福州人。也就是說,連“大男子主義”極其嚴重的莆田人和山東人也被福州同化了,餘者就更不必說了。
下班時間一到,同誌們就急急忙忙往家趕,問他們“幹嗎這麼著急?”答曰:“買菜做飯”。如果遇到有人請吃飯喝酒而不願去者,他們最常用也是非常有效的當將牌就是:“不行,家裏孩子沒人照看”,“我不回去兒子沒飯吃”……我給這些同誌們的評語是:“全都是優秀爸爸”(不包括沒有當爹的)。有一次,我和一同事一起去福州市局開會,同去的還有直接分管我們的副局長,若幹個處長和福州市局局長。會議進行到即將結束的時候,同事的電話響了,隻聽得:
“嗯,菜已經買好了”。
“……”
“你要晚些回去?那我早點回去做飯。”
“……”
周圍的人聽了都嗬嗬笑。會後其他人留下用餐,唯有這位同事趕回家做飯去了。
這種情況如果發生在其它地方,99%的可能是“妻管嚴”啦,而在福州則非也。福州男人也因此被外地男人稱之為“最沒有男人氣的男人”。
B.福州女
在福建本地盛傳一句話:好男不娶福州女,好女不嫁莆田男。這雖然比較誇張,但這在勤勞賢淑的中國女性中,福州女的確有些特色。這應該跟福州男人善於持家有很大關係。我在福大的那段日子裏,同門師兄弟姐妹中有4個女生,而其中有3個是正宗福州女。平時大家都各忙各的,師姐師妹除了上課之外,呆在學校的時候不多。但是,當實驗室需要打掃衛生的時候,大家都得到。師姐是大家公認的才女且又賢德,“不象福州女”,她最熱心的事情是擦洗鍵盤,把鍵盤擦洗得白白亮亮的;師妹能說會道聰明伶俐,總是很善解人意,很積極地給大家提供後勤服務:大家都渴了吧?集資,我給大家買水喝。還有小魔女呢?就是跟我同級的那個。這家夥做事總是很爽快。在發布打掃衛生通知的同時,我曾附加了一條:缺席者罰款20元人民幣(用這麼多錢在外邊請個人來打掃整個實驗室綽綽有餘呢)。小魔女不假思索地在我桌上留下了20個大洋,然後獨自去逍遙。
三、閩南商人:愛拚才會贏
閩南人敢拚,如果他有10萬元,那麼他會再貸10萬元,用於投資,而不會小農經濟式地到銀行存上5萬,隻拿5萬出來投資。一首歌叫《愛拚才會贏》唱出了閩南人的心聲。這首歌被閩南人自豪地稱之為閩南的“國歌”。
20世紀60年代以來,以閩南人為主民的台灣同胞和海外華僑華人、港澳同胞在經濟上取得成功,其經商的氣魄和成就令人歎為觀止。改革開放以來,福建從中國東部經濟最落後的省份發展成為中國經濟最發達的省份這一。廈漳泉組成的閩南金三角,改革開放以來一直是福建經濟發展和國際化的龍頭。是福建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最集中的區域。
受地理環境和人文因素的影響和製約,福建各地人的性格很難一言以蔽之。閩北人安貧樂道,閩東人求穩亂怕,閩西人重宗內聚,而閩南人則講究“過番”、“出洋”到外麵闖世界。從商人素質和商業精神的角度看,閩南人是最優秀的一群。閩南本來就不適宜農耕,商人出海歸來,常常帶回大把大把的鈔票,於是,“出海從商”就成了閩南人的最佳職業選擇。自古以來,閩南做生意的就特別多,經商成為他們的一個主要職業。
閩南,人們一生下來就耳聞目睹的情景就是祖輩外出經商,所受到的教育就是“經商好”,“商中自有黃金屋,商中自有顏如玉”,所以,閩南人十三四歲的就走了經商之路。這在閩南不僅已是見怪不怪,而且天經地義。閩南人更善於從經商實踐中汲取智慧。
閩南人具有強烈的商品經濟意識和市場觀念。
閩南人是海洋文化的代表,更是經商能手。
閩南,通常是指福建南部廈門、漳州和泉州地區,這一帶的居民都講閩南話,有著自己獨特的曆史背景和文化傳統。
閩南人自古以來就有漂洋過海闖世界的傳統。早在宋元時期,泉州就是當時盛極一時的東方大港,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始點,曾有過“漲潮聲中萬國商”的盛況,這裏的對外開放和海洋文化有著悠久的曆史。所以人們的“出洋”意識特別強烈。加之閩南土少地,求生不易,人們便漂洋過海,謀求生路。所以現在東南亞、台灣、香港的閩南人特別多。如今60萬菲律賓華裔中,90%是閩南人的後裔:新加坡、馬來亞、印尼的800多萬華裔中,閩南話是通行的主要方言。估計目前定民在台、港以及東南亞各國的閩南人後裔約有二千萬,早已超過了閩南本土的人口。出洋謀生者,立足異國總是念念不忘自己的故土,為家鄉的建設貢獻了巨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