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海島台灣,似乎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大陸政治的避難所。東南沿海地區的軍事政治勢力,有了這“進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海島,似乎就有了一個回旋的餘地。距今1700多年以前,三國時吳人沈瑩的《臨海水土誌》等對此就有民著述,它是世界上記述台灣最早的文字。三國時東吳的孫權曾經派將軍諸葛直、衛溫帶一萬部隊到過台灣。不知道他們是不是想把台灣預作退身之所,但似乎是眾將士對海洋性氣候不大適應,結果是“但得夷洲數千人還”。
落下千古罵名的隋煬帝,也派朱寬待人進行過台灣的“經略”。據《隋書·流求傳》的記載,這個因荒淫無度而失去了江山社稷當然也因而失去了後宮佳麗的隋煬帝,很有些好奇心。他“經略”台灣,似乎不是拓土開疆,不是炫耀威儀,而是“求訪異俗。”
“台灣”二字的出現,是在明代萬曆年間(公元1573-1619)。清季麒光著《蓉洲文稿》說:“萬曆年間,海寇顏思齊踞有其他,使稱台”’。在這以前,台灣名為“台員”。“台灣”與“台員”在閩南話中的讀音相同,由“台員”轉音為“台灣”是很可信的。台灣與中國不可分,更與福建不可分,早期開發台灣的主要是福建人,“台灣”二字由福建話演變而來即可印證。進入17世紀之後,中國人民在台灣的開拓規模越來越大。17世紀末,大陸赴台開拓者超過10萬人。至公元1893年(清光緒19年)時,總數達50.7萬餘戶,254萬餘人。200年間增長25倍。他們帶去大陸先進的生產方式,由南到北,由西到東,披荊斬棘,大大加速了台灣整體開發的過程。這一史實說明,台灣和中國其它省區一樣,同為中國各族人民所開拓所定居。台灣社會的發展終延續著中華文化的傳統,即使在日本侵占的50年間,這一基本情況也沒有改變。台灣的開拓發展史,凝聚了包括當地上述民族在內的中國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早在宋元時期,中國中央政府已在台灣建立了行政機構,行使管轄權。12世紀中葉,宋朝政府即已派兵駐守澎湖,將澎湖地區劃歸福建泉州晉江管轄。元朝政府在澎湖設置行政管理機構“巡檢司”。明朝政府於16世紀中後期,恢複了一度廢止的“巡檢司”,並為防禦外敵侵犯,增兵澎湖。清政府在康熙元年(1662年),鄭成功在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複台灣後,設“承天府”。康熙二十三年,清政府加強了對台灣的治理,擴增行政機構,設“分巡台廈兵備道”及“台灣府”,下設“台灣”(今台南)、“鳳山”(今高雄)、“諸羅”(今嘉義)3縣,隸屬福建省管轄。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清政府派員測繪台灣地圖,勘丈全境裏數。7年後增設“彰化縣”和“淡水廳”。雍正五年(1727年),複改分巡台廈道為“分巡台灣道”(後又改為“分巡台灣兵備道”)。增“澎湖廳”,定“台灣”為官方統一的名稱。光緒元年(1875年),清政府為進一步經營和治理台灣,再增設“台北府”及“淡水”、“新竹”、“宜蘭”3個縣和“基隆廳”。十年後,清政府正式劃分台灣為單一行省,派原福建省巡撫劉銘傳為台灣首任巡撫,行政區擴為3府1州,領11縣5廳。劉在任內,鋪鐵路,開礦山,架電線,造商輪,興辦企業,創立新學堂,把台灣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大大向前推進。
可以說,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人的領土,是政治“權威”也割不斷的血脈。
2.台灣文化饗宴
豐富多元的曆史背景,造就了多彩多姿的台灣文化。台灣發展的過程中包括了原住民、早期中國大陸閩南、客家移民、荷蘭人、西班牙人、日本人和近期的中國大陸移民,而此地人民甚為注重傳統文化的保存,也逐漸發展出新的文化,同時,在台灣你可以看到原住民、本土以及中國文化,也可以欣賞到荷蘭、日本所留下的曆史古跡。
台灣是中國傳統文化與藝術的中心,除了故宮博物院完整保存了中國曆代文物之外,也可以從以下各個麵向窺探:
(1)寺廟與建築:
台灣的傳統建築,是民間藝術的總彙,裝飾特別精美,舉凡彩畫、書法、木雕、石雕、泥塑、陶瓷、剪黏等都是構成建築的要素,從中能深刻的洞悉富豐富內涵的台灣文化。此外,除了可以在台灣看到由早期中國大陸閩南、客家移民所承襲的中國傳統建築外(如:板橋林家花園),中國的廟宇建築也是隨處可見,其中鹿港的龍山寺、天後宮以及北港朝天宮等,都是台灣最知名且曆史悠久的寺廟,具有崇高的藝術價值。
(2)民俗文化與藝術:
台灣重要的歲時節令包括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七夕、中元節……等;而鬆柏嶺玄天上帝祭典、大甲媽祖進香、北港媽祖出巡、台北迎城隍、東港王船祭、二結王公過火及原住民祭典……等也是台灣本土重要的民俗活動。另外,台灣除了傳承中國傳統的戲曲藝術之外,也發展出屬於台灣本土特有的歌仔戲與布袋戲,歌仔戲是結合台灣各種地方戲曲小調、音樂為一體的表演藝術;布袋戲近來更結合聲光特效,廣受年輕人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