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投資基金的風險控製(2)(1 / 2)

就世界基金市場的發展來看,開放式基金已經成為了基金發展的主流,但是封閉式基金由於自身的特點,使其具備了某些開放式基金無法比擬的優勢,這也使得封閉式基金作為一種金融產品能夠具有長久的生命力。目前我國市場上已有54隻封閉式基金,總份額為817億份。從去年下半年以來,我國的封閉式基金就處於一種大幅折價交易的狀態,截止2003年11月30日,54家封閉式基金的平均折價率高達21.08%,處於曆史高位。在這種高折價情況下,基金投資者必須解決的重要問題就是怎樣控製由折價所帶來的投資風險。

一、我國封閉式基金折價原因

近年來,由於我國封閉式基金也長期處於折(溢)價交易狀態,理論界和實務界對這一現象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並提出了相應的解釋。綜合其結論,我國封閉式基金折價的主要原因如下:(一)噪聲因素是造成我國封閉式基金折價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對於小盤基金而言,由於其盤麵較小,在其市場表現中,“投機”與“博弈”成分很重,由此所帶來的投資者情緒風險使得其價格長時間的偏離其價值,從而形成了封閉式基金長期的折(溢)價現象。

(二)新股配售特權的取消導致封閉式基金的市場吸引力大為減退。1998年上半年和1999年5、6月份封閉式基金兩次熱炒行情都與這種無風險收益的巨大業績誘惑密不可分。自從2002年5月份中國證監會取消證券投資基金的無條件新股配售權後,盡管新股申購收益在基金業績的貢獻作用仍然不容忽視,但市場反響與以前相比已是不可同日而語。

(三)基金投資組合趨同化現象明顯,無特色經營是我國基金管理人的致命弱點,眾多投資組合相似的封閉式基金使國內證券市場出現變相的“過度供給”現象,而且當新成立的基金還抽取了原應投資於其他設立較早基金的資金,並最終導致所有封閉式基金都出現了較大幅度的折價交易。

(四)基金管理公司的內部資源向開放式基金傾斜也是導致封閉式基金折價的一個重要原因。從2001至2006的5年中,封閉式基金持有人為基金管理公司貢獻了50多億元的管理費。正是這些巨額管理費為基金管理公司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大量的人、財、物資源被消耗在開放式基金上,封閉式基金正常運作所需的保障被削弱。有的基金管理公司在發行中公開宣稱優先扶持開放式基金,並將此作為開放式基金的“賣點”之一。(五)持有人結構的機構化也會導致封閉式基金折價現象產生,2000年開始的以保險公司購買封閉式基金為主要特征的機構化趨勢越來越嚴重。不僅在持有比例,而且在交易集中度以及更為準確的“籌碼分布”指標來看,封閉式基金均呈現非常嚴重的機構控盤特征。從市場格局來看,保險公司作為封閉式基金的主要持有人地位決定其對行情的決定性影響,並在保險公司逐步控盤的同時產生了排擠效應。而當保險公司對基金行情基本采取觀望態度而缺乏主動性的時候,封閉式基金的有效需求就會大幅減少,從而導致了折價的產生。

由以上的結論我們可以看出,在造成我國封閉式基金折價的主要原因中,有一些是理性因素,但也有部分非理性因素,這主要是由過度投機所帶來的投資者情緒風險造成的,或者說這種非理性折價是投資者對封閉式基金的一種過度反應。因此,封閉式基金的投資中,如何控製這種由投資者情緒所帶來的折價風險是投資者必須考慮的問題。下麵,我們就此提出一種新的基金投資策略。

二、封閉式基金組合中的折價風險控製

在投資者情緒理論中,認為投資者情緒風險將影響封閉式基金和小盤股,從而造成其錯誤的定價,而這也是形成封閉式基金折價現象的重要原因。據此,我們可以使用大盤股來分散封閉式基金組合中的投資者情緒風險。我們使用S&P指數(即大盤股指數)與封閉式基金構建了組合,結果表明,這種組合風險低於這兩種資產單獨的風險,也就是說封閉式基金組合通過大盤股的加入使得其折價風險得到了有效的分散。而在我國封閉式基金折價的影響因素中,投資者情緒風險占了相當大的比例,因此我們也可以考慮采用不易受投資者情緒影響的大盤股來分散我們封閉式基金投資組合的折價風險。由於我國並沒有以大盤股為指標股的指數,因此我們考慮用開放式基金來代替大盤股加入封閉式基金組合中,這主要是考慮到開放式基金並不在二級市場交易,可以直接淨值買賣,因此不存在折價風險,另一方麵,從去年開始,我國開放式基金表現了一種集中持有大盤股的特征,因此,我們認為開放式基金可以作為大盤股的替代品種。

在這裏我們可以使用開放式基金來代替大盤股加入封閉式基金組合中以降低其投資者情緒風險。下麵,我們對其組合效果進行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