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十年前的和親(1 / 2)

二十幾年前,鐵交椅上的老人耶律隆緒正值壯年,他和他的母親承天皇太後蕭綽在澶州與宋真宗議和。四年後,宋真宗為鞏固兩國關係,於耶律隆緒三十八歲壽辰之時,將“靖和公主趙箏”嫁到契丹國和親。那一年,趙箏十七歲。耶律隆緒賜其“芳儀”位。趙芳儀不知她的“出塞”有沒有鞏固兩國關係,隻是聽說從那一年起,契丹答應減少宋每年的“助軍旅之資。”

異國上京臨潢府的皇城大內,人們看著這個嬌小纖弱的“趙芳儀”麵對比自己年長二十一歲的丈夫,還有叱吒風雲的承天皇太後,背景複雜的齊天皇後,深藏不露的順聖元妃……

從到達後第二天起,趙芳儀連續三天晚上在順聖元妃那裏聆聽祖訓到深夜。元妃稱齊天皇後身體不適由她代為。她不知元妃是真的希望她盡快融入契丹民族,還是為了阻止她和契丹國主見麵,總之,她情願麵對半冷半熱的元妃,聽她的仆人們講基本聽不懂的語言,在深夜頂著南方罕見的寒冷回帳,也不願麵對魁梧而嚴肅的契丹國主。當那個陌生男人站在她麵前時,她感受到海浪一樣湧來的、排山倒海的壓力,同時,腦海中會浮現一個青春、溫暖的形象,這使得聽孔孟之言長大的她倍感罪惡。

皇帝丈夫賜給她一名叫析古朵的契丹少女為仆。析古朵與趙芳儀同齡,善解人意,心地善良,雖沒讀過什麼書,但會說漢話,從小長在宮中。第一次見她時,她頭也不敢抬,小心翼翼地站著。趙芳儀端詳她:黑膚色,瘦臉,相貌端莊,身穿左衽窄袖袍,外套圓領衫,下著小口褲,足穿翹頭鞋。很快,析古朵就成了她的貼心人。

第五天的深夜,她第一次見到了十二歲的皇子耶律宗真。那天冷得空氣也結了冰,她領教了北方的寒冷,析古朵卻說這裏的冷不及捺缽地的一半。他們急匆匆趕往元妃氈帳,路上看到一個孩子張揚地大笑著抽打陀螺,抽到仆役身上也毫不理會。當她接受完元妃“袍衫必行左衽”的教訓之後,氣若遊絲地返回,卻看見剛剛任性的男孩石像一樣坐在冰冷的地麵上,身邊圍著一群焦急的宮女和內侍捧著陀螺求他,他一動不動地坐著,就像聽不到那些人的苦苦懇求。他雙臂圍著拱起的雙腿,頭側埋在膝蓋上,一張通紅的臉正朝著她的方向。他兩道濃黑的眉下嵌著一雙大眼睛,倔強地望著前方,直直的。

趙芳儀第一次在一個孩子臉上看到那種神情。她想過去勸解,被析古朵拉住。回帳後析古朵講出了原因。她盡最大的努力表述了這個複雜的關係,雖然有些地方表達得不盡確切,但趙芳儀基本理解了。

原來齊天皇後是皇上的正妻,姓蕭,小字菩薩哥,是南院樞密使、楚王韓德讓的外甥女。她曾生下兩位皇子,先後夭折。她對元妃所生的皇子宗真格外疼愛,一直帶在身邊,精心養育。所以宗真雖不是齊天皇後所生,二人卻勝似親生母子。順聖元妃也姓蕭,小字耨斤,原是一名宮女,後被皇上納入宮中。她先後生下兩子,長子即耶律宗真,小字隻骨,次子耶律重元,小字達妲李,此外還生了兩個公主。

齊天皇後心地善良、寬厚待人、知書達理、善解人意,而順聖元妃不言不語、滿腹心機。由於齊天皇後深得皇上敬愛,又與宗真母子情深,元妃極其嫉恨齊天皇後,對兒子小宗真更是由愛生恨,經常含沙射影地指責他攀附高枝。宗真年幼時原是個活潑好動的孩子,卻越大越心重起來。現在,齊天皇後病危,元妃試圖說服皇上放棄立宗真為太子的念頭,改立重元,皇上未置可否,敷衍了過去。從此之後,耶律宗真變得喜怒無常,像今晚這樣也不是第一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