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逃亡(3 / 3)

安平不能完全理解這話的現實意義,正因如此,她被未知的恐懼嚇壞了。

安平不肯走,宗真焦急地重重捏了她一把,好疼啊,安平咧著嘴剛要說話,卻看見了哥哥的眼淚!她被壓下去,桶蓋被蓋上,察古拿出假胡子貼在臉上,推車咕嚕嚕走了。

安平被黑暗淹沒。哥哥落淚的眼一直在眼前晃動。哥哥離她越來越遠,她也被一種越來越巨大的不安折磨。這種不安六年前母親去世時曾有過,可那時,她還有哥哥。

一會兒,車慢了下來,安平聽著外麵喚著“點檢”就知道遇著殿前都點檢蕭屈烈了。安平正心慌,踏踏的腳步聲漸漸遠去。車慢慢行了一會,又飛快起來。過了很久,車停了下來。安平爬出來一看,不見帳篷,一片莽原。樹下係著一頭紅棕色高頭大馬,正是安平的愛騎——不逝,馬背上駝了兩個包袱,係著一口刀,一個皮囊。察古從包袱中抽出一件契丹男裝,要安平換上,又從懷中拿出信交給安平,說:“皇太子請公主遠遠逃離行宮再看,往南跑,快!”安平把信握在手中。她還是不願相信這是真的,可事已至此不能回頭了。

“那你們……”

“公主不必擔心,皇太子自有安排。”

安平狠狠心,翻身上馬,一路向南。

她似乎到了另一個世界。天全黑了。空氣中,土香、花香、草香混雜在一起,夜鶯的啼聲穿透時空,為她送行到很遠很遠。她跑著,跑著,看著天空由黑變亮,最後,太陽攀升而起,萬丈光芒刺痛她的雙眼,她停下來。

回頭看看來時的路——哪裏有路。確認沒有追兵,安平把馬係在一棵樹下,掏出了懷中哥哥的信,信封無字,她抽出信瓤:

安平,

和親之事百害無一利。契丹攻宋,遇到了其它地方難見的頑強抵抗,契丹軍力雖強,但無取勝南廷的把握,這迫使祖母皇太後和父王收斂攻宋行動。重元嗜戰成性,近年多次唆使父王再次攻宋。這次邊疆危機險些成勢,可見一斑。和親是他一食二鳥之計,成則拉攏夏國王父子,形成聯盟,打破製衡,則戰事不斷,生靈塗炭;不成則你我兄妹二人成契丹罪人。萬般無奈,兄行此逃婚下策。妹不必擔心夏國王反睦,一切有兄處理。

馬上離開契丹國,以免重元全境搜查。兄會為你拖延時間。兄知你仰慕南國,不如南下安身。若順利,兄會安排可信之人於今年臘月十五到開封相國寺與你見麵,來人以兄之親筆書信為信物。

兩個包袱中一是幾件漢人男裝和食物,一是茶引市值七千貫,散錢八百文,妹務必節儉。茶引需到開封之交引鋪兌用。

兄深知妹性格疏曠無機鑿。這一去要男裝打扮。切記,不可在人前露富,不可招惹是非,不可輕信人言,不可貪睡貪吃。獨自一人,萬事小心。

兄宗真

安平看完,信已濕大半。安平想:我一走了之,又把燙手山芋丟給哥哥,這次關係到夏國王,如果把他惹怒,會不會影響雙方關係?還有哥哥和璿璣姐姐的事,無論如何璿璣也是夏國王的女兒,元昊的親妹妹。安平又想起自己孤苦伶仃,隻有哥哥庇護,如今飛來橫禍,兄妹分離,不得相見……

傷心事不堪回想。安平擦幹信上的淚水,疊好揣在懷中。路上已有稀少行人,安平重整旗鼓,躍身上馬,帶著對年少時候的回憶,向南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