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雨後,北京城清亮多了。
劉梅剛吃了早飯,就接到葉百川的電話,說梨花節的事,聯席會議已經正式定了,成立了專門的領導小組,由他任組長,包括駐京辦在內,相關部門的負責同誌為成員,即日開始梨花節籌備工作。
“那梨花呢?”這是劉梅最關心的問題。
“梨花?哈哈”,葉百川大笑了聲,聽得出來他心情很好,“梨花,不到處都是嗎?太簡單了。”
“我是說怎麼將梨花……”
“你是問怎麼將梨花搞到一塊,是吧?這就像談戀愛,一男一女本不相識,可是政府從中作媒,不就認識了?領導小組下麵設了五個分小組,其中一個組就負責安排梨花的栽培與管理。地點也初步定了,就在北屏山腳下。不過,我已經建議將北屏山改成梨花山,這樣就更加恰當,更加有意思了。”
“這妥嗎?”
“有什麼不妥?政府要做的事,都是妥當的事。你放心好了。最近忙吧?怎麼老是不見你電話,是不是……”
“是什麼了啊?有事嘛!”劉梅捂了下胃部,元宵後她去了賓館附近的社區醫院,醫生開了些養胃的藥,吃了幾天,也似乎有些見好了。
葉百川停頓了下,說:“忙就好,我就怕你不忙。梅子,我是……這樣吧,具體情況政辦江習主任會與你聯係的。他是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
“那好。”
“就沒了?”
“沒了。”
葉百川掛了,劉梅明顯地聽見在掛之前,葉百川歎了口氣。她的心突然也緊了一下,葉百川,這個禿頂男人,這個曾是她生命中的重要的男人,他的歎息,他的激動,他的沉默與無奈……
不到半小時,政辦主任江習電話就來了,說將有關梨花節的籌備文件,馬上傳真過來,請劉主任這邊,按照文件要求,立即開展工作。時間很緊,任務很重,馬虎不得。江習最後開了句玩笑:“梨花節,這是個新生事物,我可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劉主任多費點心,這邊的服務工作,我具體抓。北京方麵,就請劉主任馬上聯係,盡快形成方案。包括經費、演藝人員、播出安排等等。”
“這個可以。我看了後,再向你彙報。”劉梅放了電話,傳真很快過來了,隻有兩頁,其實就是成立中國仁義首屆梨花節籌備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劉梅一看,政委是縣委書記範任安,組長是葉百川,宣傳部長、人大副主任、副縣長、政協副主席都是副組長,各相關部門的領導是成員。下麵分成了五個小組,宣傳組、財務組、協調組、後勤組、聯絡組。她是聯絡組的組長,再看組員,隻有兩個,一個是政府辦副主任李睛,另一個是駐京辦的添作成。聯絡組的職責說得很明白:主要負責聯絡梨花節開幕式演出相關事宜。說白了,就是聯絡在京的演出團體;再白一點,就是聯絡池強和劉導。至於成員,李睛是指望不上,她隻是政府辦文秘科的一個副科長;添作成更不能指望,孫子大似工作。劉梅再看文件後麵對於各小組開展工作的要求。聯絡組要在三月十五日前確定相關演出團體與主要參演人員,以及經遇預算等,要形成方案,報聯席會議研究審批。今天是三月三號了,還有十二天。這中間正趕上“兩會”,還有維穩的任務。而且,江江高鐵的事情,容浩主任委托她找王虛接洽。怪的是,這幾天恰恰沒見到王虛人影子。問了下賓館的服務員,說人在,每天晚上似乎都回來住,隻是特別晚。第二天早晨又走得特別早。她本來想打手機與王虛聯係的,但這事複雜,手機裏也說不清。她隻好再等著。好在這事也不是火燒眉毛,拖兩天也無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