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方小丫怎麼了?(1)(2 / 3)

昨天晚上,劉梅和宋洋一道,到京郊的一個農莊吃土菜。宋洋說他馬上要出國一趟,想順道去看看孩子,然後與妻子協商離婚。

劉梅問:“是為了我嗎?”

宋洋點點頭。

劉梅伸出手,握著宋洋的手,說:“首先要為你自己。其次再為我。”

“都為。”宋洋目光中有些憂鬱。

“值得嗎?”

“值。其實我早就……隻是沒有現在這麼堅定。這一切,都得謝謝你。”宋洋鬆了鬆領帶。劉梅注意到,宋洋每次出門,總是打著領帶。也許是職業使然。但那領帶卻很少換,這不符合一個高級金領的風格。她心想:等會兒就得拉著他去商店,為他好好地挑幾條新領帶。

但她這想法很快就落空了。宋洋接到電話,行裏有重要事情,請他回去商量。宋洋抱歉地朝她笑笑,她沒說話,跟著他上了車,往市內趕。為了免得他繞彎路,她提前下車打的回到了駐京辦。宋洋說等事情處理完了,我再到駐京辦。她點點頭。可是到了晚上十一點,她發短信,宋洋仍然在開會。早晨,宋洋發來短信,說快上飛機了。短信最後說:帶著你的心一道。我們飛越一切!

劉梅喜歡宋洋這詩意的語言。一個詩人的內心,讓她看到了澄澈與光明!

雨已經停了。三月初的北京,幾乎還沒有什麼春意。但是“兩會”帶來的熱烈的氣氛,讓北京顯出了一派華彩。一個心懷愛情的女人,站在北京的三月裏,她幾乎忘記了駐京辦即將要撤離。她隻是一個女人,一個一寸一寸壘積著自己心靈之巢的女人。

手機響了。

唐天明啞著嗓子問:“劉主任,與桐山那個王主任談了嗎?”

“沒有。一直沒見著。”

“不在北京?”

“在。可是見不著人。”

“那這樣吧,你聯係下他,如果在,我中午請他坐坐。”

“那好。”劉梅放下電話,想了會兒,才撥通了王虛的手機。王虛說正在路上,有些事。劉梅說湖東駐京辦的唐天明唐主任想請你一塊兒坐坐,王虛懵了下,才道:“好吧,我十二點到賓館。”

劉梅又打電話告訴唐天明,唐天明說那就行,我馬上過去。

趁著等唐天明的時間,劉梅又將剛才江習發過來的傳真仔細地看了一遍。就這麼一張紙,梨花節就算定了。想想官場上的許多事就是這麼有趣,本來是想也想不出來的東西,就因為三五個人在一塊閑扯,就出來了,而且就通過了聯席會議,正式形成了決議。劉梅不比唐天明,唐天明一直在政府機關工作,在湖東當地的人脈關係也是相當了得。因此,湖東一有風吹草動,總會有人向唐天明通氣。而劉梅則不同,她是從一中教師直接被派到駐京辦的,在湖東政界,她幾乎沒有人脈。當然,這一年多來,也因為工作的接觸,稍稍積聚了一些,然而畢竟還是沒有張開的耳目。因此,縣裏聯席會議研究梨花節的事,她還是從葉百川口裏才第一次聽說。葉百川急著告訴她,有欣喜,有討好。欣喜,是因為這事春節期間,劉梅就聽說,範任安書記是不太同意的。而且除範書記外,還有好幾位領導也頗有微詞。在這樣的情況下,能在聯席會議上通過,說明了葉百川的爭取力度,這是一次勝利!對於目前正微妙的書記縣長關係,這勝利就更有意味。說討好,最近劉梅一直對葉百川不冷不熱的。其實,就是冷。但劉梅不能做得那麼絕,有時候還是在敷衍。葉百川想以實際行動來告訴劉梅,在他的心裏,劉梅是最重要的。劉梅當然明白這層意思。然而,她自己的心裏,到現在也還沒有底。這梨花節究竟該不該辦?辦了又有什麼意義?特別投入四百萬下去後,是不是能有成效?它所創造的宣傳效應,真的能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