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兵媽媽”
——付淑芝
付淑芝,1947年12月生,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革新街道的一位老人。她一門“雙烈”,為部隊建設和國防事業奉獻了畢生心血和忠烈大愛。先後榮獲黑龍江省優秀兵媽媽、三八紅旗手、擁軍優屬先進個人和全國十大英雄母親等光榮稱號。
付淑芝的丈夫馬玉清曾是某消防中隊副中隊長,1974年12月20日,29歲的他帶領消防戰士衝進火海,在粉塵的爆炸中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留下年輕的妻子和兩個年幼的孩子,大兒子馬忠學5歲,不到兩歲的小兒子馬忠任患癲癇病,智殘一級。大兒子馬忠學子承父誌,軍校畢業後成為哈爾濱消防支隊顧鄉中隊的副中隊長,1993年3月30日在火場上不幸犧牲。小兒子馬忠任的病情越來越重,2015年去世。幾乎崩潰的她在部隊關心下鼓起生活的勇氣,從此把全部心血用在了愛國擁軍事業上。20多年來,她像親媽媽一樣關心愛護每位消防士兵,新兵剛入伍時想家,她手拉手和他們談心,幫他們洗衣服、縫被子、做鞋墊、織毛衣、包餃子;戰士過年回不了家,她就領到家中一起過年,戰士們都親切地叫她“付媽媽”。她擔任了“南崗區愛之兵媽媽義工服務隊”名譽隊長,帶動更多的人愛國擁軍,成為當地有名的大愛“兵媽媽”。真情無價,大愛無邊。付媽媽仍舊在不知疲倦地忙碌著,她正用愛國擁軍的博大情懷,詮釋著人生的價值,愛心的壯美。
全國雙擁辦供稿
“兵媽媽”付淑芝:大愛無言獻軍營
付淑芝,哈爾濱市南崗區一位普通的退休老人。這位“一門雙烈”的老媽媽卻有著極不平凡的人生經曆。在她70多載人生歲月中,不僅有生離死別,更有和消防戰士結下的母子深情。
1974年,付淑芝和時任哈爾濱消防中隊副中隊長的丈夫馬玉清,抱著兩個幼子從吉林農村來到哈爾濱生活。那年年底,在一場滅火戰鬥中,馬玉清英勇犧牲。那時付淑芝25歲,大兒子馬忠學5歲,兩歲的小兒子馬忠任患有嚴重癲癇病。
付淑芝:玉清走得很突然,感到整個天都塌下來了,為了孩子,我要活下去。
忠學長大了,秉承父親未盡遺誌,24歲就成為哈爾濱某消防中隊副中隊長。天有不測風雲,1993年3月30日,在一場火災救援中,忠學又不幸壯烈犧牲。危難時刻,部隊官兵給了付淑芝無微不至的照顧,鼓起了她生活下去的勇氣。
付淑芝:日子再難也得過下去,這樣才能對得起丈夫和兒子。他們是為國家而犧牲的,我也要像他們那樣為國家和部隊作貢獻。
付淑芝出席“最美擁軍人物”發布儀式(中國文明網供圖)
從那以後,付淑芝幾乎把全部心血都用在了關心部隊官兵上。她家就住在南崗消防中隊樓上。每次警報一響,戰士們出現場救火,付媽媽就在窗邊眼巴巴等著他們回來,心一直都在懸著……
付淑芝:警笛一響,我就擔心這些孩子們啊!總能想起丈夫和兒子他們。戰士們安全回來了,我才能吃得下飯,睡得著覺。
20多年來,老人一直堅持為戰士們織毛衣,做鞋墊,拆洗被褥,縫補衣服。密密實實的針碼,凝結著她難以割舍的擁軍情結。
逢年過節,她都和戰士們一起包餃子,歡度節日。每次發現戰士們想家,或有了思想疙瘩,她都請孩子們來家裏,給予家庭溫暖和母愛深情。在她的感召下,附近的軍屬、誌願者和學校師生們紛紛組成義工服務隊、擁軍團,一批社會擁軍組織常年活躍在北國冰城。
消防戰士:付媽媽是位偉大的母親,她的精神始終激勵我們精忠報國,建功軍營。她是位好媽媽,我們都是她的兒子!
真情無價,大愛無邊。付媽媽仍舊在不知疲倦地忙碌著,她正用愛國擁軍的博大情懷,詮釋著人生的價值,愛心的壯美。
全國雙擁辦供稿
“兵媽媽”把畢生的愛獻給軍營
韓雪
1974年,丈夫馬玉清在帶領消防隊員救火中壯烈犧牲,20年後承繼父業的長子馬忠學也在帶領消防隊員救火中英勇捐軀。40多年來,她用愛國擁軍深情和潤物無聲的大愛感動著龍江人民,為部隊建設和國防事業奉獻了畢生心血和殷殷大愛。
她叫付淑芝,今年70歲,是哈爾濱市南崗區革新街道的一位退休職工,先後榮獲全國“十大英雄母親”,黑龍江省“優秀兵媽媽”“三八紅旗手”“擁軍優屬”先進個人稱號,近日被評為全國十大“最美擁軍人物”,而身邊戰士們稱呼她最多的則是——“兵媽媽”。
她深知,嫁給軍人就意味著付出和犧牲
付淑芝19歲時與消防戰士馬玉清結婚,婚後三天,丈夫就返回部隊,她留在老家幹農活。作為消防兵,丈夫一年也回不了一趟家,捎不回來幾個錢,但她毫無怨言。她深知,嫁給軍人就意味著付出和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