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是一座富有雙擁傳統的城市,蟬聯“全國雙擁模範城”八連冠。支持軍隊和國防建設已經成為企業回報祖國、反哺社會的一種自覺行動。張富英積極推動解決駐地部隊官兵的生活難題。官兵的出行、飲水、子女入學等問題,她都掛在心坎上,積極向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反映。

這些年來,張富英擁軍形成了“五個雷打不動”:每年部隊海訓、海外演練支前雷打不動;每年八一、春節慰問海陸空部隊雷打不動;每年支持好軍嫂創業及表彰雷打不動;每年企業全力支持退伍軍人安置雷打不動;每年到部隊文化擁軍雷打不動。這五個“雷打不動”就像一份鐵的承諾,時時溫暖著駐泉官兵的心。

聯合2000多家企業共同擁軍

走進坐落於晉江市西濱鎮的億仁鞋業有限公司,嶄新的辦公大樓、標準化的生產車間、整潔的職工宿舍……處處透出軍人般的氣質。

“如果沒有擁軍的經曆,也就不會有公司的持續發展!”張富英認為,做企業,做實業,十分艱辛,但是,正是擁軍給了她極大的動力。

隨著擁軍不斷深入,張富英越來越感到擁軍事業意義重大,僅靠個人的力量還不夠。眾人拾柴火焰高,她萌生了一個念頭,與身邊的企業家聯手,創建泉州市企業擁軍協會。

“可行不可行?”“能不能成?”“好辦不好辦?”想法一提出,丈夫牛占鼇接連提出幾個疑問。張富英知道,自己無論怎麼擁軍,家人都會全力支持。可帶動其他企業家一起擁軍,費時費力不說,還有可能不討好。

“擁軍是件好事,認準了我就要去做!”張富英強勁來了。那段時間,她來回奔走,積極發出倡議,向企業家講述擁軍的意義、部隊官兵的精神風貌、僑鄉泉州的擁軍優良傳統。功夫不負有心人,她聯係的60多名企業主全部報名參加。

張富英又馬不停蹄地向泉州市雙擁辦、泉州軍分區和民政部門領導彙報想法。企業聯合擁軍,對軍地雙方都是一件好事,審批一路綠燈。

2013年1月,泉州市企業擁軍協會正式成立,會址就設在晉江億仁鞋業有限公司,張富英被大家一致推選為會長。協會成立之初,張富英率先拿出20萬元,帶頭籌措協會愛國擁軍基金。在張富英的感召下,當年加入的企業就達到180家。4年來,不斷有企業加入,目前已經發展到2000多家。

擁軍路上創新不止

2014年年底,泉州河南商會在泉舉行成立慶典,張富英當選為第一屆會長。豫籍企業家在泉創辦的企業有200多家,上規模企業百餘家,對於擁軍而言,這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在她的帶動下,豫籍企業家紛紛加入泉州市企業擁軍協會。

“毫無疑問,她是泉州擁軍企業家的領頭雁!”駐軍某部部隊長樓正軍說。

擁軍之路,激情不停,創新不止。在張富英的辦公室,記者看到企業家擁軍協會一份幾年前的會議紀要,要求設立泉州市擁軍優屬專項基金,要組織開展文化擁軍、科技擁軍、親情擁軍等活動,要廣泛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和雙擁宣傳活動,每年推出2—3個精品擁軍項目,要開展擁軍企業與困難軍人家庭“一對一”幫扶,要使泉州市企業擁軍協會成為泉州、福建乃至全國有影響力的民間擁軍組織……如今,幾年過去了,在張富英的帶頭努力下,這份會議紀要描述的願景一一實現了。

由張富英發起設立的泉州市擁軍優屬專項基金,初始資金500萬元,如今規模已經超過1000萬元。從重要節假日慰問到困難軍人家屬扶持,從獎勵好軍嫂到組織優秀軍人家庭親子遊,基金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在億仁鞋業有限公司內部,擁軍氛圍也極為濃厚。張富英將擁軍工作納入企業發展規劃、納入企業年度工作安排、納入工作年度財務預算、納入企業文化建設中,成立了億仁鞋業雙擁工作領導小組,親自擔任組長。目前這一企業擁軍模式已經得到省和泉州市雙擁工作領導小組認可。

擁軍愛軍,張富英傾注了極大的熱情,也吸引了很多退伍軍人前來億仁鞋業就業。近5年來,每年都有30名以上退伍軍人進入億仁鞋業工作。對於他們的工作能力,張富英十分認可。“這些退伍軍人紀律過硬、執行力強,素質和能力都很棒。”張富英說。

談到眼下的擁軍愛軍,張富英興奮地跟記者談起了正在進行的一個項目——“老兵驛站”APP,通過構建一個電商平台,將擁軍企業納入,為眾多退伍軍人提供免費創業的平台。

“很多退伍軍人受限於知識麵、啟動資金,就業、創業往往比較難。”張富英說,退伍軍人加入這個互聯網平台,在備案登記後,隻需手機和二維碼,就能開展市場營銷,可銷售該平台上所有企業的產品,按銷售額提成。

據了解,這個“老兵驛站”APP平台,由張富英發起設立,投入資金已超過千萬元。日前,該平台全麵上線,目前已有1000多名退伍軍人登記報名。

《福建日報》2017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