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軍嫂
——吳新芬
吳新芬,1975年2月生,河南省禹州市婦聯職工,黨的十七大代表。先後榮獲河南省“三八紅旗手”、十佳擁軍優屬標兵和全國道德模範、全國五好文明家庭標兵戶、軍營十佳好軍嫂、全國愛國擁軍模範等殊榮,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1997年10月25日,在西藏軍區某邊防部隊服役的王俊景在執行任務時不幸被高壓電擊倒,四肢嚴重燒傷。得知此事,王俊景的筆友、已在鄭州參加工作的大學畢業生吳新芬,隻身一人趕到成都軍區總醫院照料王俊景,為他料理生活、念書讀報,並自學按摩醫術幫他康複按摩。在吳新芬的悉心照料和鼓勵下,曆經4次病危、7次植皮、1次截肢,被醫生斷言一輩子將在病床上度過的王俊景,竟奇跡般地站了起來。2002年,吳新芬瞞著親人與之結為夫妻。此後的15年,夫妻倆共用一雙手、一個碗和一雙筷子,艱辛、痛苦伴著堅強、喜悅,創造了生命的奇跡。現在王俊景已能自己開關電視、用嘴寫字、編發短信。
為了幫助更多人,吳新芬在中國禹州網上建立“軍嫂主頁”,講述愛國擁軍和王俊景自強不息的故事;捐款10多萬元,支持家鄉農村和希望小學建設;成立“兵之夢和唱團”,到軍營慰問演出;自費千裏走邊關,慰問“東方第一哨”、駐三沙市、漠河縣北極村北極哨所和位於新疆烏恰縣斯木哈納村的西陲第一哨等邊防官兵;還收養了兩個孤兒,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大愛真情。2009年,以吳新芬為原型拍攝的電視連續劇《今生欠你一個擁抱》,在中央電視台一套黃金時段播出。
全國雙擁辦供稿
大愛真情感紅塵
——吳新芬
他叫王俊景,一位曾駐守西藏的邊防軍人;她叫吳新芬,一個對軍人有著特殊感情的女大學生。一次意外無情地奪走了王俊景的雙手;也是那次意外,讓吳新芬用真情擎起了兩個人的幸福。
1995年4月,一個偶然的機會,吳新芬結識了在西藏高原服役的軍人王俊景。1997年,王俊景在執行任務中不幸被高壓電擊中,四肢幾乎燒成焦炭。吳新芬得知這一消息,立即趕到搶救王俊景的醫院。她看到了失去雙臂、左腿嚴重致殘、渾身被紗布包裹得隻露出兩隻眼睛的王俊景。王俊景看到風塵仆仆的吳新芬,愣住了,半晌,才痛苦地說:“誰讓你來的?你走!”
王俊景:“新芬當時說:‘即使你有1000個讓我離開的理由,我也會找出1001個理由留下照顧你!’”
吳新芬:“醫生說俊景要在床上度過後半生,可我暗下決心,不能讓英雄流血再流淚,一定要讓俊景重新站起來。”
每天晚飯後,吳新芬便抱著俊景的腰幫他練習站立,還自學了按摩技術,堅持每天給俊景做按摩。一有空閑就為王俊景讀書、念報、擦洗,幫他做恢複性鍛煉。1998年6月17日,奇跡發生了:王俊景站了起來,還能慢慢移動。誰能想到,這是一個曾3次轉院、4次病危、7次植皮、1次截肢,被醫生判定將終生臥床的人呢?
2002年8月,吳新芬頂著各種壓力選擇了與王俊景結婚。王景俊家裏有80歲的奶奶,年近半百的父母,還有一個身患腦膜炎的哥哥。吳新芬毫無怨言,毅然挑起了全家生活的重擔。為了增加收入,她蹬著借來的三輪車穿梭在大街小巷,撿垃圾、收破爛,用積攢下的錢買來營養品。為了改善家裏的經濟狀況,她承包了10多畝山崗地,幹起了從來沒有幹過的農活。在吳新芬的努力下,原來那個支離破碎的家又有了生氣。
如今,王俊景學會了開關電視,用嘴叼筆寫字,敲電腦鍵盤,還能編發短信!他們的女兒甜甜也慢慢長大了。
吳新芬:“生活雖然艱辛,但很幸福,因為我們的家庭充滿著愛,特別是來自黨和政府、部隊和社會的關心關愛。作為一名軍嫂,我無怨無悔,也有責任把這種愛傳遞出去,溫暖、激勵更多的人。”
吳新芬建立“軍嫂主頁”,講述愛國擁軍和王俊景自強不息的故事;捐款10多萬元,支持家鄉和希望小學建設;成立“兵之夢合唱團”,到軍營文藝演出;千裏走邊關,慰問邊防官兵……她正以實際行動傳遞著真情大愛。
王俊景用殘缺的胳膊給愛人沏茶
全國雙擁辦供稿
吳新芬:我驕傲,我是軍人的妻
吳新芬在家中不僅是王俊景的賢妻,在村裏村外都是敬老愛幼的楷模。
夕陽西下,一位美麗的姑娘推著輪椅,和心愛的戰士一起漫步在落日金色的餘暉下——這個老電影裏的片段,是軍嫂吳新芬記憶深處最美的圖畫。
每天從起床開始,連3歲大的女兒在內,吳新芬要用一雙手穿3個人的衣,刷3個人的牙,洗3個人的臉,喂3個人的飯……八年如一日,吳新芬全身心照料著丈夫王俊景——一位因公致殘的西藏邊防軍官。
“我有1001個理由留下來陪你”
邁入軍營,曾經是吳新芬少女時代的夢想。升入大學後,與軍營失之交臂的她寫下了這樣一句話:“嫁給軍人我不一定幸福,但不嫁軍人,今生我一定不幸福。”
每年春天,她都要把精心收集的月季花瓣製成標本,裝入信封,給天南海北的邊防官兵們捎去自己純真的祝福。
連祖國所有最邊遠的哨所在內,10多年來,吳新芬共向邊海防寄出慰問信1700多封。1993年年初,就是這樣一封飽含深情的信偶然落入了西藏邊防某團三連新兵、她的河南老鄉王俊景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