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生命都值得尊重——記重慶市銅梁區公安局刑事偵查支隊刑事技術大隊大隊長楊發英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使命,每一個生命都值得尊重。”選擇一種職業,就是選擇一種生活,作為一名普通的人民警察,女法醫楊發英深深地熱愛著她的法醫事業,她說當自己身著白大褂,頭頂警徽在工作現場時,她會油然而生一種責任感,她說:“我的使命就是發現真相,給生者以安慰,給死者以安寧。”
楊發英,漢族,1978年生,大學文化,重慶市銅梁區公安局刑事偵查支隊三大隊(刑事技術大隊)大隊長,主檢法醫師,她以對公安事業的無限忠誠,用青春和熱血譜寫了一名全國最美職工的傳奇故事。生活中的她溫柔嫻靜,是女兒,是妻子,也是母親;工作中的她沉著堅定,睿智謹慎,打擊犯罪、偵破命案、伸張正義、告慰亡靈,一次又一次破譯死亡密碼,將犯罪分子繩之以法。
銅梁刑事技術工作的領軍人
在公安隊伍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既是普通警察,又擔負著特殊的職責。他們沒有驚心動魄,沒有廝殺格鬥,沒有刀光劍影,甚至從不曾親手抓捕過犯罪分子,卻在偵查的戰場上發揮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勘查比對、錄入分析、出勘現場,他們就是行走在生與死的邊緣,代替無法說話的亡魂發聲的特殊警察——法醫。
2013年至2017年,重慶市銅梁區公安局共破獲刑事案件7537起,打擊處理2945人,抓獲逃犯545人,成功破獲“7·10殺人焚屍案”“5·12殺人案”等26起命案,命案破案率每年均保持100%。重慶市銅梁區公安局連續4年被重慶市公安局評為“成績突出區縣局”,連續4年榮記集體二等功;連續4年被銅梁區委區政府評為“先進領導班子”和“優秀單位”;2016年榮獲“重慶五一勞動獎狀”;2017年榮獲“全國優秀公安局”稱號。在此期間,楊發英充分發揮了刑事技術對公安工作的牽引支撐作用,帶領同事們在法醫這個特殊的崗位上,以頑強的堅守、過硬的技術、卓著的業績、無私的奉獻,共勘查各類案件14352起,痕跡生物物證等各類檢驗鑒定6120起;屍體檢驗799具,活體檢驗鑒定624起;立案與現場勘查的對應率為100%,案件勘查率為100%。
2017年,重慶市銅梁區公安局刑事科學技術室被評為全國示範刑事科學技術室,重慶市銅梁區公安局、楊發英受到公安部第五局通報表揚。
楊發英從警14年來,謙虛好學、苦心鑽研,累計出勘各種案件現場勘查2300餘件,出具法醫鑒定書1700餘起,直接間接幫助偵破案件1100餘件,用自己的雙手,破譯了一個又一個死亡密碼。楊發英可以說已是重慶市銅梁區公安局刑事技術工作的領軍人物,她以女性的細膩和細致審慎在崗位上發揮著錨定的作用。
法醫的天職:找尋真相,尊重生命
在常人眼裏,法醫就是成天同血腥、恐怖和惡臭打交道的職業。當法醫不易,當女法醫更不易,那麼,作為一個女性,楊發英又是哪來的這份勇氣呢?
楊發英的臉上總是流露出善意柔和的笑容,給人無比的溫暖和信賴。她說小時候看電影,電影中警察這個職業對她充滿了吸引力,而警察群體中頭戴警徽身穿白大褂的法醫形象更是讓她無比好奇,覺得無比神聖,所以年幼時就對法醫產生了崇拜。大學的時候就果斷地報考了這個專業,大學畢業之後她如願以償地進了公安係統,幹起了法醫這一行。
2004年4月,大學即將畢業的楊發英被安排到重慶市公安局刑警總隊刑事技術處實習,在這裏她學到重慶刑偵界法醫人對每一起案件嚴格負責的審慎態度和優秀品質。她說:“老師告訴我法醫的天職是找尋真相,尊重生命。”“身為法醫,我要做的就是:不親自動手,就沒有發言權。”楊發英的法醫生涯就是以嚴格的自我約束開始,一路走來,一直高標準地要求自己。
“受害者的屍體就是生命遺物,生命遺物裏藏著真相,隻有把這個真相找出來,死者才能瞑目。”每一次當她在現場工作時,她想到的就是尋找真相,從初出茅廬的興奮到緊張,想著自己的工作是在幫助死者“說”出真相,她就完全忘記了害怕,法醫職業特有的正義感和使命感,讓她充滿了勇氣。
2004年7月,楊發英實習期剛滿,就被原重慶市銅梁縣公安局挖走。作為新人的她,麵對一些突發案件,總是衝鋒在勘驗第一線。作為女法醫,她兼具了一名女刑警特有的細膩和睿智。眼鏡鏡片後麵的那一雙眼睛,總是透著一股思考的冷靜、堅毅和執著,她在現場勘查中往往能發現一些常人不易察覺的“微量物證”,協助破獲多起疑難案件,同事們對她都心生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