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力奮進中激蕩青春力量(2 / 2)

要有“直掛雲帆濟滄海”的過硬本領。青年有為與否,取決於本領是否過硬。青年要成為未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就必須著力彌補知識弱項、能力短板、經驗盲區,一刻不停地加強學習、加強實踐、提升本領。青年時期,是學習本領的大好時期。青年人要時刻保持“本領恐慌”的意識,樹立“夢想從學習開始、事業靠本領成就”的觀念,以隻爭朝夕、時不我待的態度,把學習作為一種責任、一種精神追求、一種生活方式,善於學習、敏於求知,加快知識更新、優化知識結構、紮實打好理論功底。要有不恥下問的胸懷和求知若渴的熱情,善於向群眾學習,向身邊人請教。在加強學習的同時,還要勤於實踐,通過實踐鍛煉豐富經曆閱曆、提高素質能力。要沉下心來幹工作、心無旁騖鑽業務,發揚工匠精神,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多謀善思、多學勤練,反複琢磨、深入鑽研,不斷總結、改進提高,本職建功業、崗位創一流。尤其是剛參加工作的青年人更要積極參與,主動承擔重活、累活、髒活、難活,勤於到“一線”、到基層磨煉意誌、積累經驗、增長才幹,鍛煉沉著冷靜的心理素質、善於發現和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

楊雪峰幼年

要有“積跬步以至千裏”的務實精神。實幹是實現夢想的橋梁。愚公移山表現最突出的就是務實精神,要從家門前的巍峨高山打通一條外出的路,近90歲的愚公能做的就是召集家人把一塊塊石頭搬開,如此往複。重慶江津中山鎮有一位老人為方便愛人安全上下山,耗用整整半個世紀,鐵銑鑿爛了20多把,一手一手鑿出了6208級的階梯,而且每一級台階都不會長出青苔,因為每次雨後他都用手擦過,最終成就了感動世人的曠世奇作—“愛情天梯”。“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這些古訓告誡我們,任何大的成就都是由一件件小事積累而成,必須立足於小、著眼於大、落腳於幹。離開實幹,再好的藍圖都是鏡中花、水中月。習近平總書記特別重視實幹,強調“實幹興邦,空談誤國”,強調“要有釘釘子精神”,強調“一張藍圖繪到底”。青年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教誨,踏踏實實地做人做事,尤其切忌眼高手低、心浮氣躁。不管從事何種職業,都要從眼前入手、從點滴做起,不搞花架子,少些紙上談兵,多點腳踏實地,真正埋下頭來、俯下身來,與老百姓打成一片,融入改革的大潮、火熱的實踐,默默無聞地幹、紮紮實實地做,積小成為大成、積小勝為大勝。

掃碼閱覽

《重慶日報》2018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