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利共贏 擦亮河鋼塞爾維亞公司“金色名片”(1 / 1)

曾經,古絲綢之路和琥珀之路在中東歐土地上交彙,東西方文明在這裏交融激蕩,為沿線國家的發展帶來“如太陽般的光澤”。

如今,中東歐地區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向西延伸的必經之路,是亞歐大陸互聯互通的關鍵通道。“一帶一路”建設進程加速,這裏成為古老絲路煥發生機的一片沃土。

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16+1合作”)保持快速發展勢頭,已經步入收獲期。雙方將“16+1合作”打造成為“一帶一路”倡議融入歐洲經濟圈的重要承接地,將“16+1合作”建設成中歐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大夥伴關係落地的優先區域。

一個大企業集團的資源配置能力,對企業競爭力至關重要。在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的大背景下,這時的河鋼正按照“全球擁有資源、全球擁有市場、全球擁有客戶”的發展定位,加快實施國際化發展戰略和產業鏈全球化布局。斯梅代雷沃鋼廠擁有每年220萬噸的配套鋼鐵生產能力,主要產品包括熱軋卷、酸洗卷、冷軋卷、電鍍錫板,產品80%銷往周邊的歐盟國家。作為一家百年鋼企,斯梅代雷沃鋼廠具有鋼鐵企業生產經營所需的完備的基礎設施、配套的工藝裝備和一定的市場基礎。這個項目契合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和開展國際產能合作重大戰略,也符合河鋼集團拓展歐洲市場的發展戰略需要。

雙方一拍即合。

河鋼塞爾維亞公司執行董事宋嗣海認為,“一帶一路”和“16+1合作”在這一地區日益深入人心,為中國企業發展帶來重要契機,這也是河鋼集團此次成功收購的基礎。在為這家鋼鐵廠帶來新的生機的同時,河鋼集團也擁有了全球的製造平台,拓展了國際發展空間,提升了國際影響力,這是一個合作雙贏的典範。

塞爾維亞鋼鐵協會會長蘇莎在斯梅代雷沃鋼鐵廠工作過多年,對這家鋼鐵廠感情深厚,也對這一中塞互利合作的範例評價積極。她認為,對這一地區來說,這次收購是一個範例,中方企業技術先進,資金充裕;而塞爾維亞地理位置優越,鋼鐵生產經驗豐富,工人素質高,雙方合作可謂優勢互補。

河鋼塞鋼中塞員工共同檢查生產設備

河鋼收購斯梅代雷沃鋼鐵廠後,終於讓一個全新的河鋼塞爾維亞公司(以下簡稱河鋼塞鋼)呈現在世人麵前:收購僅半年,就結束了連續7年虧損的曆史,成為塞爾維亞第二大出口企業,2017年更是創出經營情況曆史最好水平。目前,河鋼塞鋼正在努力建成為中國與中東歐國際產能合作和“一帶一路”建設樣板工程。

從長遠看,河鋼集團走出了全球化戰略布局的關鍵一步。當前的河鋼,也已成為中國國際化程度最高的鋼鐵企業,是代表我國鋼鐵企業發展水平並活躍於世界鋼鐵舞台的一張“金色名片”。

河鋼塞鋼這張中國的“金色名片”得到了塞爾維亞政府和人民很高的關注和評價。河鋼以行踐諾,樹立了中國企業的良好形象,更提升了中國人的形象。“河鋼塞鋼的成功就像一個報春鳥,會呼喚更多的企業到塞爾維亞來,對中國的企業走出去、對國際產能合作,都是一個成功的樣板工程。”中國駐塞爾維亞共和國大使李滿長說。

共同理想,拉緊了中塞兩國的合作紐帶;務實行動,書寫了互利共贏的發展故事。中塞攜手合作開啟了兩國產能合作的新篇章,這既是對兩國傳統友誼的延續,也體現了雙方深化改革、實現互利共贏的發展決心。在雙方密切合作下,河鋼塞鋼必將繼續為增加當地就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進塞爾維亞經濟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河鋼唐鋼公司孟磊整理,新華網2019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