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河北省委

一個9人團隊,一座幾近破產的百年鋼廠,5000餘名麵臨失業的企業職工,在3年的時間裏,會碰撞出怎樣的故事呢?這個9人團隊就是河鋼集團塞爾維亞公司(以下簡稱河鋼塞鋼)管理團隊,這座百年鋼廠就是塞爾維亞斯梅代雷沃鋼廠。3年來,河鋼塞鋼管理團隊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出訪塞爾維亞期間視察塞鋼時的殷切囑托,忠誠擔當、創新奉獻,使百年鋼廠重獲新生,為“一帶一路”建設和促進中塞產能合作譜寫了新篇章。如今,他們的故事在美麗的多瑙河畔流傳。2019年4月,中央宣傳部發布河鋼塞鋼管理團隊先進事跡,授予他們“時代楷模”稱號。

救活百年老廠

河鋼塞鋼的前身斯梅代雷沃鋼廠,建於1913年,曾被譽為“塞爾維亞的驕傲”,後因長期虧損而陷入瀕臨倒閉的境地,2016年4月由河鋼集團正式收購。被收購前,斯梅代雷沃鋼廠經曆了破產、出售、政府1美元回購、國外企業代管等種種坎坷,塞爾維亞政府為挽救鋼廠,組織了多輪國際招標但均未成功。時任塞爾維亞總理、現任總統武契奇說:“我們為此熬了無數晝夜,全體內閣成員付出許多辛勞。過去3年,一個個希望變成失望,最後,中國的合作夥伴給我們帶來了真正的希望。”

2016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訪問塞爾維亞期間到河鋼塞鋼參觀考察,並發表重要講話。他指出:“我相信,在雙方密切合作下,斯梅代雷沃鋼廠必將重現活力,為增加當地就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進塞爾維亞經濟發展發揮積極作用。”他強調:“我們不需要拍胸脯、誇海口,而是要誠懇、嚴肅地兌現承諾。言必信、行必果。”救活一個鋼廠,就是幫助千萬家庭。辦好河鋼塞鋼,既是中塞企業間的攜手合作,更是塞爾維亞政府和人民對中國企業的高度信賴。河鋼塞鋼執行董事宋嗣海和他的夥伴們立下錚錚誓言:這個項目如今交到我們這個團隊手中,隻能成功,不能失敗!“鋼廠原有職工一個都不少!”

接手斯梅代雷沃鋼廠之時,鋼廠裝備陳舊,大量設備停產失修,實際年生產能力隻有四五十萬噸,不足設計能力的1\/3;企業管理幾乎處於真空狀態,員工情緒低落,已經有200多名技術骨幹離開了企業;5000多名員工徘徊在半失業的邊緣,不少員工日子過得非常艱難……

3年過去了,如今,一個全新的鋼廠呈現在世人麵前——

僅用半年時間,管理團隊就扭轉了鋼廠連續7年虧損的局麵。2017年,鋼廠產鋼147.3萬噸,實現銷售收入7.4億美元;2018年產鋼176.9萬噸,實現銷售收入10.6億美元,創曆史最好水平,一舉成為塞爾維亞最大的出口企業,對塞爾維亞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率達到1.8%。他們不僅成功保住了鋼廠5000多名員工的飯碗,而且為斯梅代雷沃整個城市的發展注入了生機活力。該市10萬多人口,平均每5人就有1人的工作直接或間接與河鋼塞鋼有關,全市失業率由18%降到6%,年財政收入達到原來的兩倍多。

2018年9月,武契奇總統訪華時對習近平總書記說:“斯梅代雷沃鋼廠起死回生是個成功的典範。它有力地證明‘一帶一路’倡議給塞爾維亞帶來的是就業的增加和經濟的增長。”

一個團隊救活了一個百年老廠。3年來,這個團隊紮根異國他鄉,團結奮鬥、頑強拚搏,努力奔跑在把河鋼塞鋼打造成為中國——中東歐合作和“一帶一路”建設標誌性工程的路上,他們心裏裝著“做世界河鋼”的夢想,更裝著“國家形象”“國家角色”的責任和使命,全力兌現對兩國政府和人民的鄭重承諾,用實際行動和成效樹立了負責任、守信譽的企業形象和國家形象。

集聚創新力量

河鋼塞鋼是我國鋼鐵行業在海外收購的首個全流程鋼鐵企業,沒有運營的現成路徑可循。管理團隊認識到,要想經營管理好河鋼塞鋼,必須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勇於改革創新,實現高質量發展。他們利用河鋼集團技術、管理、市場等優勢資源,從戰略規劃、組織管控、資源調配、資金投入、成本控製、風險防控等方麵進行調整優化,使河鋼塞鋼由一家區域性鋼鐵企業轉變為全球化鋼鐵企業,綜合競爭力實現跨越式提升。管理團隊用優異的成績單,生動詮釋了“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的要義所在。

推進精益管理,解決經營粗放、效率不高問題。管理團隊剛到塞鋼時就發現,這裏的廢渣不僅沒有循環利用,還得花錢請人處理。怎麼辦?這就需要向管理要效益,向綠色要動能。管理團隊引入“世界最清潔鋼廠”河鋼唐鋼的精細化管理、綠色製造等經驗做法,推動企業循環發展、成本控製。通過實施廢渣配比再利用,他們用低成本做出了高標準的鋼材,2018年一年就節省了3150萬美元。精細管理不僅僅是生產部門的責任。財務總監唐娟深入研究國際彙率變化,財務結算選準最佳時機,僅此一項就為企業創效30多萬美元,把一個“管理部門”變成了“創效部門”。

推進技術改造,解決裝備陳舊、工藝落後問題。對症方能下藥。管理團隊在盡快恢複鋼廠生產的同時,依托河鋼集團強大的技術支持,對現有設備進行“起底式”診斷分析,逐一製定解決方案。首席技術官趙凱星帶領技術人員,盯在生產一線,嚴把每道關口。3年來,河鋼塞鋼累計投入1.9億美元實施大規模技術改造,幾乎覆蓋了煉鐵、煉鋼、軋鋼每個環節和每件設備。目前,鋼廠多項生產指標突破曆史紀錄,整體技術水平顯著提升,熱軋產品的不合格率由原來的0.14%下降到0.03%。未來5年,鋼廠還將進一步向工藝綠色化、裝備智能化、產品高端化方向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