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鋼塞鋼管理團隊的奮鬥故事
貢憲雲
4月的多瑙河,碧水潺潺,綠意蔥蘢,是塞爾維亞人心中最美的地方。
盡管距離多瑙河不遠,河鋼塞爾維亞公司(簡稱河鋼塞鋼)總經理趙軍,此時卻沒工夫去欣賞多瑙河畔的美景,隨著一係列技改項目緊鑼密鼓地落地,他帶領中方管理團隊與塞方員工一起,全心投入新設備的引進和調試中。
2016年6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鋼塞鋼,要求河鋼言必信、行必果,打造中國與中東歐國際產能合作和“一帶一路”建設樣板工程。
近3年,河鋼人牢記重托,不辱使命,用行動實踐著初心誓言。2018年,河鋼塞鋼產鋼176.9萬噸,實現銷售收入10.6億美元月度生產運營水平連續刷新曆史紀錄。
2016年6月19日,河鋼塞鋼職工夾道歡迎習近平總書記親臨視察。河鋼塞鋼的發展,正成為“一帶一路”上中外合作的典範
在河鋼塞鋼管理團隊這支“鋼鐵尖兵”的努力下,一個活力迸發、綠色高效的河鋼塞鋼正在美麗的多瑙河畔崛起。
牢記使命,打造“一帶一路”建設樣板工程
在河鋼塞鋼生產車間、接待室等很多地方,都懸掛著中國和塞爾維亞的國旗。
“五星紅旗大多是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時掛上去的,工人們感到親切,就一直保留到現在。”每當看到這些旗幟,趙軍心中總是湧起一種身為中國人的自豪感。
河鋼收購斯梅代雷沃鋼廠,堪稱中國大型企業走出去的典型案例。
斯梅代雷沃鋼廠成立於1913年,是塞爾維亞唯一一家國有大型支柱性鋼鐵企業,被譽為“塞爾維亞的驕傲”。然而,由於國際市場競爭激烈和管理不善等原因,該廠發展一度陷入困境,瀕臨倒閉。到2015年,設計年產能為220萬噸的鋼廠,全年產量不到90萬噸。
2016年4月,河鋼集團以4600萬歐元收購了斯梅代雷沃鋼廠,並成立了河鋼塞鋼。
河鋼集團能成功麼?一時間,質疑聲一片。
外界的質疑並非毫無根據。2003年,斯梅代雷沃鋼廠破產,以230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美國一家鋼鐵公司。2012年,美國投資者撤資,塞爾維亞政府以1美元重新收回該鋼廠所有權。此後,塞爾維亞政府久久未能尋找到新的投資者。
“這是挑戰,更是機遇。”趙軍說。此時的河鋼,在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的大背景下,正在加速國際化發展戰略和產業鏈全球化布局。2014年,河鋼控股瑞士德高公司,使河鋼擁有了遍布全球的營銷服務平台。一旦收購以歐盟為主要銷售對象的斯梅代雷沃鋼廠,意味著河鋼將在歐洲擁有本土化的全球製造平台,對開拓歐洲市場具有重要意義。
令河鋼人倍感振奮的是,收購兩個月後,在塞爾維亞進行國事訪問的習近平總書記就來到河鋼塞鋼視察。
“我相信,在雙方密切合作下,斯梅代雷沃鋼廠必將重現活力,為增加當地就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進塞爾維亞經濟發展發揮積極作用。”習近平總書記一番熱情洋溢的講話,激發了河鋼人在“做世界河鋼”的同時,主動承擔起“國家角色”的責任和使命。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河鋼集團派出9名經驗豐富、業務精湛、素質過硬的河鋼塞鋼管理團隊,紮根異國他鄉。僅半年時間,就使這個百年老廠扭虧為盈,重回健康發展軌道。2017年,在遭遇極端天氣的不利情況下,河鋼塞鋼全年產鋼147.3萬噸,實現銷售收入7.4億美元,創曆史最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