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魅力名城古鎮——非洲篇(1)(1 / 3)

非斯——伊斯蘭聖城

非斯是摩洛哥的一座曆史古城,位於國境北部非斯省,坐落在中阿特拉斯山北麓海拔410米的高地上,為摩洛哥國土上最早建立的阿拉伯城市,已有2800多年的曆史,被視為伊斯蘭教聖地之一。

非斯城始建於公元前808年,摩洛哥第一個王朝國王伊德裏斯二世,他也是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的曾孫,於公元8世紀在汪達爾人毀壞的城址上重新修建。之後,處在從地中海到非洲、從馬格裏布東部到大西洋的交通要道交彙點上的非斯便茁壯成長起來了。公元9世紀,被伍麥葉人從科爾多瓦驅趕出來的安達盧西亞人在非斯河穀右岸定居下來,從突尼斯凱魯萬來的移民則在左岸安了家。1069年,這兩個社區合二為一,由此組成了非斯城。非斯城在14世紀和17世紀達到鼎盛時期。1912年,當法國統治者把首都改建到拉巴特後,它的政治地位逐漸衰落。

非斯這個名稱是由“法斯冶演變來的。在阿拉伯語裏,“法斯冶意為“金色的斧子冶,據說伊德裏斯二世當年主持該城破土奠基時,在麵向麥加聖城的方向發現一把金色的巨斧,伊德裏斯二世感到這是吉祥的征兆,當即給城市定名為“法斯冶,後來“法斯冶變成了“非斯冶,並一直沿用到今天。當城市建成後,伊德裏斯二世將它定為摩洛哥的第一個伊斯蘭王朝——伊德裏斯王朝的都城。在阿拉伯語裏,“法斯冶還有“肥美的土地冶和“鶴嘴鋤冶的意思。由於非斯城建在一個不大的山穀裏,郊外丘陵環繞,山坡上橄欖樹鬱鬱蔥蔥,越過丘陵便是一望無際的大平原,小河、溝渠縱橫,流水淙淙,氣候宜人,植被茂盛,終年常青,物產豐富,故有“肥美的土地冶之稱。關於“鶴嘴鋤冶的來曆是這樣的:有一天,伊德裏斯二世拿出一把似鶴嘴的鋤,讓手下的人傳看,因當地人從未見過這種鋤,感到非常驚奇。伊德裏斯二世命人用此鋤翻一下地,以考察此鋤是否有用,手下的人一試,發現這種鋤翻地又快又好,連聲稱讚。

後來,此鋤傳到民間,很快被人們采用。為了紀念這一有意義的發現,便將伊德裏斯二世居住的城市稱為“法斯冶,即今天的“非斯冶。

非斯城素以精湛的伊斯蘭建築藝術著稱於世界。城區的建築風格、居民的風俗習慣和生活方式仍表現出濃厚的中世紀風貌。古城裏的曆史古跡到處都是,而且這些古跡都保護和維修得很好。其他反映伊斯蘭建築藝術特色的古城堡、宮殿、博物館等亦比比皆是。另外,非斯城的創建者伊德裏斯二世國王的陵墓,也對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具有極大的吸引力。非斯城內處處可見泉水,這些泉水被視為“聖水冶。

行走在非斯老城,宛如時光倒流數百上千年。工匠鋪奏著舊時的音樂,空氣中彌漫著古老的氣息。迷宮般的小巷裏,滿載貨物的小毛驢與遊人擦身而過。

這裏灰褐色和淡黃色的房屋鱗次櫛比,從費茲河兩岸向上伸展到平緩的山坡上,並有300多座清真寺塔點綴其間,這裏除了自然的造化,還融彙了人類傑出的智慧和令人瞠目的財富。它那華美的宮殿、莊嚴的清真寺、曲折幽深的街道,讓人感到這分明是進入了《天方夜譚》的城市。

金沙薩——黑非洲花城

在剛果河下遊,西距大西洋500千米處的東西兩岸,分別坐落著剛果民主共和國首都金沙薩和剛果人民共和國首都布拉柴維爾。

金沙薩是一座美麗的花園城市,地處高溫多雨的熱帶,花草樹木終年鬱鬱蔥蔥,整個市區風景優美,氣候宜人。高大的椰子樹、棕櫚樹、芒果樹、猴子麵包樹以及各種花草到處繁茂生長,環城的山丘上綠草如茵,各式建築掩映在終年長綠的樹叢當中。佳木蔥蘢,百卉爭妍,呈現一派迷人的熱帶色彩,不愧為“黑非洲花城冶。曲折蜿蜒的剛果河在城市的西側緩緩流過,仿佛向人們訴說著飽經時代滄桑的城市曆史。

剛果擁有豐富的礦物資源,素有“世界原料倉庫冶“中非寶石冶“非洲礦都冶之稱。走進市東南部的國際展覽中心,人們可以看到展出的各種礦物標本和圖表。在這裏人們會發現,剛果的鈷、鉭和鍺的產量均居世界首位,錳、銅、錫、鎘、鋅等稀有礦產也名列世界前茅。其金剛石和鈷的儲量和產量在近幾十年一直居全球之冠。金沙薩也是全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原來的工業主要以礦業為主,現在逐步擴展到各種輕工業,金融業和商業也發展很快。

金沙薩是一座美麗的花園城市,茂密高大的鳳凰樹和芙蓉樹組成了花木勝境,高大的建築群從翡翠似的樹海中拔地而起。以獨立日命名的寬闊平坦的“630冶大街,又叫獨立日大街,是剛果獨立的象征,也是最繁華的街道。街道兩旁,高樓林立,政府機關、旅館、高級商店鱗次櫛比。標誌國家財富、高達22層的剛果國際貿易中心大廈,象征國家權力的國家議會大樓,流線型的剛果銀行大廈並列矗立在剛果河畔。總統府和國防部大樓坐落在恩加利埃馬山上。

市區內規模較大的動植物園,更是遊人喜愛光臨的地方。這裏馴養著來自剛果全國各地的各種珍貴的野生飛禽走獸,如孔雀、大象、羚羊、猩猩、河馬、長頸鹿等。很多在非洲瀕於絕跡的動植物在這兒都得以生養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