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幸福是一個複雜的總和(三)(3 / 3)

3.今天是周末,加上又是“可持續生存節”,墨爾本滿街都是藝術表演,街頭賣藝的也特別多,到處都是歌聲、掌聲。

4.墨爾本街上滿目都是在頭發上下功夫的“朋克”,爭奇鬥豔,“非常流氓”。在臉上無論什麼部位釘各種釘子的也非常多,有位男士在鼻孔裏釘了兩串銀鏈,乍看還以為是鼻涕在晃動,真是讓人開了眼。

在河畔看“可持續生存節”的表演,一群負責募捐的老爺爺老太太全穿紅衣紅裙,一位大爺向一群喝酒的男士募捐時還特地撩起裙子給大家秀了一下。

5.墨爾本比較好玩的還有街上的觀光馬車,隆隆作響像裝甲車似的有軌電車,街角隨處可見的雕塑,滿街的東亞麵孔,總之,哪裏有愛熱鬧的中國人哪裏就不孤單。下一次你來看看就知道了。

16.今天見到了更深更藍更美的海

因為華文的旅遊團全滿了,今天參加當地旅遊社的一日遊,一車20人竟來自九個不同的國家。早上八點出發,沿著海岸線直上“海難海岸”。澳大利亞一向少雨缺水,據說洗澡超過12分鍾就會遇到投訴,沿海城市的馬桶都用海水衝洗。沒想到我們到澳大利亞之後,雨卻幾乎沒停過,那天到凱恩斯就為了看號稱世界上最美的海,結果大雨傾盆,海浪讓人驚恐,錯過了。

今天陽光極好,車過了墨爾本邊上的吉隆市,我們就進入連綿一個多小時車程的絕版海岸線,一路不斷停車欣賞,你才知道海水之藍到底有多藍,也才知道同是藍竟又是如此豐富多樣,難以形容。那些藍色家族的博友等著吧,再過些天我把圖片貼上博客,你們也可以分享自己的驕傲了。

也許可以誇張一點說,再美的城市也總難以太讓人驚奇,隻有大自然的神工鬼斧和天然造化才讓人不能不歎服。我看過這樣的海,真正有不虛此行之感,感冒和倦意也全消了,明天將飛到黃金海岸繼續自己的看海之旅。

17.在澳大利亞很難當“差不多先生”,

早上九點我們昨天預約的去機場巴士準點到達酒店門口,一見我們就詢問是否預約,那天在凱恩斯約的早上五點的車,情況也是如此,司機按打好的表格一站一站接人,然後再一起送到去機場大巴士搭乘處。買票時服務人員告訴我們到機場要二十分鍾,到站時我特地看了時間果然分毫不差。

在澳大利亞飛機、火車、接人巴士按時間表,這也不算稀奇,比較好玩的是公交車一例也有準確到站的時間表,不但夏季和冬季不相同,每天也不盡相同。我女兒在學校讀書的上學時間也因為課程而各不相同,所有的課也都是走班製,你要糊裏糊塗肯定有麻煩。

前麵已說到朋友連連早到公司上班可以早回家,他說公司裏開會更是要求明確,除了什麼時間開會、什麼主題、什麼人主持、什麼人參與外,還會規定具體開會的時間長度、發言者發言時間、書麵還是口頭,甚至還有開會時的著裝,總之你要想開馬拉鬆式的會,在會上信口開河那時很難的。連連還說晚上回家八點後一般就不會有工作電話了,哪個上司如果不知趣,經常“騷擾”,可能還會受到投訴。

澳大利亞人也很重視聚會和請客,連連的孩子下個月15日生日,要搞個聚會,請柬已在前幾天發出,足足提前了一個月,這樣既便於受邀者早作安排,又體現對這次聚會的重視和對客人的尊重。澳大利亞人重視家庭價值,每個周末的活動往往幾周前就作了安排,要想像我們似的臨時拉人吃飯可真是沒門,而且每次請客邀請柬上都會明確是AA製還是自帶飲料,或者是自帶食物,一點不含糊。做客時不認真還不行。

18.黃金海岸

這個城市就叫黃金海岸,在昆士蘭州的東南部,昨天從墨爾本飛過來實際要兩個小時,由於昆士蘭沒有實行夏時製,以為隻要一個小時,隻覺得這一個小時特別長。

飛機下降時看到了美麗綿延的沙灘,這個城市其實是依海灘而建的。住的是公寓酒店,一個很“女”的中年男接待,他的辦公室也是休息室貼滿了諸多夢露、赫本等舊明星照片,幾分鍾時間就對我們說了十幾次謝謝,當這樣寂寞酒店內接待久了,是不是容易變出其他的味道?

到中餐館吃的午飯,一會兒肚子就不行,上次連連也說悉尼的中餐館經常被曝光,國人還是把不講衛生、不負責任的習慣帶過來了。公寓酒店餐具、炊具齊備,我們到超市買了牛羊肉和青菜,還有麵包、牛油和牛奶,算起來超市裏一般食物的價格並不比中國貴,但同樣的食物到餐館吃就要貴得多了,原因在於這裏勞動力的工資大概要比我們高十倍以上,這也許就是中國與澳大利亞的差距吧。這一頓自己煮的晚餐是生煎羊排,多種青菜混合的湯,稍微烤一下的麵包再抹上厚厚的牛油,吃得不錯。

感冒還沒完全好。特別是昨天的飛機下降時太快了,耳朵難受,就覺得感冒又加重了,不過也無大礙,現在就坐在海邊上,這裏號稱衝浪者天堂,無邊的巨浪,從哪裏看去都好看的海,什麼都可以胡思亂想。

黃金海岸滿街都是東亞麵孔,都是普通話,看來在這個城市中國人不會太孤單。

19.在浪裏泡一泡就準備回去了

這個城市有點神奇,全市五十萬的人口,一年的旅客卻有五百萬,連綿70公裏的銀白沙灘聞名世界,長達446千米的運河是威尼斯的九倍,各種星級酒店20多間、公寓酒店200多間、背包旅店和汽車旅店100多間,坐在街頭、坐在沙灘,完全是置身於聯合國,看上去什麼國家的人都有,特別是到了晚上,在市中心工作的當地人都返回郊區的住家,這裏完全成了遊客的世界。

今天才發現街頭走來走去最多的是韓國青年人,在凱恩斯則是日本人最多,日本商店都開成了一條街。好玩的是這裏房產中介多的也讓人吃驚,在市中心一家連著一家,而且很多中介都有能說中文的工作人員,據說中國人在黃金海岸投資房產正漸成氣候。

前天和昨天下午黃金海岸都是下雨,真是走到哪裏雨跟到哪裏,今天卻是大晴天,住的酒店走出去一百多米,便是無邊的碧海,驚濤洶湧。總算可以在海浪中隨波逐流,享受尖叫的快樂,一天時間把自己曬得更黑了。

很快就要準備回家了。想必蟲蟲花花和樵夫們已經上班,我也不宜繼續遊蕩了。總歸要回到那個這二十多天根本就沒有離開的世界。

20.在悉尼又轉了兩圈,明天就回家

昨天下午從黃金海岸回到悉尼,和女兒一起過元宵,這裏可沒有這個節的氛圍,女兒嫌菜貴,帶我們東挑西選最後選了中國城的食通天,大排檔,香港人開的,這裏的中國菜味道你一點也不能認真。

今天去見過朋友連連,和他道別,然後在街上隨便走走,拍一些好玩的鏡頭,回去再與大家分享。

晚上還是和女兒一起吃飯聊天,她剛開始不到一個月的高二課程,壓力很大。語言是難題,課程目標與中國也大不相同,比如她選的戲劇,還包括表演,老師一布置作業就是小論文“英國十七世紀戲劇研究”,而“視覺藝術”既有西方藝術史又有自己的繪畫,藝術史完全是隨教師喜好,講誰算誰,繪畫則由學生自己創作,老師總是表揚很好!天,完全不為應試服務,女兒的學習思維轉換的幅度可真不小。

上午和連連說,走在街頭看到單個行走的亞洲麵孔普遍愁苦,這是苦難文化和遺傳之功。而澳大利亞人則個個“傻乎乎”,他們真不懂什麼“苦難玉成於汝”之類的自我安慰的東方苦命哲學。我沐浴了一個月的澳洲陽光,最後還是要帶著自己的中國麵孔回家了。

從最後一站開始的旅行漫筆

最後一站的旅遊行程是黃金海岸。下午兩點多鍾,剛下過一陣小雨,站在公寓酒店“98”房間的陽台望出去,是黃金海岸市中心的幾座高大建築,建築物邊上一片翠綠,近處和遠處的山上都是一層、兩層的平房。走過幾個城市,就知道這是澳國最常見的家居,外形平凡、單一,室內精致、考究,門前屋後差不多都是花草樹木簇擁。酒店樓下是這個城市的主幹道,不時有摩托呼嘯而過,聲音難聽極了。看得到昨天中午吃飯的中餐館,昨天一頓簡餐下肚,沒轉出去多遠,就腹痛難忍,急忙從超市趕回酒店,唉,連連多次交代盡量不要到中餐館,他們的衛生很不可靠,有次悉尼電視台連續幾天播出他們的廚房,老鼠四竄,蟑螂遍地,和國內的情況別無二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