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琹的夢(2 / 2)

薰琹的夢自也不能例外。他這種無猜(innocent)的童心的再現,的確是以深信不疑的,探求人生之啞謎。

他把色彩作緯,線條作經,整個的人生作材料,織成他花色繁多的夢。他觀察、體驗、分析如數學家;他又組織、歸納、綜合如哲學家。他分析了綜合,綜合了又分析,演進不已;這正因為生命是流動不息,天天在演化的緣故。

他以純物質的形和色,表現純幻想的精神境界,這是無聲的音樂。形和色的和諧,章法的構成,它們本身是一種裝飾趣味,是純粹繪畫(Peinture pure)。

他變形,因為要使“形”有特種表白,這是deformisme expressive(富有表現色彩的變形)。他要給予事物以某種風格(styliser),因為他的特種心境(état d’ame)需要特種典型來具體化。

他夢一般觀察,想從現實中提煉出若幹形而上的要素。他夢一般尋思、體味,想抓住這不可思議的心境。他夢一般表現,因為他要表現這顆在流動著的、超現實的心!

這重重的夢,陳陳相因,永遠演不完,除非他生命告終、不能創造的時候。

薰琹的夢既然離現實很遠,當然更談不到時代。然而在超現實的夢中,就有現實的憧憬,就有時代的反映。我們一般自命為清醒的人,其實是為現實所迷惑了,為物質蒙蔽了,倒不如站在現實以外的夢中人,更能識得現實。

不識廬山真麵目,

隻緣身在此山中。

“薰琹的夢”正好夢在山外。這就是羅丹所謂“人世的天堂”了。薰琹,你好幸福啊!

一九三二年九月十四日為薰琹畫展開幕作

[1] 披霞娜即piano,鋼琴。

[2] 布德爾(Antoine Bourdelle,1861—1929),法國雕刻家。

[3] 蒙巴納斯,是巴黎塞納河左岸的高等區。

[4] 普恩加來(Raymond Poincaré,1860—1934),法國政治家。一九一三年至一九二〇年任總統,一九一二年至一九二六年間曾三次任總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