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綏

晚傅雷再拜

七月十三日

前聞友人言,某畫會中有尊作擬元人設色花卉一幀,為之神往,惜未及瞻仰。又此次寄賜巨幛,淡墨渲染處破碎二三方,不禁憾憾。又及。

一九四三年八月三十一日

賓虹老先生道席:

前上寸緘,從默飛處獲悉已塵左右。新製六幛亦謹拜觀,欽佩欣忭,莫可名狀。大抵敝處友好又將預定一部,晚自恨能力有限,否則定必盡舉以為枕中之秘。惟藝術珍品當為天下公器,個人獨占自私太過,言念及茲,又自悔恧矣。請柬最好在先生七秩紀遊畫冊列名諸公中去函征求,庶資望交誼均可相副。承囑列入賤名,感愧交並,惟人微言輕,不敢僭附大雅。畫會雜務,定當惟力是視,悉心以赴,行其實而不居其名,素誌如斯,尚乞鑒諒。會期前鄙意頗思聯合默飛夫婦擔任攝影,擇尤精者一二十幅,先行攝拍留存,待事平日刊印畫冊,庶流傳益廣,影響更遠。惟照相材料日少,攝影人材不易覓得,不識果能如願否耳。會場布置愚見素主寧疏毋密,一般畫會所懸作品,鱗次櫛比,宛若衣肆,惡俗甚矣。定價一道,數度與柱常等磋商,未敢擅專。海上諸公類多以金額定身價,固屬可鄙,惟若尊作標價過低,亦不免為畫商大批囊括。事出兩難,已另由默飛專函請示矣。耑肅,敬候

道綏不一

晚傅雷拜上

八月三十一日

一九四三年九月一日

賓虹老先生座右:

……蓋目下物力人材,於印畫一道甚少把握也(昨書言及目前攝影留待他日印行,即係此意);即在平時晚亦嫌吾國印刷術粗劣,不足表先生筆墨於萬一。曩見海粟(此公與之不相往來已近十載)在德所印中國現代名畫集中,吾公傑構精審異常,允為合作突過國內一切珂羅版成績。竊不自量,欲於戰後重遊西土,乘便在彼邦為吾公(一)辦一畫展,(二)印一畫冊集。公一生精品至少七八十件,冠以長序及研究文字,俾世界藝壇亦可受一大衝動。陽春白雪,當於海外求知,言之可慨。自恨物力智力兩俱有限,未來時局又難逆料,不知果能實現否耳。不過無論如何,將來先生大著務必促其與世人相見,同人等定將全力以赴,問題在於時間早晚而已。七秩紀遊畫冊早已拜讀全部,嚐以木刻隻能表現用筆及章法,而未能包羅墨彩及神韻為憾。倘欲再版,以目前情勢論,似可稍緩。愚直之見不知高明以為如何?即言畫會平時愚對於出品件數、陳列方式、會場布置、光線配合、刊印目錄、定價高下等等,亦頗有改革意見,惜一般環境及鑒賞程度均談不到耳。此次會前擬約海上某雜誌劃出十數頁,出一特輯,由柱常夫婦合撰先生小傳,甚盼有吾公自撰簡明年譜列入。晚七年來蟄伏蝸居,擱筆已久,倘明公不以癡人說夢為慊,亦願破戒為尊畫略作說明。畫會形式及文字宣傳,愚意力主樸實,以天真淡泊之藝術家本色,一洗時下買空賣空之惡習,故將來為畫展所作文字,擬側重於研究方麵,不知尊意以為然否?……幸恕煩瀆,祗候

道綏

晚傅雷拜上

九月一日

一九四三年九月十一日

賓虹老先生座右:

大示暨法書寶繪均謹拜收,屢蒙厚貺何以圖報。尊作麵目千變萬化,而蒼潤華滋、內剛外柔,實始終一貫。欽慕之忱,無時或已。畫會出品,晚個人已預定四幅,尚擬續購,俾對先生運筆用墨蹊徑得窺全豹也。例如《墨濃多晦冥》一幅,宛然北宋氣象;細審之,則奔放不羈、自由跌宕之線條,固吾公自己家數。《馬江舟次》一作,儼然元人風骨,而究其表現之法則,已推陳出新,非複前賢窠臼。先生輒以神似貌似之別為言,觀茲二畫恍然若有所悟。取法古人當從何處著眼,尤足發人深省。……敬候

道履清吉

晚傅雷拜叩

一九四三年九月二十日

賓虹老先生座右:

頃誦教言,述及《故宮書畫集》消息,瑣事分神,不勝惶悚。重勞關注,尤深銘感。鄙意擬請就《書畫集》及《周刊》兩種內現有各冊,先行寄滬,所缺部分,敬煩故宮令友留一底賬,待日後可以補配時,陸續再寄。敝友在青島上海銀行尚留有存款尾數二百元聯券,或將此數先行劃京如何?否則必須待畫會結束時,一並籌劃彙上。時間懸擱過久,深感不安,一切均懇詳示,以便遵命辦理。邇來南北書價相差甚巨,有南方甚廉而北方甚貴者,亦有北方平平而南中居為奇貨者,致轉輾搜羅擾及長者,歉疚難宣。美術叢書前已購得一部,內缺四集下函。蓋全部足本者書賈亦索價奇昂,不得不待將來補湊。是書材料豐富,洋洋大觀,誠藝術學者必備之寶庫。其中未收各書,在往年均有單刻本,流行普遍;目下事過境遷,亦大不然矣,如《曆代名畫記》《宣和畫譜》《畫繼》等,在津逮秘書中,固尚可覓得,他若《聖朝名畫評》《益州名畫錄》《廣川畫跋》《王維山水論》(作者真偽又一問題),則單本極少,最集中者似為《王氏畫苑》。確否,敬乞先生明教。而《王氏畫苑》市上竟又遍訪無著,滬上圖書館素不發達,今日尤形停滯。搜集材料,往往非自上書肆翻檢目錄,比較版本,曠時費錢,誠讀書人大苦事。尊著畫法、畫論、畫派三類,未識在京講學曾否用過?有油印本可乞見示否?鄙意最好請人每稿謄一副本,另行寄存一處;時局多故,倘眼前不能付刊,多一副本亦所以防將來散失也。拉雜言之,幸恕繁冗。耑此拜肅,敬候

道綏

晚傅雷拜叩

九月二十日

一九四三年十月十三日

賓虹老先生座右:

……今夏陳雋甫君攜來大作篆聯,裱後墨跡瀋出甚多,據裱工雲,係墨汁所書,無法可想,不知確否?此次寄滬字聯,因之不敢托裱,幸尊畫除一二原有色彩汙漬者外,尚無此病發見。又縱覽此次全部作風,如今春向“榮寶”購得之《白雲山蒼蒼》一類筆法,竟未得見,甚以為憾。鄙見擬懇吾公有興時,再寫四五幅較為細筆之山水,以見先生筆墨之另一麵目,庶學者獲窺全豹,亦盛事也。未稔尊意以為若何?再十月三日所寄廿件中,有以賈島黃山溫泉詩作題之一幅,設色純用排比,與西歐印象派作法極肖,此誠為國畫辟一新境界,愚意吾公能再用此法,試作一二幀尤妙。以上所雲,純本研究立場,非敢以個人好惡妄生是非,愚直之處,千萬鑒諒為幸。昨寄呈拙著《中國畫論之美學檢討》一文,第二三段有許多問題,均俟大雅指正,發抒高見。時下作家對於擬古摹古形且不似,無論看山寫生創作矣。且鄙見繪畫鵠的當不止於擷取古賢精華,更須為後來開路,方能使藝事日新,生命無窮。拙著第三段所言色彩開拓一節,吾公已有極好實驗(如賈島黃山溫泉詩一幅所示),正是創新表現。且尊作於筆墨一端,尤有突過前賢之處,即或大雅於拙著所言理論上不以為然,實際工作確已昭示此等簇新途徑。然否?務乞明教為幸。耑肅,敬候

道綏

後學傅雷拜上

十月十三日

……

一九四四年五月一日

賓虹老先生座右:

……頃奉上月二十二日手教並寶繪壹幀,拜觀之餘,覺簡淡平遠之中,仍寓鐵劃銀鉤之筆法。宋元真跡平生所見絕鮮,未敢妄以比擬。但尊製之不囿一宗與深得前賢精髓,固已為不易之定論。曆來畫事素以衝淡為至高超逸,為極境。惟以近世美學眼光言,剛柔之間亦非有絕對上下床之別,若法備氣至、博采眾長如尊製者,既已獨具個人麵目,尤非一朝一派所能範圍。年來蒙先生不棄,得縱覽大作數百餘幅,遒勁者有之,柔媚者有之,富麗者有之,平淡者亦有之,而筆墨精神初無二致,畫麵之變化,要亦為心境情懷時有變易之表現耳。鄙見論畫每喜參合世界藝術潮流,與各國史跡綜合比較,未知當否?去冬所草拙文,見解容與昔賢傳統不盡相侔,即以此。故吾公暇日倘能不吝指正,實深感幸。……耑此拜複,敬候

道履清吉

後學傅雷拜啟

五月一日

一九四四年六月二十三日

賓虹老先生道席:

……頃接賜繪扇麵,拜謝拜謝。題識中述及元人以青綠為設色,倪、黃均為之,誠為通常論畫書籍所不及。另幅仿營丘而兼參二米者,尤見吾公深得宋人神髓,佩甚佩甚。寒齋所藏寶繪,曆年已積大小四十餘件,深盼將來得有機緣展露海外諸邦,為吾族藝術揚眉吐氣,蓋彼邦人士往往隻知崇仰吾國古藝,而不知尚有魯殿靈光如先生者在也。近見尊製題記多關畫理,想此類著作材料益富,論見益精,後日傳世可以預卜。……耑複,祗候

道綏百益

後學傅雷拜叩

六月二十三日

一九四四年七月十六日

賓虹老先生座右:

……頃在某古畫展覽會中,見有李流芳二尺小軸山水,筆致明朗爽硬,皴法甚簡,用墨略似梅道人,而骨子仿佛源自大癡,題款行楷秀麗可愛,較印刷品所見者較為柔媚,署名上有天啟元年字樣,當為李氏四十七歲作,距卒年僅隔八載,布局較為平實,繁密不若畫冊上所見之疏朗稀少,未審李氏早作晚作風格果有繁簡之別否?畫心已極陳舊破碎,補綴處曆曆可辨,故全畫神韻未能飽滿,以其價廉(僅申幣千五百元),故不問真贗購歸。另紙錄奉題詩,備大雅參考耳。又吳湖帆君近方率其門人一二十輩大開畫會,作品類多,甜熟趨時,上焉者整齊精工,模仿形似,下焉者五色雜陳,難免惡俗矣。如此教授為生徒鬻畫,計固良得,但去藝術則遠矣。草草,幸恕拉雜。敬候

暑祺不一

後學傅雷拜啟

七月十六日

一九四四年七月二十四日

賓虹老先生座右:

……三月中賜寄尊著論畫緒言,近複細讀數過,宏論精當,洞切時弊,材料豐富,又多經驗之談,尤足為後生寶筏,欽佩無已。淺學如晚於畫事複屬門外,本不敢妄議是非,惟念學術不辯則不明,故不揣冒昧謹附管見七頁,敬乞不吝教誨。率直之處,幸勿見罪,請以至誠曲恕為荷。鄙意甚欲以溝通中西畫論為己責,深愧懶廢老大無成耳,尚望長者時加鞭策為幸。……敬候

暑安不一

後學傅雷拜啟

七月二十四日

一九四四年八月一日

賓虹老先生座右:

頃奉上月二十五日來示並尊繪扇麵,拜謝拜謝。大筆老而愈壯,愈簡愈煉,而亦愈蘊藉、愈醇厚,題識所雲適足與尊畫互相發明,傳諸後世永為楷式,啟迪來者功豈淺鮮!不徒為寒齋矜為秘寶已也。茲複附奉二頁,其一為友人謝君澹如所泥,伊與襲君為老友,去冬畫會亦曾購藏大作,敢請一麵賜以設色小景,一麵並懇賜以法書。另頁為後學自求,倘蒙以水墨勾勒山水見貺尤感。匪敢任意點景,實緣吾公鐵劃銀鉤愛之彌篤,不覺形諸辭色耳。不情處萬望恕罪,前後所求扇麵潤資,擬以每頁聯鈔百元為準,容收齊後並彙。近來南方北彙者遠過於北方南彙,故頭寸甚緊,必候機緣方克彙出。以金酬藝,非惟褻慢,抑且不足報答萬一,隻以朋輩相屬,不忍峻拒,爰為酌收墨費以示限製。留滬尊作,來示過於謙抑,實則晚交遊素寡,非知好而真有鑒賞力者,從不以尊繪輕易出示(□□原信有數處文字漫漶或脫落,均以□代。——編者注。事畫者大多為有真知灼見之士,故珍若拱璧,護如頭目,決非趨時俗物僅以裝□□□□□□堪以慰。)50致有留存,非關作品優絀也。至蒙厚貺,以數量過多,惶恐不敢全領,小子淺學,何雲挑選耶?即所受數幅,今冬亦當籌彙,區區為長者壽,知己之感,師友之誼,常以無從圖報為恨。前書妄論畫理,語多狂悖,甚願拋磚引玉,藉以多聆訓誨。且學術大同,晚近風氣愈見此象,鄙論自然與藝術之關係一節,為近二十年西方學者新發明之說,為求參證計,謹縷陳乞政。李長蘅軸,據陳佑泉君言為□畫,所題大抵為乾隆時擬董之作。又經後人挖去題款,□加李名。惟陳君所雲,並無學術根據,全憑經驗立論,究竟若何,尚待異日持請吾公法眼審定。又近得羅振玉君殷墟文字一聯,似與金文較近,但殷墟普通多指甲骨,未審究竟為何?謹另紙錄呈,乞暇時代為釋注。關春草君言,近代友購龐虛齋氏所藏趙吳興、管夫人、趙仲穆《三竹圖》一卷,斥貲貳百萬元成交,聞之咋舌。敝處偶撿一二小品僅供研究,何敢言收藏,即陳佑泉、吳秉臣處舊物,價亦動輒巨萬。今春某畫會陳列程孟陽簡筆山水,近景高柳蕭疏,一人背立,中間一片湖麵,遠山淡渲數峰,統篇落墨之少,亦所罕見。惟畫中九友諸家落筆皆不多,然否?……敬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