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能接洽好法國的書店,請告知。又望向別處書店打聽Groves音樂辭典(共有五六冊?)需價幾何?可否代定?
麻煩你的事太多了,不知如何道謝。另有照片直接寄繼周,聊作紀念。此次出遊,雨多晴少,不免掃興。雁蕩名震天下,其實不及黃山遠甚。前人道教思想甚盛,故極稱岩洞(所謂洞府),姑且不論,洞則隻見其奇,未見其美。且雁蕩童山濯濯,樹木極少,奇峰怪石多在平地上,像大規模的假山,大抵與桂林山水同屬一派。過去寫遊記的人(徐霞客例外)專好侈言自己所遊的山為天下第一,也很可笑。草草,即問
雙綏不一
安叩
十一月九日
……
一九五四年四月二十六日
悌芬:
Garnier Classique巴爾紮克二包,五冊,樂譜二包,唱針一枚,均妥收,謝謝。十七日寄上一信,想可收到。令先祖已於上星期六(二十四)安葬虹橋路萬國公墓。喪事可說告一結束。林姑丈約月底回津,日內伯母正與其商量析產事,希望在他未走以前把析產協議書寫好。至此為止,尚無大困難;主要在於照顧二房生活。梁弟於十九日清晨趕回,那天下午正好是令先祖大殮。
榮寶齋(北京店)用木刻彩印的敦煌壁畫已出三輯,每輯十二幅,港島見過否?望速來信。我預備送你一全份。另外寄一份,托你轉送巴黎老同學Daniélou。因原書各輯,上海榮寶齋不齊,正向京店催寄。原裝僅有薄紙封套,不但郵寄易損,即平時保存亦感不便,我擬另做一布套後寄港。
楊絳譯的《吉爾·布拉斯》(Gil Blas——一部分載《譯文》),你能與原作對了幾頁,覺得語氣輕重與拆句方法仍多可商榷處。足見水平以上的好譯文,在對原作的interpretation方麵始終存在“見仁見智”的問題。譯者的個性、風格,作用太大了。聞楊譯經鍾書參加意見極多,惟鍾書“語語求其破俗”,亦未免矯枉過正。
《夏倍上校》閱後請示尊見。我自己譯此書花的時間最久,倒不是原作特別難,而是自己筆下特別枯索呆滯。我的文字素來缺少生動活潑,故越看越無味;不知你們讀的人有何感覺。我很怕譯的巴爾紮克流於公式刻板的語句。
……一切費神,多謝多謝。即問
雙綏不一
希弟均此
安叩
四月二十六日
……
一九五四年七月八日
悌芬:
……
我近正翻譯服爾德的Gandide,將與Ingénu合成一本(譯作《老實人》——附《天真漢》),交人民文學社出。此書文筆簡潔古樸,我猶豫了半年不敢動手。我在試試看,恐怕我拖泥帶水的筆調還是譯不好的。巴爾紮克幾部都移給“人文”去了,因樓適夷在那邊當副社長兼副總編輯,跟我說了二年多,不好意思推卻故人情意。服爾德譯完後,仍要續譯巴爾紮克。下一冊是Ursule Mirouet,再下一冊是César Birotteau,(這一本真是好書,幾年來一直不敢碰,因裏頭涉及十九世紀法國的破產法及破產程序,連留法研究法律有成績的老同學也弄不甚清,明年動手以前,要好好下一番工夫呢!)大概以後每年至少要譯一部巴爾紮克,“人文”決定合起來冠以“巴爾紮克選集”的總名,種數不拘,由我定。我想把頂好的譯過來,大概在十餘種。譯巴爾紮克同時,也許插一二別的作家的,——也不會多,除了服爾德,恐怕莫泊桑還能勝任——也讓我精神上調劑調劑,鬆一口氣。老是巴爾紮克也太緊張了。最近看了莫泊桑兩個長篇,覺得不對勁,而且也不合時代需要。布爾喬亞那套談情說愛的玩藝兒看來不但怪膩的,簡直有些討厭。將來還是譯他短篇,可恨我也沒有他的全集,挑選起來不方便。
……匆此,即候
闔家均好
安
七月八日夜
一九五四年十月十日
悌芬:
你二次信中問我要不要莫泊桑全集。以工作論,當然極需要。但怕麻煩人家,尤其是寶熙兄存在巴黎的款子被我挪用,覺得很不好意思。倘若他並無多大困難,請你同他談談。
一、他在巴黎有否相當熱心的朋友,倘新書店裏找不到,能否費心向舊書店找。照過去經驗,這類書多半要托相熟的舊書店物色,過一個相當的時期才有希望找到。
二、最好的莫泊桑集子,還是(據我所知)出巴爾紮克全集的那個出版家:
Oeuvres Complétes de Guy de Maupassant en 29 vols
EDITION LOUIS CONARD
6,Place de la Madeleine,PARIS
戰後是否又有更好的版本,或是有插圖的本子,我消息隔膜,都不得而知,最好也托人仔細打聽一下。
三、莫泊桑的長篇我已有幾種,都不大喜歡。故買起來最好能隻買全部短篇小說,一方麵也經濟得多。但若全集本不能拆了賣,則亦隻能買全集了。
Conard本共有二十九冊,約等於巴集四分之三,價預計當在三萬法郎左右。倘能單買短篇小說(遊記部分也不要),當然便宜多了(至少可便宜一半)。
講到一般的翻譯問題,我愈來愈感覺到譯者的文學天賦比什麼都重要。這天賦包括很多,taste,sense等等都在內。而這些大半是“非學而能”的。所謂“了解”,其實也是天生的,後天隻能加以發掘與培養。翻譯極像音樂的interpretation,胸中沒有Schumann的氣息,無論如何彈不好Schumann。朋友中很多談起來頭頭是道,下筆卻無一是處,細揀他們的毛病,無非是了解歪屈,sense不健全,taste不高明。
時下的譯者十分之九點九是十棄行,十棄行,是南方話,含有貶義,意思是指無用的、無益的人。學書不成,學劍不成,無路可走才走上了翻譯的路。本身原沒有文藝的素質、素養;對內容隻懂些毛皮,對文字隻懂得表麵,between lines的全摸不到。這不但國內為然,世界各國都是如此。單以克利斯朵夫與巴爾紮克,與服爾德(Candide)幾種英譯本而論,差的地方簡直令人出驚,態度之馬虎亦是出人意外。
我在五月中寫了一篇對“文學翻譯工作”的意見書,長一萬五千餘言,給樓適夷,向今年八月份全國文學翻譯工作會議的籌備會提出。裏麵我把上述的問題都分析得很詳盡,另外也談了許多問題。據報告:周揚見了這意見書,把他原定七月中交人文社出版的修訂本Anna Kalerina,又抽下來,說“還要仔細校過”。
平時談翻譯似乎最有目光的煦良,上月拿了幾十頁他譯的Moby Dick來,不料與原文一對之下,錯得叫人奇怪,單看譯文也怪得厲害。例如“methodically knocked off hat”譯作“慢條斯理的……”,“sleepy smoke”譯作“睡意的炊煙”。還有許多絕對不能作adj.用的中文,都做了adj.。所以談理論與實際動手完全是兩回事。否則批評家也可成為大創作家了。
此外,Moby Dick是本講捕鯨的小說,一個沒海洋生活經驗的人如何敢著手這種書?可是國內的譯本全是這種作風,不管題材熟悉不熟悉,拉起來就搞,怎麼會搞得好?從前魯迅譯日本人某氏的《美術史稿》,魯迅本人從沒見過一件西洋美術原作而譯(原作亦極偏,姑不論),比紙上談兵更要不得。魯迅尚且如此,餘子自不足怪矣!
近來還有人間接托我的熟朋友來問我翻譯的事,有的還拿些樣品來要我看。單看譯文,有時還通順;一對原文,毛病就多了。原來一般人的粗心大意,遠出我們想象之外,甚至主句副句亦都弄不清的,也在譯書!或者是想藉此弄幾個錢,或者想“脫離原崗位”,改行靠此吃飯!
趙少侯前年評我譯的《高老頭》,照他的批評文字看,似乎法文還不壞,中文也很通;不過字裏行間,看得出人是很笨的。去年他譯了一本四萬餘字的現代小說,叫做《海的沉默》,不但從頭至尾錯得可以,而且許許多多篇幅,他根本沒懂。甚至有“一個門”、“喝我早晨一杯奶”這一類的怪句子。人真是“禁不起考驗”,拆穿西洋鏡,都是幼稚園裏拖鼻涕的小娃娃。至於另有一等,專以冷門唬人而骨子裏一無所有的,目前也漸漸的顯了原形(顯了原形也不相幹,譯的書照樣印出來!),最顯著的是羅念孫。關於他的卑鄙勾當,簡直寫下來也叫人害臊。卞之琳還吃了他的虧呢。
還有一件事,我久已想和你說。就是像你現在這樣的過dilettenti的生活,我覺得太自暴自棄。你老是膽小,不敢動手,這是不對的。你是知道天高地厚的人,即便目前經驗不足,至少練習一個時期之後會有成績的。身體不好也不成為理由。一天隻弄五百字,一月也有一萬多字。二年之中也可弄出一部二十餘萬字的書來。你這樣糟蹋自己,走上你老太爺的舊路,我認為大不應該。不知你除了膽小以外,還有別的理由沒有?
我素來認為,一件事要做得好,必須有“不計成敗,不問效果”的精神;而這個條件你是有的。你也不等著賣稿子來過活,也不等著出書來成名,埋頭苦幹它幾年,必有成績可見!朋友,你能考慮我的話嗎?
榮寶齋說北京總店(總店已改公私合營,上海尚是獨立)二年前印過《北平箋譜》,早已售完。聽說現在又有一部新的在印。將來會通知我的。匆匆,問
好
怒庵
十月十日
……
一九五五年一月八日
悌芬:
三月餘不接來信,今冬身體怎樣?用功些什麼?十二月一日曾有黃賓翁山水一幅托轉黃寶熙,想必收到。莫泊桑短篇小說,巴黎可有回音?定價多少?能將短篇小說從全集中拆買否?
我的服爾德《老實人》(舊譯《戇第德》),八月底完成,因人民文學出版社看稿及排印房工作忙,直至十二月中才排好,仍寄北京出版(排的工作在滬進行,歸我直接監督),本月底或可出書。巴爾紮克各書移轉人文後,先出精裝本;但北京印刷條件甚差,公家辦事亦欠周到,故樣本寄到上海,本本皆有汙跡,或裝訂,或印刷上的毛病。待全部到齊,擬送一整套給黃寶熙。你自己還要嗎?請告知。
……
新譯的巴爾紮克《於絮爾·彌羅埃》,花了一百天初步譯完,正在校改,工夫仍不下於初譯;預料出書當在今年六七月了。接著巴爾紮克的,尚擬譯一部服爾德。明年起則預備每年一部巴爾紮克,一部莫泊桑。
最近人民美術出版社來信,要我譯羅曼·羅蘭的《米萊傳》;據我所知,此書作者係應英國某學術團體請求寫的,法文本恐已不可得。不知你能設法弄一本嗎?或者問問寶熙。
西禾上月受譯文社之托,譯了羅曼·羅蘭的短篇散文《鼠籠》,把稿子給我看了,短短十一頁,錯的地上著實不少,文氣也大有問題,我一口氣拿了原文和他講了三小時。西禾譯筆本算好的,結果尚且如此。後來他全部重譯了,在一月號《譯文》登出。但我未寓目,不知是否比初稿有所改進。
……
……匆匆,即祝
安好……
安
一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