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譚小麟(1911—1948),我國優秀作曲家。——編者注

21指為紀念莫紮特二百周年誕辰寫的文章《獨一無二的藝術家莫紮特》。——編者注

22指英國倫敦的節日音樂廳。

23普羅科菲耶夫(1891—1953),蘇聯作曲家。

24蕭斯塔科維奇(1906—1957),蘇聯近代最重要的作曲家。

25雕塑在公元前六世紀至四世紀,繪畫在公元前一世紀至紀元後一世紀。

26派克曼(1848—1933),俄國鋼琴家。——編者注

27莫依賽維奇(1890—1963),英籍俄國鋼琴家。——編者注

28考普倫(1900—1974),美國作曲家。

29約翰·普裏查德(1901—1983),美國指揮家。

30法國作家梅裏美的小說。——《傅雷家書》編者注

31阿瑟·赫德利 (1905—1969),英國音樂作家。——《傅雷家書》編者注

32安妮·費希爾(1919—1995),匈牙利女鋼琴家。

33這封信是用木刻水印箋紙寫的。——編者注

34希伯來文,原意為“讚美上帝之歌”。——編者注

35埃爾加(1857—1934),英國作曲家。——《傅雷家書》編者注

36埃泰斯庫 (1881—1958),羅馬尼亞小提琴家、作曲家。——《傅雷家書》編者注

37一種多聲部樂曲。——《傅雷家書》編者注

38伊薩伊 (1858—1931),比利時提琴家、指揮家和作曲家。——《傅雷家書》編者注

39阿陶夫·布施 (1891—1952),德國提琴家和作曲家。——編者注

40莎拉·伯恩哈特(1844—1923),法國女演員。——編者注

41卡波斯 (1893—1973),匈牙利出生的英國鋼琴家和鋼琴教育家。——《傅雷家書》編者注

42赫夫齊芭和雅爾太是梅紐因的大妹妹和小妹妹。——編者注

43陳又新係傅雷中學同學,原上海音樂學院管弦係主任,小提琴教授,亦是傅敏的提琴老師,“文革”中遭迫害冤死。——《傅雷家書》編者注

44德文字,相當於英文的original text,原譜版本,通常指一九○○年以前的音樂的原譜版本,即未經他人編輯、整理或注釋的原始曲譜。——《傅雷家書》編者注

45蘭德萊爾,奧地利舞曲,亦稱德國舞曲。流行於十八、十九世紀之交。

46此係傅雷於一九三一年寫給吳宓(1894—1978,陝西涇陽人)之短箋,當時吳宓先生正在法國巴黎大學Sorbonne訪問。——編者注

47羅曼·羅蘭(1866—1944),法國作家,社會活動家。羅曼·羅蘭給傅雷此信的複函,載《傅雷全集》第十一卷《托爾斯泰傳》卷首作為代序。傅雷致羅曼·羅蘭信函二通,均係羅新璋先生據法文去函譯回。——編者注

48加維裏耶(1862—1945),早年任駐東京武官,曾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榮獲元帥銜。

49黃賓虹(1865—1955),山水畫家,安徽歙縣人,生於浙江金華。本編所輯致黃賓虹及其夫人書信,均據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二年版《傅雷書信集》影印本收錄。

50括弧內的一段,係寫於原信邊角,文字亦有脫落,姑列於此。——編者注

51宋奇(1919—1996),亦名宋悌芬,現名宋淇,為老一輩戲劇家宋春舫之子,一直從事文學研究工作,曾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助理。——編者注

52紀德(1889—1951),法國作家。一九四七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編者注

53法郎士(1844—1924),法國作家。一九二一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編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