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專賣店還特設了培訓教室,用於專題講座,達到普及電腦知識的目的。總之,從專賣店的總體布局就可看出,它不僅是一個聯想家用電腦銷售的新渠道,也將是新技術、新產品展示的窗口,是聯想為家庭用戶提供全麵服務的平台。
啟動促銷引擎
柳傳誌意識到,優秀的產品要順利地銷售,離不開客戶對產品的認識與接受。而客戶對產品的認識和接受必須有一套完善的促銷體係來促進。實踐已經證明,聯想構築了豐富的產品線提供給消費者,消費者欣然地接受這些產品還需要聯想開展各種卓有成效的促銷方案。促銷是產品發動的引擎,強力推動產品加速馳向消費者手中。每年每一個係列的新產品推出時,聯想都會組織全國範圍的大型市場推廣活動。多年以來,通過這樣的市場活動,聯想積累了極為豐富的促銷經驗。在這些促銷的過程中,聯想也不斷提高了自身的市場推廣能力,成功地培育了電腦市場,並憑借其強大的實力和豐富的市場經驗大步向第一挺進。
柳傳誌多次強調,有效的促銷是搶占市場份額的利器,聯想曾經成功地舉辦“龍騰東方,聯想98”大型市場活動,提出了麵向新世紀的“龍騰計劃”,以及聯想科技發展公司舉辦“網絡科技,聯想98”大型巡展,反響強烈。聯想最成功的是率先在全國開展暑期促銷,取得很大反響,僅兩周就賣出了1.5萬套“聯想1+1”家用電腦。聯想在這次暑期促銷活動中,依據“升級、優惠、送大禮,聯想百萬饋國人”的主題,以大幅讓利回報了廣大用戶,這是這次促銷極為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
“聯想1+1”電腦在PC市場疲軟時依然熱銷,不僅緣於價格的誘惑力,更取決於聯想在促銷期間為讓消費者用好電腦,幫助用戶明確了家用電腦的功能所在。以往,商家在配合促銷的市場活動中,隻強調低價位和高檔次,而忽視了一個十分關鍵的問題,即強調PC到底能做什麼,致使電腦與家庭實際應用脫節,阻礙了電腦功能的充分發揮。聯想則一改廠商的通常做法,所有活動均圍繞家用電腦的功能展開,使用戶知道了電腦能幹什麼,進而把電腦用得更好。比如,聯想在上海中創大廈舉辦的活動中,明確提出以功能為導向;在廣州宏城商業廣場舉辦的“聯想震撼夜”,把這次優惠的軟件大禮包按照功能分成了五類;在北京展覽館舉辦的電腦愛好者城中,改變了商家傳統的展示方法,用“1+1”電腦配以相應的軟硬件,針對家用電腦的功能,選擇了6個方案,在展區內開設了家教與家政、遊戲樂園、DVD家庭影院、藝術相冊、股市傳真、網吧熱線等6個區域,突出展示家用電腦的功能。
聯想的這種做法使用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北京的電腦愛好者城僅5天就賣出了300多台家用電腦。總之,聯想這次的促銷,同樣有降價,有捆綁,有各式各樣的市場活動,而不同的是聯想的這次促銷活動不僅使用戶享受了特惠的價格,更重要的是,它強調了電腦的功能,用戶更加明確電腦能做什麼。這是聯想家用電腦在市場變化時仍能保持優勢,仍受用戶喜愛的重要原因。
聯想關係營銷的策略包括:首先,聯想與顧客的關係——心連心。為了提高顧客的滿意度,聯想推行“五心”服務的承諾——“買得放心,用得開心,谘詢後舒心,服務到家省心,聯想與用戶心連心”,大大密切了顧客與公司的關係。聯想非常注意在各個環節都與顧客保持聯係,最大限度地滿足顧客的需要。
在購前階段,聯想不僅采取廣告、營業推廣和公關等傳統的營銷手段,而且通過新產品發布會、展示會、巡展等形式來介紹公司的產品,提供谘詢服務。在顧客購買階段,聯想不僅提供各種優質售中服務(接受訂單、確認訂單、處理憑證、提供信息、安排送貨、組裝配件等),而且幫助零售商店營業人員掌握必要的產品知識,使他們能更好地為顧客提供售中服務。另外還推出家用電腦送貨上門服務,幫助用戶安裝、調試、培訓等。
在售後階段,聯想設立投訴信箱,認真處理消費者的投訴,虛心征求消費者的意見,並采取一係列補救性措施,努力消除消費者的不滿情緒。另外聯想還加強谘詢、培訓、用戶協會及“1+1”俱樂部刊物等工作,經常性地舉辦各種活動,如“電腦樂園”、“溫馨周末”等,向消費者傳授計算機知識、提供信息、解答疑問。這樣,聯想創造和保持了一批忠誠的顧客。此外,忠誠的顧客的口頭宣傳可起到很好的蟻群效應,增強企業的廣告影響,也大大減低了企業的廣告費用。其次,建立健全的服務網絡,提供優質的服務。聯想把幫助顧客使用好購買的電腦看做是自己神聖的職責,在“龍騰計劃”中提出了全麵服務的策略:一切為了用戶,為了用戶的一切,為了一切的用戶的經營謀略。
聯想在自己穩固的銷售網絡基礎上,試探著走出自己的特色來,在工廠界一直較為流行的促銷方法是將軟件與整機捆綁銷售,以此提高整機的市場競爭力,同時為用戶帶來實惠和好處。那麼,是否可以嚐試將主板等零部件與軟件一起捆綁銷售,讓DIY愛好者們(即攢機群)也能享受到功能與應用的益處,對DIY的另一大類用戶——地方中小品牌機用戶,同時保證能夠享受到預裝軟件帶來的方便、快捷及多種功能和應用呢?對此作出了肯定的回應。
柳傳誌認為,有效的促銷是聯想製勝的法寶。聯想QDI主板和聯想軟件在12個城市同時推出了“用聯想主板,遊聯想網校,建幸福之家”的活動,將聯想QDI主板與“幸福之家——精華版”和“聯想網校”月卡捆綁銷售,為用戶提供整合硬件、軟件及追加服務的解決方案。捆綁銷售最關鍵之處在於必須保證捆綁在一起的產品無論在技術創新上、還是產品質量上都應是上乘的,這樣才能保證捆綁之後既充分體現各自的優勢,又能夠產生“1+1﹥2”的整合效應。在這方麵,聯想的優勢可謂得天獨厚。QDI作為聯想品牌的計算機主板,在國際市場中享有良好聲譽,進軍國內市場更是誌在必得。而“幸福之家”是聯想獨創的場景式功能操作環境軟件,不僅引入實時三維技術,采用家居式場景設計,而且方便快捷,各種功能一觸即發,為家庭用戶提供網絡、教育、辦公、娛樂、生活五大功能,其自然化、開放化、智能化和人性化的設計深受家庭用戶的喜愛。聯想網校則是聯想軟件事業部為適應Internet在中國的迅猛發展而及時推出的信息產品。三者捆綁銷售可以說整合了優勢,最終受惠的將是廣大家庭用戶
營銷新思路
在“PC時代”的口號塵埃落定的時候,聯想電腦的推出似乎顯得有些“唐突”和“冒險”,但正是這種“冒險”恰好驗證了柳傳誌的堅定和睿智。如果說Internet是PC工業在新世紀煥發更大活力的火種,那麼,聯想便是堅定的執火者之一,特別是聯想營銷的新思路。
1.產品須以人為本
在聯想,柳傳誌搭建了一套可以說是精益求精的營銷體係。在一個完善的營銷體係中,產品始終是居於首位的。沒有出色的產品基礎,一切無從談起,再高明的營銷策略也無法奏效。PC產業的開放性使得這個產業的進入變得很容易。然而一段時間以來,許多商家隻是把精力放在了CPU的不斷升級和拚價格上。事實上,未來的PC將越來越不會按照CPU的檔次或者操作係統的不同來區分,而是會按照功能和應用的不同來區分,不管商用還是家用都是如此。比如,這是辦公用的,那是孩子教育用的,這是計算用的,那是娛樂用的等等。或者是這台電腦具有什麼樣的功能,因為隻有功能對客戶才是有意義的。還有一個要點,大多數的用戶日常最需要電腦為他提供的功能不超過三個。因此,如何針對購買電腦的用戶的不同使用需求來提供更好的產品,就成為PC廠家應該首先考慮的問題,換句話說,PC廠家如果隻提供僅有CPU和OS的裸機將是沒有前途的。所以,聯想產品開發的重點,或者是聯想前麵談到的技術儲備重點,都將集中到功能和應用方麵上去。另外,如何“讓中國人用得更好”,提供他們全中文的、易操作、易學習的用戶界麵也是至關重要的。
柳傳誌指出,結聯世界也是很重要的,沒有這一點,聯想就無法保證聯想的技術與世界同步,無法兌現聯想承諾的“把最先進的技術最快地以最合理的價格提供給用戶”。
在當時,中國計算機應用水平普遍不高,對易用性、安全性設計和維修服務還相當依賴的情況下,要普及電腦,擴大電腦市場。以聯想“天鵲”120為代表的“全民家用電腦”,無疑更加有利於想盡快跟上時代步伐的千萬普通用戶,輕鬆踏上“因特網之路”。聯想充分利用Internet帶來的機遇,以一代代新穎、獨特、實用的產品,加速擴大成熟業務的市場規模,使自己在中國市場的地位日益穩固。
2.做好渠道
聯想開始在與代理夥伴相互融合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一體化建設,使聯想這幾千家夥伴真正成為聯想大家庭中的一員。代理商將不僅僅納入聯想的銷售、服務體係,也將納入聯想的分配、培訓體係,大家榮辱與共,一同成長,鞏固“大聯想”的市場地位。同時,聯想將對市場進行細分,針對不同的市場客戶群探索不同的銷售方式和渠道,代理商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進行選取。“小聯想”不會做直銷,但將把對新銷售方式和新渠道方式的探索,以及如何提高“大聯想”服務水準和形象等難啃的骨頭自己來啃,以確保“大聯想”肌體的健康,以及具有抵禦風險的能力。聯想甚至希望,聯想的客戶能夠成為聯想這個“大聯想”的一員,聯想的電腦用戶協會就是這樣的紐帶,希望他們不僅僅是聯想的客戶,更是聯想的夥伴、聯想的顧問、聯想的“大夫”,本著對民族工業的關愛,保護聯想的健康。從這種意義上講,這個“大聯想”就是民族工業的化身。聯想是要建一艘“泰坦尼克”號巨輪,但它又能時刻意識到冰山的威脅,並靈活地躲避。
3.服務至上
“全麵服務”包含三個方麵的內容:一是無論用戶在哪裏,聯想的服務都能涵蓋得到。二是聯想不僅要做好被動式服務(也就是機器壞了,請求修理),更要多做主動式服務,不但要把幫助用戶使用好所購買的電腦看做是聯想的職責,更要把計算機應用的推廣和普及工作看做是自己神聖的職責。為此,聯想將加強谘詢、培訓、用戶協會“1+1俱樂部”刊物的工作。三是服務內容和標準既要滿足商業客戶的需求,更要滿足家庭客戶的需求,聯想將全麵地把自己看做是一個家電廠商。為了履行“全麵服務”的承諾,聯想將加強四個方麵的建設:服務網絡、服務項目、服務水準(態度和技術)、服務管理(備件和費用控製等)。
4.“內聯外合”研發
“外合”的意思是聯想將進一步加強與國際著名廠商的合作,爭取他們把聯想納入他們的全球範圍重點支持的廠商行列,以保持聯想技術的領先性,保持最先進技術的產品能夠和世界同步進入中國市場,保持主流產品更好的價格。同時聯想也希望和國際廠商展開更深層次的合作,如聯合開發、聯合定義未來產品,比如說聯想和日立在新概念PC上麵的合作、聯想和微軟在掌上電腦方麵的合作等。
“內聯”則意味著聯想將加強與國內廠商的聯合,真正做到優勢互補。聯想的市場優勢不僅僅是聯想的財富,也應該是整個民族產業的優勢,包括硬件產業,也包括軟件、硬件方麵,聯想可以利用聯想業已形成的市場和用戶基礎、渠道優勢,幫助一些有技術、有產品的廠商(比如網絡產品、高端服務器產品)迅速打開市場,聯想也能因此而拓寬自己的業務領域。軟件方麵,中國的家庭將會有很多需求,而家用電腦要普及將會越來越依賴於應用功能。聯想在家用電腦方麵業已取得的市場優勢,可以為不少軟件廠商所利用,而聯想也將因此獲得向家庭客戶提供更多、更好的應用的機會。
曲線代理
柳傳誌多次指出:“企業製定營銷渠道策略的目的,就是要研究如何選擇和運用營銷渠道,使自己經營的商品適時地出現在市場上,便利用戶購買。商品進入市場通常要經過一條鏈條般的銷售環節:生產企業內部的銷售組織。外部的代理人、批發商和零售商。商品從生產者向最終用戶轉移的過程中,代理商會起很大的作用。”
與代理商共享願景
柳傳誌認為,處理和供應商的關係是自己的強項,有能力從供應商那裏爭取到優惠條件和自己的代理商共同分享。具體做法是加強和供應商接觸,了解他們的政策、未來和願景,通過和他們共享願景達到自己的目的。比如SUN說自己要在中國發展到怎樣的規模,聯想科技就會挖空心思想自己怎樣做能夠配合SUN實現這個願景,然後告訴SUN自己配合它實現願景的具體方案。
柳傳誌特別指出,與代理商共享願景應該分階段劃出重點,在以銷量為重點的階段,就要犧牲利潤;遇到環境波動的時候,就是不賺錢也要保住市場份額,有時候賠錢都要做,要不然後麵就沒有什麼機會了;但是當再降500元對銷量根本不起作用的時候,當然就要能賺多少是多少。以東芝筆記本為例,常常會出現上一個季度銷量好,利潤也好;第二個季度,銷量不好,為了維持住銷量,利潤更不好;第三季度,銷量慢慢上來了,但利潤仍然不好。這個動態調整的原則主要要看和競爭對手對比自己產品的性能價格比是否更具競爭力。
柳傳誌坦言:“聯想堅持一個產品做到一定時候,做到一定程度就要轉向,該收手的時候一定要收手,如果老是不收手,跟廠商一直走下去,貨賣得越來越大,操作失誤率就會越來越高,一旦砸了就無法補救。在AST上,聯想就吃了比較大的虧。做代理業務容易被一個朦朧的目標給欺騙了,有時候會產生一種盲目樂觀的情緒,第一年做好了,很高興,第二、第三年再做好,就更高興了,第四年就可能什麼都不想了,人定勝天的想法就會出來。這個時候也就是出問題的時候。”確實,像聯想科技這樣的分銷業務,其營業額非常大,出了問題都是巨額的損失。很多也做代理業務的電腦公司靠一種產品一下起來了,接著就是它走下坡路的時候,這叫作“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聯想科技的辦法就是做獨家總代理或者競爭對手越少越好。聯想當年和東芝筆記本談判的時候,堅持獨家總代理條件,東芝銷售部門因為沒有權力修改代理協議,最後英文代理協議不變,用中文寫清楚了聯想是獨家總代理。柳傳誌承認做企業如扔硬幣,隻有掙錢的一麵和賠錢的一麵,因此,扔的時候一定要謹慎操作。為了保證操作的安全係數,聯想科技在選擇產品時隻能選現成的、還處在上升期的產品。大路貨的產品聯想科技不做,因為利潤空間太小,像聯想科技這樣大規模的公司,對利潤的要求比較高,而利潤高但需要大規模市場推廣的產品風險又比較大,如何協調這對矛盾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