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杯弓撲朔(2 / 3)

下了朝,裴抱元踱步到瑤光麵前語中帶刺道:“別人養的貓再不濟還會拿耗子,不像有些人呐,辛辛苦苦當個愛物捧上了座兒,倒隻咬自己院裏的雞。令妹今時不同往日,這主意也是大得很,竟連你這長兄的麵子都照樣駁回,可不知滋味如何呀?”

瑤光瞟他一眼,悠然笑道:“昭儀娘娘進退軌製,卻輦之德堪為典範,我這做兄長的自然也顏麵有光,總歸是比養條惡犬栽河裏勝之多矣。哎,貴表妹那二十九遍宮規讀得如何了?若還不通,且仔細著勤加督導,免得來日衝撞了聖駕,罪過可比偷雞要大了不知多少,你說是吧?”

裴抱元屢次上前招惹,必都討不了好去,總被撅個七竅生煙回來,卻難得的鍥而不舍屢敗屢戰。裴紹之嫌他丟人,每每見其跺腳,倒還忍不住嗆他兩句,實在恨鐵不成鋼。

前番袁淩微被扇耳光罰跪讀宮規之事早傳遍宮闈,也令他如鯁在喉,切齒道:“蕭家那小丫頭片子,跟了姓白的沒幾天,好的一點沒學著,這口蜜腹劍的手段倒得去幾分真傳!在後宮裏頭打罵妃嬪作威作福,轉頭倒裝起賢良來了,還卻輦之德,哼!”

“爹,瞧你這話說的,哪有好的給她學?咱就看著她這麼欺負自家妹子不成?”

“淩微自己不爭氣,能有什麼法子?這對‘兄妹’一搭一唱的好戲台,怕是正缺人來給加點料!”

流言向來是成本最低效果卻最顯著的武器,並且能夠在一團渾水中將始作俑者悄無聲息地掩藏。所謂眾口鑠金,人人都有一張嘴,你不知道它究竟從哪裏開始,又朝著哪個方向蔓延,要平息更是尋不著源頭。

過不了多久,宮闈中突然開始空穴來風,流傳起一些有損皇室體麵的不雅傳言來。暗指的是這位出身教坊司的狐媚昭儀,與國師空有兄妹之名,卻早有苟且曖昧之實,入宮為妃之後仍然藕斷絲連,才因此得到國師的鼎力扶持,在後宮權寵日盛。重華初次得知這些不堪入耳的說辭,是從“心直口快”的盧映意口中聽來。他雖斥為無稽之談,甚至為此厲責三妃協理六宮不利,縱容流言散布不加遏製,反而跟著煽風點火,私下裏也不免覺得難堪。

國師自稱身體羸弱藥不離口的話固然不可全信,但其人素來不近女色亦不肯娶妻納妾卻是有目共睹的事實,這點即使再能攀鑿附會之人也挑不出把柄來。這份兄妹之名,本就是皇帝為了給蕭月瑟篡改一個足夠資格侍奉帝側的身份而臨時權變的辦法。後妃居於深宮,不可能與前朝臣子隨意見麵,在偶有的幾次宮宴上,他們兩人間也僅僅保持著無可挑剔的冷淡禮儀。瑤光對這位應該沒見過幾麵的義妹同對其他宮娥並無任何不同,目光所及最遠之處,大概是在這些女眷足下往前三尺的地上。

至於蕭月瑟麼,他不願意懷疑她。況且流言終究還隻是流言,並沒絲毫證據。他懊惱的是元夕近在眼前,他頂著前朝那麼大壓力打算為她晉位冊封的當口,鬧出這樁纏夾不清的汙遭來。若她來日誕下的是位皇子,那麼皇子生母的地位和名聲將直接影響到這孩子將來的前程。

風聲傳到蕭月瑟耳朵裏,她立即便知道這是宰相給她的第一個警告。如果她不能“聞弦歌而知雅意”,那麼接下來,恐怕流言便不止是流言,而是白紙黑字的真憑實據。

夏含真的身體經過杜太醫的細心調理之後,已逐步複原如初。在蕭月瑟有心相與下,兩人交往日漸親厚。

月昭儀與國師的流言一度傳得沸沸揚揚,連養病甚少出門走動的夏含真也不得不有所耳聞。因此幾次著意寬解起她來,卻發現蕭月瑟對此事態度平淡得異常,似乎並未有多少困擾驚惶。三言兩語揭過去,反倒在閑談中問起夏含真的家世姊妹。夏含真之父章陵縣縣令,膝下隻有一子一女,是以含真並沒姊妹,否則怎會獨自一人零落深宮無所依傍。但她卻有個在做尚書郎中的哥哥夏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