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顛山倒海(3 / 3)

擅動龍脈,使國祚不昌,將先帝遷葬之事等閑兒戲,簡直與弑君忤逆同罪。

大夥心知裴氏一門日久把持朝綱,為所欲為,並不怎麼把年輕的皇帝放在眼裏。想那重華帝,親政多年來種種所為,亦非等閑之輩,能容他多久?因此一力抬舉這位出身民間的布衣國師來與其分庭抗禮,怕是早起了除之而後快的心思。今日不過苦心尋個由頭來發落。先下手為強,要怪就怪裴相自負太過,毫無提防,事情演變到這個份上,真真神仙難救。

這般思忖著,紛紛不約而同地後退了一步,以免沾帶晦氣。

朝廷是個芳香腐臭的漩渦。上一刻的靠山,說不定下一刻就化作了催命符。沒有人知道接下來突然落馬的將是誰,這裏也絕不會有永遠的贏家。

而那些贏的人,最最害怕的,不是下一次贏得夠不夠好看,而是會不會輸?因為輸一次,很可能賠上的就是身家性命,甚至宗族子息。

那裴抱元頓時酒醒了一半,始知元夕之變竟是衝著自己而來。且看這陣仗,非同小可。不是堂前做戲,竟是取命了。想起來掙紮,無奈四肢俱已被縛。困獸猶鬥,把那素日裏的故作斯文丟了個幹淨,猶自喘著粗氣鳴冤。

“臣冤枉!陵寢上移百米,照地理判斷,與汝州秦王墳相似,實乃一塊宜子宜孫的風水寶地,至於地穴通泉透水,微臣至多不過是督辦不嚴,且破土動工前,已著督監杜昊核實聖旨獲準……”

此言一出,杜昊一張鐵青臉孔頓時漲得滿麵通紅,聲嘶力竭道:“皇上明察!萬萬沒有此事,是國師他專權自大,假造聖旨……”

聖旨。裴紹之仿佛被驚雷劈中。那道“假”聖旨!

杜昊帶來的消息,瑤光酒醉青樓,為博花魁一笑,將兩份聖旨拿了出來炫耀。一真,一假。據杜昊所言,那真的要使龍穴下沉,假的卻是要抬穴上移。原來瑤光傳給宰相的那份,確確實實是一道貨真價實的聖旨。但,他讓杜昊以為那是假的。因為杜昊得窺天機的當晚,真的那份還沒蓋玉璽寶印,假的卻蓋了。假聖旨上,印自然也是假的,而杜昊醉眼迷離色欲熏心之下,如何能在那麼短的時間內辨別真偽?又不能真的趁瑤光醉酒,大張旗鼓當著那花魁的麵就把兩份聖旨全部帶走回來商榷驗看。

杜昊也傻了眼。就算他此時鳴冤,說出瑤光私藏有兩份聖旨引他上當,無憑無據,誰信?若瑤光反問他在哪兒看見的假聖旨,他怎麼說?在妓院花魁手裏?

畢竟真的那份,已經確鑿無疑傳旨給了裴相。隻不過,被他們都當成了假的。而那份假的,想必早已被處理得一絲灰燼不留。難怪他說,“燒卻燒得,隻是丟不得。”

國師精通風水五行之術,尋龍點穴勘測地脈,早看出龍穴要下沉,皇帝禦筆親提的聖旨,寫的必然也是下沉。但假聖旨寫的卻是上移,裴紹之拿著貨真價實的聖旨,還想著反告瑤光一個矯旨欺君之罪。

大勢已去。

“夠了!你倆起來,拿著這些卷宗和圖紙,去給在場的百官們看仔細。勘測,定址,改穴,破土,若說俱已如實上報,上麵可有朕禦筆親批,可有朱砂印綬?先帝定陵,關乎國運,是何等的大事?!不經呈堂商榷,沒有禦筆印璽,竟然敢矯旨擅改,捅出了天大的簍子還不知悔過!”

裴紹之頹然,怔在當下。當然沒有。什麼都不會有。原本就是他有心要將“假聖旨”一事瞞下,隻為等著陵寢按那“真正的聖旨”上移龍穴百米,妥善完工之後,才好將矯旨誤國的滔天大罪扣在瑤光腦袋上,一擊即中。

但眼下他遭此連環設計,已成死局。瑤光不認,無憑無據,世上已沒人能逼他認。

其實裴紹之猜的大差不差,隻是那“聖旨”並非隻有兩張,而是三張。

瑤光照著唯一真實的那份聖旨,臨摹了一份分毫不差的出來,自然便沒有九龍寶璽玉印加蓋,令杜昊認定此乃假貨一張。再另外造了一張足以亂真的假聖旨來,蓋上私造的禦印,令他們信以為真。待將那份真的傳旨給裴抱元後,立即將兩份假的毀去,偷天換日,遂成天衣無縫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