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不能立即迎入後宮,這公主便成了燙手山芋,丟是丟不得,擱卻也沒處擱。
安歸靈雎在未行帝後大婚之禮前,便仍舊是盟國公主的身份,長住後宮於禮製不合。何況,整個王城戍衛禁宮的十六衛護軍全部加起來也才三萬人,駐紮在皇城北麵,公主從西域帶來的親隨護衛就有赫赫兩萬之多。
號令玄甲衛的兵符共分為陰陽兩枚,白玉青鸞符和赤金火凰符,皆由公主一人執掌。直到公主出嫁,其中一枚才可分與她的夫婿,共同號令。現而今大婚未成,斷無先交出兵權的道理。哪有人還沒娶進門,就先惦記上娘家陪嫁的?就是說,這麼大一群無法被皇室掌控的驍悍兵馬,將日夜圍聚在宛京城中,怎能不令人忌憚頭疼。
諸嬪妃的性子,重華太清楚了,公主聲勢浩大的臨朝已經令她迅速成為眾女的眼中釘,萬一有了任何差池,那兩萬人馬還不直接一路喋血殺進皇城?後宮中的“意外”在他麵前可以被無可奈何地當作意外來處置,在安歸木爾罕眼裏可就無論如何糊弄不過去。看他對這寶貝女兒視若掌上明珠的做派,公主倘有了閃失,他斷然不會善罷甘休,一旦盟約盡毀,兩國反目,再添一勁敵倒還遠不如原先井河不犯相安無事的好。
後宮是進不得,那就按前朝規矩在城中另造公主府安置原也不是不行。橫豎隻要把兩年孝期度過,照舊按帝後之禮迎入皇城即可。但帝陵誤穿泉眼,損毀殆盡,重修需得耗費大量民力物力。且不說兩年後蕩平諸藩所需的龐大軍費,就連眼下蠢蠢欲動的北疆也不得不令朝廷未雨綢繆。再大興土木修建公主府,這府邸又得按照皇家規格絲毫馬虎怠慢不得,整個國庫都得被掏空一半,萬一北疆起了兵戈,實在力有不及。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皇帝也會為缺銀子發愁。此刻他正在文昌閣內愁眉緊鎖,手中拿著那顆被鷹隼丟下的珍珠拋來接去,一邊盯住他的大臣們。
“平時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上不還一個個出口成章的,眼下怎麼都成鋸了嘴兒的葫蘆?你們倒是想個法子出來,這公主究竟放哪兒合適?安歸那廝,哪裏是送嫁,簡直是給朕送了個兵馬大元帥來。就看著那些玄甲衛日日駐紮在皇城,對大內虎視眈眈不成?”
這時袁棣越眾上前,拱手奏道:“皇上所言極是,公主本是為和親而來,就算沒成大禮不能安置後宮,也沒有遠遠放於別城的道理。雖然兵馬遠離,但跟流放又有什麼區別?兩國結盟本是好事,這一來卻等於狠狠掃了安歸汗王的顏麵,更失了我朝的氣度,倒教他以為咱們懼其兵威……”
重華不耐煩地揮了揮手:“這些朕都知道。說重點。”
袁棣清一清嗓子:“這行宮別苑嘛,眼下宛京城裏倒恰好有一座,距離皇宮也不遠。”
袁棣所指,竟是國師府內的那座才落成數月又隻用了一次的省親別墅。
月昭儀與國師名為兄妹,實則並無血緣,即便寵眷再盛也斷沒有被恩準“返家”省親的道理。那麼這當初耗費重資修建的省親園林,自迎昭儀入宮後就得封存,再無人可以擅用,白白擱著豈不浪費?現成的華宇宮闕,倒不如先拿來安置公主,來日遵循舊例依舊從此處迎帝後入宮即可。
瑤光心中一歎,知道袁棣是想把這顆誰也接不住的燙手山芋直接朝他手裏丟。金尊玉貴的未來皇後住在府內,但凡有疏失差池,整座國師府頃刻便會被兩萬玄甲衛踏平還是小事,引起了兩國兵戎幹戈,罪過就全擔待在他一人身上。
暗自尋思一回:“我府裏除了五行卦陣,並沒平原沃野,如何養得住這匹胭脂烈馬?”剛欲開口推拒,轉念又想,拿個什麼理由來推搪呢?誠如袁棣所說,公主不可能離居別城,必須留在宛京,後宮又暫時進不得,總得找個妥帖地方安置。若拿前番流言之事當作借口,避開瓜田李下之嫌,倒也名正言順,但那事好不容易剛剛被皇帝寬容大度地平息下去,豈有冒險再提之理,不是為蕭月瑟埋下隱患麼?蕭月瑟雖未受他扳倒裴相之事牽連,但因皇陵傾覆,滿朝守孝之期內不宜再晉封後妃,因此並未如重華原先計劃的那樣元夕之後進為二品嬪位。為表眷顧,皇帝在她還是昭儀之時,賜住扶搖宮,與三妃同掌六宮事。名雖不變,實已擢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