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光對她的守之以禮,確有他自己的顧慮,但也並非刻意冷落於她。他是真的很忙。朝中局勢緊張,皇帝對他的態度也日益顯出些可供揣摩之處。在他遠征北疆期間,三位郡王已有其二倒向袁棣一黨。唯一態度模糊的北靜郡王,乃是因為其妹淑妃唐千羽新近有孕之故。這是整個子息凋零的泱泱後宮第二位懷有帝裔的嬪妃。北靜郡王不願在這緊要關頭與瑤光直接衝突,惹下一位勁敵。
人人都知出身東平蕭氏的宸妃就算再獨寵一身,也絕不可能碰到後座的邊。唐千羽一懷孕,立即便重新激起前朝立後之爭。
蕭氏既不可能立後,那麼她生下的若是位皇子,便是皇長子。唐千羽誕下的若也是皇子,一旦生母成為皇後,這孩子便是嫡出。以皇帝對蕭氏的寵愛,定然掀起儲君之爭,何況蕭氏還有永寧王的支持。
白帝在位數十年,將開疆辟土當成帝王一生應有的作為。常年征伐在外,導致先帝一朝後宮亂政,皇嗣遭劫。重華深受其害,定然不會允許覆轍在自己治下的這一朝發生。他對立後一事頗多踟躕,顧慮重重。中宮若始終無主,無論嬪妃生下多少孩子,也不過是個長幼之分,一旦冊立了皇後,立即就變成立嫡還是立長的國本之爭。唐千羽的孩子,來得太不是時候。
但他對唐氏其人,並沒什麼不滿。唐千羽性子雖孤高,卻是整個後宮裏難得不招惹是非性情端靜的女子。她對皇帝靜默以待,永遠和顏悅色的柔順體貼,在以爭奪榮寵穩固家族為要的一群鶯燕裏,顯得頗為難能可貴。她的情意,連蕭月瑟都能在扶風亭短短一瞥間察覺,天長日久,重華又豈會絲毫無所感。為平衡三家郡王之勢,重華對她雖並沒什麼過分的恩眷,卻始終禮待有加。
因永寧王而生的顧慮,使他對蕭月瑟多多少少有了些難以排遣的鬱結。大概因為用了心,便總容易患得患失,反倒難抒胸臆。且蕭氏有孕,身子又虛弱得很,實在不宜勞神,前段日子反倒往唐千羽的柔福宮走動得頻繁。
蕭月瑟對這一切並沒表現出任何情緒。似乎宮闈中一切動蕩,都激不起她心頭絲毫漣漪。她對那些甚囂塵上流言的關注,甚至還比不上宮苑中新栽來的幾株夾竹桃。淑妃有孕,她不過隨著眾人一起按舊例準備了中規中矩的賀禮送去,連麵也未露。
在眾嬪妃眼裏,這兩位如今都懷有帝裔,一個是最有望入主中宮的後位之選,一個是恩眷無雙的掌權寵妃,實在是最有理由水火不容的一對。但偏偏,她們之間和睦寡淡井河不犯,都驚人的沉得住氣。便是有心之人刻意從中調唆生事,也被她們不約而同的主動各退一步,將衝突消弭於無形。更讓人忍不住腹誹,那遲早要到來的對決,恐怕更奇突慘烈。
那些議論從宮婢口中七拐八彎傳到耳中,蕭月瑟隻當笑話來聽。一邊看著花匠為夾竹桃鬆土修枝,一邊輕輕拈著花瓣笑道:“風疏雨驟之前,總是烏雲如蓋,更顯寧靜。與其大張旗鼓到處去尋梯子拆毀別人家屋簷,倒不如趁這工夫好好把自家籬笆修得牢固些。雨簷破了,可以再搭,基石衝毀了,就再也沒有能重築的那一天。”
她毫無疑問也在做著自己的準備,而且很可能已經進行了不是一天兩天。但宸妃的心思一向最難琢磨,她既如此氣定神閑,底下人也就不敢再多做置喙。
與此同時,瑤光一改開府以來堅壁清野的做派,也同朝中顯貴一樣,開始收幕賓養家臣。按祖製,親王可在宮外有獨立的官署,下設國令、國尉、國丞等,也就是俗稱的小朝廷。
他在大淵的權勢與聲威積累到如今,已是水到渠成之事。身為大淵一等一的貴族,不拘泥於門第之見,為世家子弟以外的公學仕子廣開仕途,放眼整個朝野都極為難得。
這位叱吒沙場馳騁朝堂的布衣軍神,在民間一向享有著極為傳奇的盛譽。路人皆知其天文地理無一不精,且能貫通幽冥,窺探天機。在戰場上的修羅之名,能止小兒夜啼。但那麼長時間以來,國師的座下卻始終都隻有一個徒弟。他從不收徒,便是有攀了門路尋來的王公貴族子弟,也一概拒之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