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白衣叩閽(1 / 3)

風亂星野,驚起三更鼓。留在宛京的最後一千玄甲衛突然暴起,與圍困王府的皇家禁軍拔刀對峙,那些以一當十的西域勇士們得了王妃號令,一番惡鬥後終於將禁軍統領挾持在手,硬生生開出一條血路。

卯時剛至,東華門在淡紫的霧靄中緩緩開啟。

前一晚攔著阿奴的小守衛,目瞪口呆地看著昨兒還在侍婢口中“彌留將死”的永寧王妃,一身孝衣手執長鞭氣勢洶洶而來,哪裏有半點病勢垂危的樣子。

說是氣勢洶洶,其實連上王妃在內也不過一共三人,外加一具直挺挺被白布遮蓋的死屍,擱在擔架上,被兩名隨從抬著緊隨其後。

那天許多等候早朝的官員都看見了這令人震驚的一幕,都道是開國以來還從未有過這等奇事。

永寧王妃是誥命貴婦,有品在身,宮禁上的人不敢等閑視之,也不能這麼罔顧宮規直接容她帶著屍體闖了進去,踟躕間欲上前阻攔,被那長鞭毫不留情抽得血花四濺。禁衛們手中雖有長槍利劍,卻不敢真的傷她,且攔且退,早有人飛奔進宮報訊。

離早朝尚還有半個時辰,皇帝正在柔福宮陪淑妃用早膳,聞訊兩人都是一驚。重華想起頭一晚同福帶來東華門近衛門督的急報,說是永寧王妃病危,那個揭發永寧王通敵的守衛得訊便擅離職守一去不返,心中早已有了模糊的預感。

當時他隻吩咐同福不許聲張,也無須派人阻攔,隻裝作不知。想是若王妃真的駕薨在此夜,日後在瑤光那邊也說得過去,皇家並非不聞不問,還放了王妃曾經的私兵將領前去探望。至於另一個原因麼……靈雎猜測得沒錯,皇帝或許需要憚壓權臣的借口,但絕對不是通敵叛國這樣一種罪名。

果然天還未亮,垂危的王妃安然無恙,活生生跑出去的蘇力青卻已死透,被放在擔架上抬進宮來。

夜奔探病的結果,多多少少也在重華的預料之中。

唐千羽見他神色忽明忽暗,便柔聲勸道:“王妃白衣闖宮,已是有殉夫的決心。聽聞這位烏孫汗王的女兒性子剛烈,又是上過戰場的,若真鬧出人命來……恐怕……既然她有冤情要稟,皇上不如放她進來且聽一聽再做定奪也罷。”

和親的王妃可以病死在王府,但不能在眾目睽睽下被逼死在皇宮。

靈雎朝裝外披著白麻素孝,烏發垂肩,一絲脂粉釵環也無,當著文武百官,在朝堂上為永寧王鳴冤。她身後帶來的,正是“畏罪自盡”的蘇力青的屍體。一張落了血印的白絹上筆墨分明,乃是認罪供狀。

王妃自陳帶兵北伐期間禦下不嚴,放縱私兵將領與主帥頻生衝突結下私憤,蘇力青銜怨未盡,一時糊塗竟顛倒黑白去煽動駙馬公報私仇,才招致今日構陷之禍。字字泣血,哀懇中亦有金石鏗鏘,令人唏噓。

當天夜裏,皇帝便收到烏孫使節帶來的信函。

信中所言倒並沒什麼諱莫如深的內容,不過是希望皇帝對和親王爺卷入的罪案明察細審,勿要因奸人誣陷,傷了兩國的和氣。然而大淵宮中封鎖得水泄不通的消息,安歸木爾罕是如何得知?

自瑤光被軟禁皇城,王府始終被北衙禁軍嚴加把守,所有通往西域的驛道隘口也都日夜嚴密盤查,何況兩地路遠迢迢,流星報馬用最快的速度趕來也需大半個月。就是說,起碼在一個月前,這場彈劾剛剛開始時,宛京就已經有永寧王或王妃的人被派出去通風報信。他們早就預料到了可能會有今日,也為之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一個月前,正是永寧王妃生辰,烏孫吐迷突來朝拜賀之時。她的玄甲衛!那些遠送使節隊伍出城後,就再也沒回來過的玄甲衛。

重華立即命人傳召皇城外駐紮的禁軍統領,連夜查探,這個猜測也很快得到證實。

原本戍衛王府的玄甲衛因與皇帝派去的北衙禁軍頻生口角衝突,險些動起手,王妃為避嫌,順勢命出城護送使節的兩千人不必再回來,遠遠駐紮在城外一隅即可。因紮營的地方離京城布防甚遠,區區兩千兵士人數又不值一提,能掀起什麼風浪?恐怕就是王府有了什麼指令,待傳到營地也得費不少功夫。皇帝聽聞,便當是瑤光夫婦二人表忠之舉,默許之。

然而重華當時並未料到這些玄甲衛的用處從來就不是在宛京中與淵軍相抗,而是逃離。

王妃留在宛京城外數十裏處駐紮的兩千玄甲衛,早在王府第二次升起一百八十四盞祈天燈的那晚,見燈知訊,派出一千五百騎,兵分數路趕回西域,將靈、瑤二人在大淵朝中遇險的消息帶去。

玄甲衛是西域軍中精銳,騎行如風,路線分散開來更無法全部攔截。即使其中幾撥半路被發現,甚至慘遭剿滅,剩餘的隊伍也能不辱使命。而最後的五百人,則留守駐地按兵不動,每日炊煙不減,故布疑陣,假裝這兩千兵士從未稍離。

靈雎曾聽清讓講過瑤光在攻打碎葉城駝兵營前鋒時用的法子。當時主帥羅毅給出的兵馬盡是些老弱病殘,人數也少得可憐,瑤光就用此招迷惑了駝兵營的主將,趁夜挑營後還帶著僅剩的兩三百人全身而退,待敵人反應過來,派出追兵去堵截,早已望塵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