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她方出了淨慈庵,正欲往玲瓏山上行去,便遙見山腳一隊煊赫儀仗穿南天門而過,綿延十數裏,漫天縞素。
那是皇後出殯的隊伍。
蕭月瑟死後,被昭告天下,因在陵宮為聖駕遠征祈福,虔心感動上蒼,終天降甘霖,然皇後雨中久跪,周身遍濕,染風寒不治而逝。
多麼冠冕堂皇的理由。她當然沒有在史官筆下被錄為一個常常抗旨,不服管束的罪人。皇帝罔顧非議,下旨將蕭月瑟追封為後,並親擬了開國以來最尊崇的諡號:昭仁純翊慈明襄聖文皇後。
皇後晏駕,帝躬甚哀。乃至廢餐輟寐,罷朝五日。梓宮在皇城停放了將近一月,始終秘不發喪,在眾臣竭力勸諫下,才終於由司天台擇定吉日發往陵寢。重華服縞素,率百官親送,自出殯至百日,亦躬親致祭。
那葬儀極盡哀榮——所謂的皇家體麵。蕭月瑟被劍傷穿透的屍骨裹著金縷玉甲,厚葬入昭陵。天子百年登遐後,將與早逝的皇後同穴而寢。
重華帝從此再未冊封過皇後。臨終前,為他梳頭臨哭的唯有太子。老皇上腦後,一束以絲絛牢牢綁係的漆黑青絲被深藏在花白斑駁的發間,異常刺目。
蘇妙聲——哦不,她現在是佛祖座下泱泱眾弟子中一名比丘尼,法號妙音。妙音尼師駐足山腰,目送那隊列夾雜著喧天哀樂浩蕩穿城而過,忽然覺得手中懷抱的那張琴變得重不可言。
多年前溵川水畔,她和她,一作觀音,一扮龍女。而今一個是死去的皇後,一個是活著的女尼。
因一句和蕭月瑟間半戲半真的誓言,瑤光和妙聲,總是那樣接近,卻始終沒法在一起。
明月有缺,弦盡音未絕。
她說,那個答案,留在乾陵。
同福長跪禦前,掩麵泣不成聲,將隱瞞的前事一一細說分明,不住叩頭口稱死罪。
“……娘娘也是為了聖上,不得已才攬下所有罪過。當時實在沒有別的法子啊……皇上若隻顧舍不得娘娘,真把那白狼逼得造了反,老奴豈不成了千古罪人?因此隻能答應娘娘一同做下這膽大妄為之事,罪犯欺君,萬死莫贖!隻求皇上節哀,眼下最要緊的是趕快派妥當人手把皇子接回宮中,勿要再令皇家血脈流落在外……”
原來是這樣麼。她不惜自毀,背負懷疑和罵名,為他把白狼裂國之禍推遲了足足四年。
她說時間最終會帶給他答案。然而他更想要的,是她親口來告訴他。卻再也,再也沒有機會了。同福的聲音漸漸模糊,他眼前不斷浮現的,是她最後挺身撲向劍鋒,擋在他身前的模樣。毫不猶豫,沒有一絲遲疑。
錦屏相隔,是為遮掩鬥篷下的身形,亦是怕相見心軟,不能分離。重華被濃濃的懊悔纏住,為什麼玉階拜別時,偏要堅持那一點莫名其妙的驕傲,竟沒有打開門看她一眼。一別經年,再見時,已是最後一麵。她渾身是血,五髒幾乎全被劍鋒絞碎,在他懷裏溘然長逝,就此天人永別。
白狼手中長劍哐啷落地,正要衝上前扶住蕭月瑟倒下的身體,被重華撿起那劍直刺進他胸前攔下:“不許碰她!”
那麼多的血,帶著溫熱汩汩冒出,他用雙手怎麼捂也捂不住,隻是不斷語無倫次地重複著,朕不許你死……不許你死……你眼裏要還有我這個皇上,就聽我這一回……
她撫著他的臉,艱難地微笑著說,可惜,妾是一個常常抗旨,不服管束的人……隻怕……還是要讓陛下失望了……
他恨她的桀驁和自行其是。從來主意大得了不得,什麼決定都自己做了,隻把結果留給他去承受。他是皇帝,不可能像尋常男人那樣赤裸裸地表達愛意。賜下玉牌印信,原是欲將前事揭過回心轉意的意思,她卻拿了來硬闖青銅峽。她終究是愛他的吧。那個答案已經明明白白,不需要再問了。
錄事官載:帝聞之甚悲,顏悴聲啞,淒感無極。水漿不入至數度昏暈嘔血,臥病月餘不起。命停嫁娶,輟禮樂,軍民皆摘冠纓服縞素,命婦去裝飾,舉朝同悼。病稍減,遂親筆謄錄誄文《護月讚》以奠先皇後英靈,一字一潸然。
成文曰:
“月宮永德,總攝群陰,俄逢陽厄被相侵。
晴晦儼巡遮,恩戴照臨,惟願永光明。
雲散空淨,獨露嬋娟,皎浩無瑕體自圓,
不動曆周天,照徹無邊,恩澤布大千。
……”(注:出自佛偈《解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