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冰雹是如何形成的呢?
原來,冰雹同雷雨一樣,都出自於積雨雲。積雨雲是空氣強烈對流所造成的,它是空氣很不穩定的產物。冰雹雲很厚,可達十幾公裏,雲頂溫度低,可達-40℃以下。那時,空氣裏所含的水氣很多,而且低層大氣被太陽曬熱的地麵所烤熱,於是便形成了下熱上冷的不穩定的空氣柱,發生強烈的對流。
冰雹雲裏,空氣一麵上升,一麵降低溫度,大量水氣凝結成水滴。水滴不斷長大、凍結,形成了透明的冰球,這便是雹胚。
隨著氣流的升降,不斷地與雪花合並,形成具有透明與不透明交替層次的冰塊,當它增大到一定程度時,就會降落到地麵上來。這就是冰雹形成的過程。
怎樣區分池塘、沼澤和湖泊?
從學術角度上來說,池、沼、湖是有區別的。一般是根據水的深度和生長的植物不同來劃分的。
湖泊的水深一般在5米以上。常見的生長植物有葦子、茭白等紮根水底土壤的植物。而且,這些植物隻在岸邊生長。
沼澤的水深一般要比湖泊淺,隻有2米左右,水裏到處長著像黑藻、水王孫一類的“沉水植物”,連它的中央部位也生長有。
而池塘的概念則與水深無關,它的麵積小,是人工挖成的。
湖泊多數是由於地殼運動造成的,或是由於火山噴發出來的熔岩和其他碎屑物質,堆積起來愈堆愈高,形成了漏鬥狀的窪地,積水後就形成了湖泊。
形成沼澤的原因是多樣的。在氣候溫濕的地區,河水挾帶泥沙流入湖泊、沉澱到湖底,日久天長就使湖泊變得越來越淺,各種水生植物不斷在湖中各處繁殖,到了一定限度時,就變了水草叢生的沼澤了。
石油是怎樣形成的?
大家知道,在日常的生產、生活中都離不開汽油、煤油和柴油,它們都是從石油中提煉出來的。
那麼,石油又是從哪裏來的呢?
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碳氫化合物,是具有一定粘度的液態可燃性有機質。經地質學家研究,在人類沒有出現以前,各種動植物已在地球上大量的繁殖生存。它們死亡後,機體隨著大量的泥沙被埋在地下堆積起來,並很快與空氣隔絕了。
在以後漫長的歲月中,經高溫、高壓等生物化學和物理變化,生物屍體中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化合物進一步分解,一些氣體散失,形成了有機淤泥。在細菌的作用下,有機淤泥逐漸轉化成細小分散的液體油滴。這些細小油滴在地層運動產生的壓力和重力的作用下,被趕到上下比較密實的岩層裏,這些小油滴就在這裏“定居”下來,於是便形成了石油。
海流是怎樣形成的?
陸地上有河流,河流的流向終年沿著比較固定的路線流動。
其實,在浩瀚無際的海洋中也有一種海中的河流,叫做海流。它和陸地上的河流一樣,終年沿著比較固定的路線流動。與陸地上河流不同的是,陸地上河流兩邊有岸,而海流卻是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中流動,一般不容易分辨出來。
海流的存在對於自然界和人類的活動影響很大。比如在嚴寒的冬季裏,大西洋兩岸的加拿大地區冰雪覆蓋,氣候嚴寒;而在大西洋東岸的歐洲西北部,緯度與加拿大相同,這裏卻是風和日麗一片鬱鬱蔥蔥,海水也不結冰。
這是由於有一股墨西哥暖流在流向歐洲西北部,這股暖流水溫很高,蘊含著大量能量,因此歐洲西北部的冬季變得溫暖,而西岸的加拿大得不到這股暖流的熱量,所以那裏就特別寒冷。
科學家認為,海流的形成受地區季風、信風的作用,又受到海底地形的影響,此外潮汐、地球偏轉力、氣溫等綜合因素對海流的形成和走向都有影響。海流是首尾相連,循環不止的。